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会永 陈福宁
[摘 要] 低碳经济是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至关重要。黑龙江省虽然能源资源储备丰富,但在经济济发展过程中能源消耗强度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使得经济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双层约束。面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挑战,黑龙江省要实现其更好、更快发展,需要在坚持科学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科学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关系的基础上,以低碳经济发展所需支撑为立足点,以国家和黑龙江省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为指导,坚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有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相关系列政策的制定合理选择政府行为,不断创新管理,以此突破约束,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优美双重目标。
[关键词] 黑龙江省;低碳经济;挑战;政府行为;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Low carbon economy is a new typ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advocating innovations of concept,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important to region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lthough Heilongjiang is abundant in energy resource reserve, bu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 is also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of the country. It has to face both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for economic growth. To take the low carbon growth challenge, Heilongjiang should start from supporting low carbon development, reasonab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speed and benefit, and be guided by the 13th Five Year Plan by the state and the province. The province should stick to the low carbon development pattern, give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government, select governmental behavior in reasonable manners by issuing relative policies, improve management, so as to break the constraints and achieve both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 Heilongjang province, low carbon economy, challenge, governmental behavior, management innovation
一、引言
在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以高产出、高耗能、高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特别是在“十三五”期间,要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须探寻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理应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选择,该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倡导理念创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通过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创新经营管理等措施,降低了对高碳能源的消耗并增加了低碳或非碳能源的利用,减缓了大气中CO浓度的增长,最终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
发展低碳经济应因时因地制宜,尚没有一劳永逸的成熟路径可供借鉴,但有一些共性的问题需要合理应对。一是如何处理低碳经济发展与政府行为选择的关系,虽然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特征,但在发展初期势必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行为如何选择,才能恰当处理好发展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二是低碳经济发展中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即政府行为应如何选择才能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处理好两者关系,政府应如何实现管理创新;三是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哪些支撑,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基础如何,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能否提供必要条件,能否兼顾效益与质量。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发展低碳经济任重而道远。
明确了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共性问题,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就需要进一步明确低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支撑条件。根据现有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和部分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本文将其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支撑,包括低碳减排技术和新能源开发技术;二是政策支撑,包括产业结构优化政策、金融支持政策;三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四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五是发展理念的转变,需要上升到国家或地区发展战略的高度;六是加强国际和区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本文将以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为例,通过对该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探寻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最后得出地方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的行为选择。endprint
二、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与面临挑战
低碳经济在官方文件中被正式提出是在2003年,由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所以考察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将从2003年开始。
(一)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现状
2003-2014年,黑龙江省GDP从4057.4亿元增加至15039.4亿元,年均增长12.65%(未剔除价格因素),能源消费总量从6309.8万吨标准煤增加至11954.9万吨,年均增长5.98%,能源强度从每万元消耗1.56吨标准煤下降至每万元消耗0.79吨,年均下降5.92%。同期,我国GDP则从136564.6亿元增加至636463.0亿元,年均增长15.02%(未剔除价格因素),而能源消费总量则从19.7亿吨标准煤增加至42.6亿吨,年均增长7.26%,能源强度则从每万元消耗1.44吨标准煤下降至每万元消耗0.67吨,年均下降6.75%。比较可知,2003-2014年,黑龙江省经济年均增速慢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速度慢于全国,但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却高于全国水平。
