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幸福的教育

2016-01-06 20:47陈恒华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素养改革生活

陈恒华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前,教育改革就是要实现这种“以人的幸福为本”的价值追求。教育通过对人性的尊重和引导,培养美好的品行,塑造健全的人格,使每一个孩子拥有一个幸福人生,从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实现人的幸福是教育的宗旨,创造幸福的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要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目标,一方面需要社会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和教师积极改革创新,围绕“以人的幸福为本”的理念,创造幸福的教育。

幸福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应创造条件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并具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去实现他的梦想追求,这样,我们的孩子才具备幸福生活的基本条件。我们要理清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孩子的幸福人生服务。当前,我们的教学从“教会学生”到“教学生会学”,从讲授知识到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从夯实“双基”到培育核心素养,一系列的新理念使教与学都生动起来,学习活动自然充满了活力。教学改进既要考虑效率,更要关注选择的方式与育人目标的价值取向是否一致。唯有这样,教育才不会在多元化、快节奏的时代变革中迷失方向。

幸福的教育是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青少年时期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个时期,充满了青春的朝气。我们的教育该如何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对每个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杜威说过,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陶西平先生也讲过,每个孩子的成长就像一颗树,它的生长是枝干和根系同步的,不是今天“打地基”,明天再“盖高楼大厦”,今天这颗树的每一根枝条决定了未来这棵树的形态,影响了它的用途。因此,学生只有对今天的学校生活充满了热情和兴趣,才可能积极地面对未来、憧憬未来。学生是在今天真实的生活体验中获得对未来生活的理解,从而学会学习,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学会安排未来的生活。学校教育应努力让每一个孩子拥有一个五彩斑斓、健康充实的青春时代,只有这样,每一个孩子才可能积极地面对未来的挑战,才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幸福的教育是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灵动的生命个体,教育是给予每一个生命充分的理解和关怀,而不是把孩子当作生产线上的一个产品。教育工作中的“一刀切”“一锅煮”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更伤害了学习兴趣。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多样化、个性化,促进学校办出特色。还要积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用“指挥棒”来引导教育改革走向一条科学的、良性竞争的发展道路。构建科学的人才选拔和评价机制,围绕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水平和能力、合作沟通能力、艺术素养和健康素质等方面的内容,建立起德智体美相结合的科学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

幸福的教育充满了尊严、温暖、自由和热情,不断地给予人希望和鼓励。幸福的教育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一定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师向往的,必将助力我们早日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endprint

猜你喜欢
素养改革生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生活感悟
改革创新(二)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