刘超怡
(黄河科技学院 医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6)
宫颈微生物感染细菌的观察与临床诊断
刘超怡
(黄河科技学院 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6)
摘要方法:采用微生物培养和PCR检测两种技术对273例宫颈炎患者宫颈内标本进行淋病奈瑟氏菌、衣原体、支原体检查。结果:检出上述三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总人数128例(46.89%),有症状组/无症状组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分别为衣原体7.62%/7.94%、支原体17.61%/14.29%、淋病奈瑟菌8.57%/7.94%,混合微生物感染率13.81%/15.87%。结论:宫颈炎病原微生物种类复杂,患者自感情况与病原微生物阳性率无显著差异,20岁-30岁年龄段为本病高发人群,应重视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关键词宫颈炎;淋病奈瑟菌;衣原体;支原体;症状
宫颈炎是女性的常见疾病,常见病因为①机械性损伤,如性生活、流产、诊断性刮宫、分娩等;②病原微生物感染;③化学物刺激,如用化学物冲洗阴道或使用阴道栓剂等;④阴道异物。宫颈炎的危害众多,常引起不孕不育、泌尿系统炎症、深部器官炎症、流产、难产、宫颈癌等恶性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为分析宫颈炎微生物感染原因、高危人群,进而协助本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本研究采用分离培养和PCR检测方法,对我院妇科就诊的273例宫颈炎患者进行淋病奈瑟氏菌、衣原体和支原体检测,了解宫颈炎三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情况、明确宫颈炎病原体诊断、锁定高危人群年龄段,为有效抗微生物治疗起到指引作用。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妇科门诊和妇科病房检查确诊宫颈炎患者,宫颈炎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参照谢幸和苟文丽主编的第八版《妇产科学》[1]所述。总计273例。其中年龄17-58岁,分为有症状组210例和无症状组63例。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标本采集,采集后的标本进行淋病奈瑟氏菌、衣原体、支原体检测。
1.2 检验方法:标本采集送检后,采取宫颈分泌物分离培养法和PCR检测法两种检测方法进行鉴定,记录、统计数据后进行汇总。
1.3 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卡方检验,组间差异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 三种病原体检出情况:有症状组共检出感染阳性者100例(47.62%),无症状组共检出感染阳性者28例(44.44%),两组患者单独病原微生物感染率、两种微生物混合感染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三种病原体检出情况
2.2 年龄分布情况:本研究发现病原微生物检出阳性者最小17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35.6岁。年龄分组后发现,宫颈炎患者以20岁和30岁年龄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68.67%和50.72%,这两组与其他组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该年龄段为高危人群,详见表2。
表2 病原微生物检出阳性者年龄分布情况
*与其他组比较P<0.05
3.讨论
本研究组经过检查后发现宫颈炎感染以支原体感染最为多见,此外尚有较高比例的混合感染,在治疗时应使用针对性强的药物才能起到治疗作用。此外宫颈炎有高发病率和高隐蔽性的特点,实验结果证实是否有症状与感染几率并无关系,对于20-40岁高发人群进行定期宫颈部位致病微生物筛查非常必要。
宫颈炎发病原因与宫颈本身的解剖和细胞特征密不可分[1]。临床工作中,宫颈炎常见症状主要为:①白带粘稠、脓性或血性;②阴道流血或排液增多;③疼痛;④泌尿系统症状;⑤月经异常。在宫颈炎检查技术方面有多位专家学者发表相关文献可供参考,如:杜秀梅[2]发现在宫颈炎诊断中"电子阴道镜联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有利于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但主要检查项目依然是镜检和培养。龚剑敏[3]等发现:中药外用配合微波治疗急性宫颈炎安全有效的,且复发率低、副反应小。黄晓蓉[4]采用中西医结合"黄连散配合阿奇霉素"治疗急性宫颈炎,发现该疗法较单用西药治疗更为有效。此外还有很多综合疗法的应用效果明显,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宫颈炎病原微生物复杂,患者自感情况与病原微生物阳性率无显著差异。建议加强防病宣传,多种渠道介绍疾病知识,宣传重点应结合实际案例着重强调宫颈炎发病的隐蔽性和远期危害,鼓励20-40岁宫颈炎高发人群到医院进行定期的、有针对性的筛查。筛查项目可以纳入婚前检查、女职工健康监护项目中,以便宫颈炎预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杜秀梅.电子阴道镜联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在宫颈炎诊断中的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602-1604.
[3]龚剑敏,黄华媛.微波联合愈宫散治疗急性宫颈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01):151-152
[4]黄晓蓉.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宫颈炎的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3,12(06):26-27.
【中图分类号】R71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5)15-0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