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学艺
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不学诗,无以言。”但是,因为古诗中所体现的事、物、情、境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过遥远,加上知识储备、经验阅历不足,学生要想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意境与情感,有一定难度。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合理有效地解读古诗,把握其中蕴含的意象,激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共鸣,引领学生感悟古诗无穷的艺术魅力呢?南宋诗人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归纳为“三招”。
一、“诗画合一”
自古以来,诗画一体,许多古诗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众所周知,小学生对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比较敏感,于是,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作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早发白帝城》时,笔者就在黑板上勾勒出一幅简笔画:奔流不息的长江、两岸的青山、红红的太阳。笔者把猴子的图片贴在山上,再折一只小船,让它顺流而下,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快。图画与诗文交相辉映,学生在欣赏图画美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如在学习《山行》一文时,笔者便让学生根据诗中的意象,描绘画面。“寒山”“石径”“白云”“人家”“霜叶”在孩子们的画笔下有了生命,一幅幅色彩鲜明、层次井然、生机勃勃的山林秋景图也跃然纸上。就这样,学生通过吟诗作画,既动手又动脑,给诗配画,画中想诗,相得益彰,其乐融融。
二、“愈演愈烈”
叶维廉在《中国诗学》中分析中国古典诗词偏爱“演出性”,即一首诗在读者的想象空间中,有待空间位置的实际安排,或者说,有待读者想象重新“排演”。许多古诗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性强,特别适合表演。
比如《小儿垂钓》一文,寥寥数语,将一位认真垂钓的小儿描摹得惟妙惟肖、富有童趣。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同桌合作表演诗中的情景,然后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表演结束后,笔者趁势采访一个“小儿”:“你不说话却连连摆手,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我连连摆手的意思是我不知道,请他走开,否则会吓跑我的鱼儿。”接着,笔者又请另一组上台表演,随后采访他:“你先摆手,后又向他招手,这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我摆手是叫他不要大声说话,以免吓跑水里的鱼儿,我向他招手是想让他轻轻地走过来,我再小声地告诉他。”一副小儿垂钓的景象在孩子们的演绎下,顿时变得有声有色、妙趣横生。
此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追问道:“同学们,从刚才的表演中,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小孩?”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各抒己见,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钓水中鱼的小孩。”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一个专心钓鱼、心地善良的小孩……”
古诗是诗人从生活中截取几个典型的镜头,用含蓄跳跃的语言来咏情明志的。让学生把凝练的古诗排演成课本剧,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课本剧的表演,再现了诗中的场景,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真正地走近了“诗中人”,深刻体会到诗中蕴含的情感。
三、“歌以咏志”
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古诗是语言和音乐和谐交融的艺术,在古代,诗词是可以吟唱的。在学完古诗之后,笔者经常效仿古人,带领学生吟之、唱之、舞之。活泼欢快的《咏鹅》、慷慨激昂的《赋得古草原送别》、缓慢抒情的《游子吟》……一堂堂古诗教学课变成了一场场古诗演唱会。学生在或欢快、或优美、或低沉、或激越的旋律中反复吟唱,体味着古诗的节奏之美、音律之美。
要是把“唱诗”与“游戏”相结合,那就更妙了。比如,让学生一边唱古诗,一边跳皮筋,孩子们的身体伴随着古诗富有节奏地跳动着,那么欢快,那么投入,此刻的孩子们应该是真正浸润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吧!其实只要有心,像“唱诗跳格”“唱诗踢毽”等游戏都能走进学生的课间活动,时时处处皆古诗,这不正是“玩中学”“乐中学”吗?
古诗作为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对于学生的文化积淀、语言积累、情感熏陶乃至人生价值观的形成都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诗画合一”“愈演愈烈”“歌以咏志”这样三招,无疑能打开古诗教学的另一扇敞亮的窗,让原本枯燥生涩的古诗学习历程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无比。
责任编辑: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