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探究思考

2016-01-06 21:02邓晶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统计图运算

邓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问题解决”一直是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解决”是将已有知识运用于新情境的一个过程,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发现的过程、创新的过程。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数学,能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探索去建立自己的理解和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的欲望。那么,学生如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呢?我将“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分为了课前探究、课中探究和课后探究三部分,下面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课前探究:给思考搭建平台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师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出问题,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提出,因为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探究。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学习,可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下面以《营养午餐》的课前探究为例来说明。

1.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及分享

在课前将班内的学生分成两大组:资料组和调查组。资料组针对两个问题搜集资料:1.关于营养的知识;2.如果没有营养,饮食会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危害。调查组针对班内的情况对全班最喜欢的食物和全班中午的用餐情况进行调查,并且绘制出统计图。

资料组的学生通过搜集信息,了解了七大营养元素、合理膳食结构、热量和脂肪、维生素及缺少维生素带来的危害等知识,并依据对信息的解读绘制作品,在课上向同学介绍分享。调查组的学生对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最后绘制出了条形统计图,并且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例如,通过调查学生发现,班里中午用餐情况不容乐观,存在着挑食和偏食的现象。每天吃午餐“剩了一点”的同学最多,达到13人;全班同学最喜爱的食物是肯德基,达到12人……因此,有学生提出“应该把饭减少一些”的想法。

2.引导学生依据信息和调查结果提出研究问题

学生在就搜集的资料和调查的结果进行班级分享之后,发现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平时用餐没有考虑到营养,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所以,学生们提出了问题:10岁儿童每餐的营养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搭配出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呢? 在这样的课前探究之后,课堂上,学生就“怎样才能搭配出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研究。这个核心问题不是教师提出的,是学生在经历课前调查和思考后提出的。

回顾整个课前探究的过程,资料组的学生搜集信息、提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升;调查组经历了整个统计的过程。这样的课前探究是实实在在的,给学生搭建了思考的平台。整节课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正好体现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并且,学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是积极主动的,与以往的课堂相比,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从“要我研究”变为“我要研究”。这就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中探究:让思考更有价值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的自主建构活动。在这样的数学学习中,学生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特点,对同一数学知识的理解会有不同侧面、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决定了数学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全体学生的不同背景,留给学生更广阔的建构空间。我在课上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身的建构潜能来进行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1.解决问题多样化,让思考更有价值

目前,在计算课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并不重视学生探索计算的过程。其实,如果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在计算教学中鼓励学生探索如何进行运算,并且尝试说明这样计算的道理,那么,学生对于算理的理解会更深刻,学生思考的过程才更具价值。

例如“80÷20=?”这一问题,教师设置了问题情景: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并由此引出“ 80÷20=?”这个问题。题目很简单,但教师并没有让学生简单地说一说就可以了,而是给了学生充分思考、探索运算结果的空间,交流时学生发言积极。

学生1:我是用竖式的方法来计算的。虽然我还没有学习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但是我想80里面包含了4个20,所以我把4写在了个位。

学生2:我用的是划0的方法,我把80里的0划去看成8,在把20里面的0划去看成2。因为8÷2=4,所以80÷20=4。

学生3:我用的是画图的方法。一个圆就代表一个10,80里面包含了4个20,所以80÷20=4。

学生4:我运用的是加法运算,4个20相加就等于80。

学生5:我运用的是减法运算,80里面连续减去了4个20等于0。

学生6:我想的是乘法,因为除法的逆运算是乘法,所以我想到4×20=80,那么80÷20=4。

仔细分析学生运算的方法,不难发现其中有不少方法蕴含着朴素的道理。比如,方法2中运用的是商的变化规律,将被除数和除数都同时缩小了10倍,商不变。方法1、方法3、方法4、方法5都是从数的意义去理解的,80里面包含了几个20,结果就是几。而方法6也说明了除法的逆运算就是乘法。实际上,算法多样化不仅可以鼓励学生个性化、主动地学习,同时,学生在自主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的概念、定律、法则等尝试解决问题,就是一个寻找“合乎道理”的运算方法的过程。这些多样化的运算方法往往蕴含着学生心中的“算理”,并且它们的呈现形式是多样的,学生解释的途径也不尽相同。对这些方法的比较和交流无疑为学生理解算理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以总结归纳,学生对于算理的理解就加深了。学生这样的思考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思考。

2.抓住生成资源,让批判反思更具价值

生成资源指课堂即时产生、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自主探索是指学习主体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由于生成资源是即兴的、来自于学习者自身的,因而,利用生成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能让数学课堂勃发生机,让学生享受数学的无限乐趣。

例如,“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课堂小片段,学生在分别完成了乡村和城镇的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之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能把两个统计图合成一个统计图吗?”接着,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画出了自己的想法。随后,学生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在讨论交流中,学生的想法得到了释放,他们不断地进行反思,提出合理的问题,对复式统计图的认识也不断地完善。复式统计图为什么要这样画、为什么要有图例等一系列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课中探究抓住学生的有效生产,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学生思维的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课后探究:关注具有思考价值和创造力的问题

课后探究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教师不要把探究问题仅仅落在笔头的计算或练习上,课后探究也需要教师开动脑筋,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思考价值和创造力的探究问题。

例如,学生在学习完《角的度量》一课后,对量角器产生了兴趣,因此我布置了一个“小小设计师”的作业:你能自己设计出一个测量的工具吗?这个作业让学生们都兴奋起来。收到学生的作品时,我大吃一惊,学生竟然有这么多的想法。其中一幅作品,学生最初的灵感来自于教师上的《角的度量》一课。教师介绍了1°角的由来,讲了钟表和量角器上都运用了60进位的记数法则,学生由此萌发了设计灵感:能不能把量角器和钟表结合起来呢?这是最初的想法。和教师交流后,学生对自己的设计又进行了一次改进,最终确定了“钟表量角器”的成品。改进后的作品,还申报了国家专利。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反思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要有效地应用探究式教学,充分地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为这些能力就是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 编辑 肖佳晓 ■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统计图运算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有趣的运算
拨云去“误”学乘除运算
“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