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建构

2016-01-06 01:24季勇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20期
关键词:青田石雕特色

季勇

[摘要]社区教育在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作为社区教育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和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作为社区教育的媒介和载体,在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合理开发建设的社区教育课程和特点,,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学习,提高公民的培养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建设一个和谐、科学、长期、可持续发展,社区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命题。从课程开发的角度看,社区教育课程应具有地域文化的相关内容。青田地域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这些新鲜而独特的课程资源,在这里成长的学习者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地域文化;社区教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0-0069-04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是指在社区教育课程群中,在一个或几个方面长于优于其它课程的课程。徐特立先生认为:“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地域文化是一定区域的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特征是本土化、特色化。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遗产,它长期影响、渗透市民的生活,往往是市民感兴趣也是最能引发市民主动学习的,市民会对其产生一定的认同感、依恋感。地域文化资源经过开发转化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能够满足特色课程的“特色”内涵。随着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深入,对于地域文化的开发,以地域文化资源为依托,创建多元的、富于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已日益受到了社区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此,通过挖掘家乡地域文化教育资源,将家乡独特的教育资源与社区的教育教学有机整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社区教育,有利于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构建。

一、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的特色课程建构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是社区居民教育活动的载体,开展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编写,是为了促进社区教育课程的科学化、规范化、特色化,有效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推动社区教育深度发展。

(一)新时期的教育和课程改革,呼唤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遵守自上而下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国家课程强调共性和统一性,忽视了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地域性,忽视了学习者发展的差异和需要,从而使社区教育的特色课程缺失,使大量丰富而有意义的地域课程资源被闲置和浪费,其教育的功能没有被充分认识和利用。因此,只有充分重视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特色课程的建设,挖掘优质课程资源,编撰课程文本,凸显地域人文特色,弘扬历史文化,才能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彰显社区教育功能,惠及百姓学习,也才能办出社区居民满意的社区教育。

(二)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的教育资源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社区教育特色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强调的是地域文化特色。社区教育课程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中,立足于反映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资源,才能开出娇艳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芳香。挖掘、整理地域文化资源的过程就是一种认识的过程。开掘得好,利用得恰当,认识得清晰,对于培育居民的乡土意识和乡土精神都是大有裨益的。乡土资源里面包含的文化意蕴,是滋养本土乡风文明的精神养料,开掘就必须注重优化,优化的就要加以利用,利用就是热爱、就是传承。本乡本土的地域特色资源都在以一种“无声”的文化形式影响和熏陶着周围的人们,这种资源拥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显著的地方特色。通过挖掘提炼加工乡土教育资源,形成富有乡土气息和人文精神的课程资源,进而渗透到社区教育之中,有利于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具有示范推广作用的个性化社区教育。另外开发和利用地域文化课程资源能丰富社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扩大市民信息源,拓宽市民的知识领域,使社区教育课堂教学本土化、生活化、社会化。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不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陶冶了市民的审美情操,激发了市民的创造能力,而且更有利于形成社区教育课程特色。

(三)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的教育资源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能否顺利推进,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支撑;同样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也是形成特色课程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由于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师教学研究时必须自己去开发、编写、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潜移然化地提高了教师自己参与科研、进行科研的水平,其专业素养会得到提升。总之,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只有教师具有课程开发所必备的理念、能力和精神,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发展。国内外的许多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实践表明,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的最大受益者是教师。

二、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作为社区教育工作者最熟悉自己的地域文化,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的特色课程会得心应手。通过自主开发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可以促进社区居民热爱和了解自己的家乡,也可使课程开发走上高效、优质、低耗的资源节约型道路。笔者认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除了具备一般社区教育课程的基本特点外,至少包含三个内容和特点:

(一)社区教育的特色课程发展必须立足地域文化实际。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即是针对社区内某些特定的人群,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的目的而设计的,具有一定导向性、规范性的教学计划,并能确保达到一定学习效果的详细的、可操作的经验性或者知识性的教学方案。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有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强调其实用价值。具有本地域文化特点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能为本地区最广大基层社区百姓所接受,能满足最广大社区居民教育的实际需要。社区群众柔慧智巧,开放兼容,自强不息。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地理优势、文化优势和个性优势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受用终身。我们可以大力开展以增强社区群众石雕创作和石雕销售技能为主的岗位培训,开展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为主的管理培训,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的传承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生活技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同时,又促进当地石雕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山口人民精雕细刻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教育一方人,当有着深厚底蕴的地域文化融入了社区群众的心中,人们的生活会变得富足且富有品位。endprint