(二)能源消费结构与碳排放现状
从能源消费结构和碳排放量看,2003-2014年,黑龙江省消费原煤、原油和天然气总量分别从3800.0万吨、2230.0万吨和234.1万吨标准煤增加至6202.0万吨、2392.5万吨和364.0万吨标准煤,年均分别增长4.55%、0.64%和4.09%,煤的使用占比较高、增速最快,天然气的使用占比最小、增速较快,原油的使用增速最慢。从碳排放量看,2003-2014年,黑龙江省碳排放总量从3824.6万吨增加至5639.0万吨,年均增长3.59%,从构成看,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碳排放量分别从2667.6万吨、1065.9万吨和91.1万吨增加至4353.8万吨、1143.6万吨和141.6万吨,年均增速煤炭最高,天然气次之,石油最低。
(三)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
黑龙江省资源禀赋优势能为发展低碳经济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也面临诸多挑战,既有共性的问题,也有由区位因素和经济发展特点所决定的个性问题。从共性问题看,一是技术支持不够,短期内是能源节约使用的技术,长期内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发展低碳经济技术支持是关键,它决定着低消耗、低污染、高增速目标的实现;二是传统的能源消费观念短时间内难以转变,传统的高投入、高产出发展思路引导了传统的能源消费观念,使得对能源的消费过于依赖,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应转变发展观念;三是节能减排的任务艰巨,低碳经济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环境保护、环境改善的压力较大。从个性问题看,一是以老工业基地为基础形成的产业结构对能源依赖程度高,需要长期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二是受地区气候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季节性能源消费剧增导致节能减排压力大;三是经济增速缓慢制约地方政府推行低碳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三、促进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府行为选择
面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挑战,黑龙江省要实现其更好、更快发展,需要在坚持科学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科学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关系的基础上,以低碳经济发展所需支撑为立足点,以国家和黑龙江省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为指导,不断创新管理。
(一)坚持低碳经济发展理念
在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黑龙江省要积极树立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将低碳思维深入贯彻到各行各业,始终坚持低碳发展,并且能够将其上升到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十三五”期间,要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相融合,使其成为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建立低碳经济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其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加大宣传,鼓励民众形成低碳意识,多渠道、多方式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力争形成低碳消费模式,进而引导企业低碳生产,形成产业低碳发展。
(二)鼓励支持低碳技术创新
发展低碳经济,技术创新是关键。黑龙江省虽然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但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因素和老工业基地发展传统也使其成为一个能源消费大省,因此,要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应坚持“两点与重点”相结合。所谓“两点”就是指技术创新的两个层面,一是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在现有能源结构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政府补贴方式鼓励企业更新改造生产技术装备,降低碳消耗量,二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积极推进能源革命,打造现代能源体系,推动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页岩气等开发技术创新;所谓“重点”就是坚持“两点”发展的同时要依阶段有所侧重。实现技术创新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建立健全现代能源体系的同时,加大改革,培育形成高效竞争的市场机制。
(三)建立健全低碳发展政策
发挥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就需要建立健全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支撑体系,政策目标要以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与低消高效的能源使用准则相结合。首先,要有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支撑。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三次产业的结构看,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从每一产业内部结构看,工业要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精心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发展要坚持做精、做细和提升,依托资源优势深加工,出精品、树名牌,服务业结构优化要实现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生产性服务业要向专业化和产业链高端演进。其次,要有服务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撑。重点是支持低碳出行的公共交通建设政策,加快轨道交通建设,鼓励绿色出行,倡导公共交通优先,财政适当补贴新能源汽车研发和推广;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入,探索并实行严格的环保制度,形成企业自觉重视、民众自主监督、政府有效惩治的治理体系。最后,是金融支持政策。要注重发挥地方高校的智库作用,探索建立低碳金融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四)注重低碳发展交流与合作
黑龙江省在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发挥区域内自身资源优势,也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通过加强区域间、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实现低碳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从区域间发展看,黑龙江省要注重考查学习经济发达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重点借鉴节能减排技术和新能源开发技术的应用,搭建企业交流合作平台,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低碳发展大型企业。从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看,重点要实现能源进口与技术引进同步推进,既要合理进口所需新能源资源,优化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又要最大限度的引进新能源开发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充分发挥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付林,李鑫.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为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1-39
[2]袁富华.低碳经济约束下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0(8):79-89
[3]林伯强,孙传旺.如何在保障中国经济增长前提下完成碳减排目标[J].中国社会科学,2011(1):64-76
[4]商务部研究院课题组.全球化新阶段我国对外发展综合考量[J].经济学动态,2013(2):9-22
[5]张雪,刘文军,付林.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状况与路径研究[J].北方经贸,2015(8):75-76
[责任编辑: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