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第一次“围剿”方针考

2016-01-07 14:46
军事历史 2016年2期
关键词:路军个师围剿

1930年10月,蒋介石在结束与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后,即转兵对各苏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围剿”。其中对中央苏区和红军第一方面军进行“围剿”的兵力,除原在江西南昌附近的2个师、1个旅和3个航空队外,另从湖南、陇海路抽调5个师又1个旅,统归江西省主席兼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指挥,对集结于袁水流域清江(今临江)至分宜段的红军进行“围剿”。

关于国民党军这次“围剿”采取的作战方针是什么,至今未见史家与当事人引述国民党军作战文电的表述。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军事科学院战史部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时,笔者在参加撰写反对国民党军第一至第三次“围剿”史稿时,看到过一份《国民党军第五十师谭道源部与中央苏区红军在东韶街战斗详报》①根据“国民党军事机关档案”整理件,原件为《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师入赣剿匪战斗详报》。其中叙及总指挥鲁涤平“歌戌”②“歌戌”,指韵母代日,地支代时电码,“歌”为5日,“戌”为19~21时。电称:“顷奉总司令支日③“支日”,为4日。命令规定十日以前集中完毕十六日开始总攻击”,“歌电亦云我军不宜单独先进,其理在待各路军合围后一举聚歼”红军。这当是蒋介石预定的作战方针与企图。但却未予以引用。

红一方面军遵照总前委确定的“诱敌深入”战略方针,于1930年11月5日前后由袁水清江至分宜两岸东渡赣江,进至樟树、临川地区待机,鲁涤平的“围剿”军便扑了个空。对此,有关的中共党史、解放军战史和某些论著,可能因未见蒋介石“围剿”命令原件,不便引述,便一般是以概括方式称之为:国民党军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或“兵分三路”、“企图消灭红一方面军于清江(今临江)至分宜段的袁水两岸地区”。这些引语意思是对的,但并没有明说其是引自蒋介石的作战方针原文。

此后,总前委又挥师西移、继而南下,于12月初进抵苏区中心地区,直至1931年1月3日连续取得龙冈、东韶战斗大捷,胜利地打破了蒋介石的第一次“围剿”。对此,诸多论著虽说明国民党军不外是采取“长驱直入”、或“分进合击”方针,还是没有引述蒋介石是确定了什么方针。

实际上,1930年12月上旬,蒋介石到南昌召开高级军事会议,设立了“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以鲁涤平兼行营主任,并亲自于12月7日下达了《第一号作战命令》。”其中令:第6路军总指挥朱绍良率5个师(旅)、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率6个师(旅)、新调来的第19路军总指挥蒋光鼐率3个师(旅),总兵力共10万人,“决于吉安、泰和、赣州以东,永丰、乐安、南丰以南地区,向东固匪巢包剿而聚歼之”。

笔者有幸于2013年9月,在审读《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反“围剿”》卷参考资料时,看到了蒋介石下达的《第一号作战命令》(打印件),其中蒋介石所表达的由各路军分进合击、“包剿而聚歼之”,当为其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围剿”的作战方针。这是笔者释疑之一得,不知当否?仅以此拙见,借《军事历史》之一角就教于史学同仁。

猜你喜欢
路军个师围剿
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题(四)
八路军与“七路军”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八路军与七路军
八路军与七路军
国际舆论“围剿”勒庞
“围剿”中的突围?
“围剿”特斯拉
“他值5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