(二)特色课程的外延相对比较狭窄但深受一定类群人们的喜爱。社区教育的特色课程不要求面面俱到,但必须在内容或形式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上表现突出,有自己的特点与特色,明显超过其他同类社区教育课程。如作为丽水市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的青田鼓词,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在全县境内上至祯埠乡,下至温溪镇均有分布,现有鼓词艺人300人左右。青田鼓词用本地方言演唱,以唱为主说为辅,善于叙事,长于抒情,曲句俚质,通俗易懂,夹有丰富的群众词汇和民间谚语,因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其自成一格的音乐风格、唱腔与表演形式,极具保护价值。鼓词中所阐述的哲理,也影响了一代代青田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青田人民勤劳俭朴、团结奋进的精神,忠厚诚实、热情好客的习性,跟受到鼓词的长期熏陶是分不开的。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居民来说,从小耳濡目染,对这块本地域中的“民间艺术”既有深厚的感情,又有学之用之的内在需求。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发扬青田鼓词文化,同时更为社区居民能全面认识此艺术母体,激发居民对乡土的热爱,提升居民的艺术素养,青田县的社区工作者通过走访、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等方式,鼓励传承人拓宽表演场所,从庙宇祠堂中走进城镇社区、走进文化广场、走进民众生活,进一步扩大了青田鼓词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它和接受它,青田鼓词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类似于“青田鼓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还有青田鱼灯和端午赛龙舟。青田鱼灯既是青田最传统、最有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灯舞种类,也是浙江省鱼灯类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端午赛龙舟,青田俗称“划龙船”、“斗龙船”,相传始于明朝,盛于民国,清朝康熙版《青田县志》就有活动的记载。青田赛龙节是瓯江下游近20公里水域沿江乡民过端午节的重大节庆活动。

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深受一定类群人们的喜爱,一旦形成和发展成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可以带动更多的社区群众自觉地参与其中,既能营造社区教育地域文化氛围,也能倡导居民健康的闲暇生活方式。

(三)特色课程的内涵有较深的文化底蕴也能较多反映出编写者的个性色彩。黑格尔说:“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借以现出内蕴和特征的东西(形式)。”如青田独特的“侨乡民情”决定了青田的社区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模式等方面必须走个性化的特色之路。山口镇是青田华侨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每年暑假,各个社区都会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回国探亲度假的华侨子女。他们从小生养在外国,回国目的之一就是学习汉语,学习祖国文化和家乡文化。因此,“汉语夏令营”、“华文寻根夏令营”、“青田民俗文化之旅”等活动和科目的开展就成为暑期社区教育和社区培训的主旋律。每年约有一万多名的新生代华侨子女和归国小华侨在玩民间游戏、过传统节日、学石雕艺术等传统技艺的活动中学习传统文化,同时还加入了青田小吃制作、家乡美景游览等兴趣课程,通过读、写、看、做,体验家乡人文风俗,感受故土的乡音、乡情,继承并发扬父辈、祖辈的优良传统。社区教育工作者在培训实践中编写了社区教育特色教材《家乡青田》。《家乡青田》全书共分青田地理、青田历史、青田特产、青田名胜、青田民俗、青田名人、民间艺术、创业天下、青田诗词九个篇章,涵盖青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地理地貌、自然风光。全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文字标注拼音,在遵循少年儿童学习规律的同时,凸显青田地方文化内涵,把培养故乡情和传授知识结合起来,寓德于教、寓教于学、寓学于乐。这种既有较深文化底蕴又能较多反映编写者个性色彩的特色课程,开辟了社区教育新途径,为华侨新生代设置了多姿多彩的教育内容。

三、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建构

怎样构建社区教育的特色课程,彰显魅力四射的社区教育?

(一)了解“乡”情,建立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库是构建特色课程建设的前提条件

要利用地域文化实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构建,首先必须要有资源,没有资源的支持,再好的课程创新设计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地域乡土资源虽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如不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不进行科学地分类整理,不注意有效地保存,就会陷入不需要时随处有,需要时却无处寻的困境。因此,一个乡镇或是一个街道,甚至一所学校,创建自己的地域乡土资源库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山口是青田石雕的发源地,有着极其独特的石雕文化,石雕人才辈出,为了弘扬家乡文化,让生活在这里的学生能够感受和喜爱我们独特的家乡文化,山口镇社区依托山口镇小学的雄厚师资力量,积极组织编写《走近青田石雕》教材读本,老师们一边在各种有关青田石雕的书本和网站上找资料,一边深入石雕艺人的作坊,听其讲解石雕艺术,并亲身体验石雕创作过程。在编写过程中还邀请了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倪东方做顾问,为书本进行把关。该书穿插了许多精美的图片,做到了图文结合,直观形象,还设置了许多小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观察石雕,体验创作的乐趣。实践证明,只有充分了解“乡”情,才能做到有效地开发、合理地利用地域文化丰富的资源,为构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服务。

