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激趣例谈

2016-01-06 06:04毛海平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小学数学策略

毛海平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只有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营造宽松、快乐的氛围,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立足课堂,通过设置悬念、引导实践、强化体验、精心设计作业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3-0049-02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愉快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必须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积极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设置悬念“吊胃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在新课的导入时,我经常设计一些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想“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探究的学习氛围中。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一内容时,我先出示一些已经知道两个角度数的大小形状各异的三角形,学生和老师比赛,看谁能先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结果学生还在苦苦测量,教师已轻松说出准确答案。这时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为什么老师在不需测量的情况下能如此迅速地说出第3个角的度数?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定律?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实践操作顺天性

爱玩、爱动是学生的天性,如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融入到游戏、故事、实践活动中,必然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认识长度单位”时,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自带各种尺子,动手量量身边的物体有多长,并记下数据,比比哪些小组量得最多、最快、最准,并请获胜的小组做经验介绍;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时,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测试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时,组织互动游戏,两人或多人同时将结果写在纸上,一起亮出,其余同学做评委比正确率,在愉快、活泼的氛围中,提高学生辨别正误的能力。

三、语言生动戒枯燥

数学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为了避免“枯燥”,就要在课堂语言上下一番功夫。教学简便运算,如142-36+58;25÷8×16这类混合运算题时,学生在进行简便运算过程中,往往容易在交换顺序时把符号弄错。针对这类问题,我给学生打了个形象的比喻: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书包,调位置时一定会把自己的书包带走,而每个数也有“书包”,36的书包是“-”,58的书包是“+”,8的书包是“÷”,16的书包是“×”,它们在交换位置时,也一定要把书包带走。经过这样一说,学生轻松地掌握了计算方法,枯燥的计算立刻就有了生命力。

四、巧提问题促顿悟

李希贵说过,一堂课有两、三个好问题,这堂课就活了。数学课堂上,老师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得。

例如,在“倍的认识”教学时有这样一道题:小红今年7岁,奶奶今年63岁,奶奶的年龄是小红的几倍?学生轻松解完题后,我追问:“明年奶奶的年龄还是小红的9倍吗?”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回答“是”好像太过简单,似乎暗藏玄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不敢贸然做答。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进一步的计算、验证,明白倍数和以前学的相差数的题目并不一样。在教学“角”时,在得出三角形有三个角的结论后,继续提问:“剪去一个角是不是还剩两个角?”类似这样的提问,看似答案明显,其实并不简单,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在“碰壁”之后恍然顿悟。

五、引导体验增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课堂上,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加自信,激发兴趣。

在引导学生体验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探索过程中严密的证明、精妙的论述给予积极的评价,而且对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另类”想法,不能急躁、武断地将其“打入冷宫”,要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时间,保护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例如,用一张长5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做一只深10厘米的无盖长方体(焊接处铁皮厚度不计)。这个长方体的容积是多少?预设的答案是:50-10×2=30(cm) 40-10×2=20(cm) 30×20×10=6000(cm3)(如图2)。有一个学生却给出了这样的答案:50-10=40(cm) 10+10=20(cm) 40×20×10=8000(cm3)。我没有立即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请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结果他画出了这样一幅图(如图)。

1 2

对于图1焊接方法来说,四个角上剪下来的四块铁皮已作为废料,没有什么用处,如果按图2的方法把剪下的部分焊接到另一边,废料也可以充分利用。多么奇妙的想法啊!所以,教师只有充分给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才能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展示自我,并最大限度地获得成功的体验。

六、妙设作业提精神

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同样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作业设计时,要尽量考虑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补充条件、补充问题、自编题目的题型,有时看似只有一题,但各个知识点都渗透其中,往往会达到“会一题而明一路、通一类”的效果。如,在“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时,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出长方体表面积公式后,我把长方体教具顶端的一个面拿掉,然后请学生思考,该怎么求这五个面的面积,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结论后,我紧追:你们还想拿走哪个面,又该怎么求出其表面积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到前面演示,并且给找出生活原型:去掉上下两个底面的通风管,去掉前面的小狗窝,去掉底面的蛋糕盒……通过运用实物和教具,在演示中通过联想,增加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提高的学生的解题能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苦”不是学生想要的,但却是必须经历的,“乐”才是师生共同的追求。变“苦”为“乐”,提升学生课堂数学学习的“快乐指数”,需要一线教师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反思、提升。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小学数学策略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