(二)紧靠“人”情,利用地域优质人力资源是构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根本保障

这里所指的人力资源是指那些在我们生活周围的社区人力资源。青田石雕是我县一张“金名片”,目前全县拥有石雕工场1000多家,从业人员达3.5万人,7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9位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30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民间工艺美术家,还有185位中、高级石雕工艺专业技术人才。学员的专业操作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同时石雕大师们高尚的职业道德也在他们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使以提升社区群众石雕创作和石雕技能为目的的社区教育有适合培训的教材,职业技术学校的白雪梅和童友松老师一次又一次来到山口石雕工厂,与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裘良军探讨如何编写教材《精雕修细》中关于细坯技巧的细节。编写教材《精雕修细》是一件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事,正是有这些教师的一线实地调研,梳理和整理石雕理论与经验,目前编写的《精雕修细》等6本专业核心教材、5本项目教材,填补了青田社区教育石雕技艺理论短板和石雕培训特色教材空缺。实践证明,紧靠本地域之“人”情,依托石雕优质人力资源是构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根本保障。endprint

(三)依托“特”情,挖掘和彰显地域文化特有资源是构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时代要求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功能是,要让社区不同成员爱好、爱看、爱学,从自己内心中想看、想学,感觉到这课程能体现自己的意愿,能达成社会知识的法定共识,既有自己需求的一面,又有从中掌握课程知识的动力,要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性、知识性。青田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有的已有很大的影响力,有的尚待挖掘。挖掘当地的石雕文化、华侨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语言艺术、文学艺术等,都是地域文化的亮点。如石雕文化是青田县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品牌,我县山口镇通过对本地石雕艺人、石雕技艺、文献资料、民间风俗等内容的普查,摸清该镇石雕资源、文化变迁、历史沿革等脉络,在社区教育特色中通过设置石雕大师名人榜、名石大全、印石之祖、石雕精品、石雕学术研究资料、石文化传说等板块进行展示,在普及了石雕文化知识的同时,以石雕艺术为载体,向社会宣传普及真、善、美等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挖掘、整理县域名人文化,是基于地域文化为基础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重要展示内容,发挥了激励人、劝喻人、潜移默化感染人的作用。刘基文化是我县地方历史文化底蕴的代名词。为了弘扬传承刘基文化,继2008年我县成功申报“刘伯温传说”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去年7月份,我县又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刘基诞辰700周年纪念活动,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嘉宾欢聚在美丽的瓯江河畔,共同庆祝这位千古人豪的诞辰,再次打响了千年古县的名人品牌。为此,我县专门成立“青田刘基研究会”,举办了数次高层次的“刘基文化研讨会”,收集整理与刘基有关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及新创民间文学;编纂出版《青田民间故事大观》、《刘伯温传说》、《刘基散论》、《远见有多远——刘基如是说》和《青田乡村寻梦》等有关地域文化的社区教育读本。

总之,把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文化资源挖掘出来,培育成最具区域特色的文化精品,打造积极健康的地域特色文化,对于构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具有十分重大意义。依托“特”情,挖掘和彰显地域文化特有资源是构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时代要求。

(四)满足“需”情,实现居民对社区教育课程的自主选择是构建特色课程的重要方向

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是伴随着社区教育内涵的发展而诞生的,是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因子,是社区教育最有效的实现途径。居民对社区教育课程的学习选择,完全由自己的学习兴趣、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符合居民生活、学习、发展的需求,课程的建设才会有生命力,课程的学习才会是美好的。因此,尊重居民的需求,是社区教育保持生命力和活力的源泉。例如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以风景秀丽,清静怡人著称。这里房舍依山傍水,梯田循坡而辟,民风淳朴,文化深厚,拥有1200多年历史的方山田鱼名声在外。2005年,这里的“稻鱼共生系统”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使方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田鱼村”。近年来,方山乡充分发挥了“稻鱼共生系统”生态价值,全面打造“田鱼之乡”文化品牌,推动当地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因而也获得了当地村民的一致欢迎和支持。为此,方山乡依托地域优势,积极开展以田鱼文化为核心的社区教育,建成以田鱼文化广场为中心的田鱼文化宣传栏,集中展示龙现村1200多年的田鱼文化;建成村民俗文化展览室,邀请离退休教师、干部整理收集民间传说、华侨历史、村史等材料。组建鱼灯队,积极排练和外出演出,宣扬田鱼文化。为培养方山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方山乡政府还依托方山乡中心学校,积极深入理论研究,邀请专家进行指导,编撰社区教育乡土教材《话说田鱼》,该教材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富含侨乡特色,是传承民间文化的好教材。

事实说明,居民的学习需求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使得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更容易吸引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教育课程建设藉此也能得到社区居民更广泛的认同,满足“需”情,实现居民对社区教育课程的自主选择是构建特色课程的重要方向。

总之,社区教育课程是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实现社区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也是检验社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青田的“三乡文化”(华侨之乡、石雕之乡、名人之乡)的深厚文化底蕴为打造高雅而富有特色的优质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只要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符合居民生活、学习、发展的需求,这样课程的建设就会有生命力,有针对性,更容易得到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才能提高居民对课程资源的认同度和满意度。

(责任编辑:封丽萍)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田石雕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为一只石雕小鸟而歌
完美的特色党建
县域乡讯媒体的报网融合探索与实践——基于《青田侨报》的思考
青田杨梅产业发展优势、存在短板及对策建议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让纪律挺在守护青田国土形象面前
曲阳石雕作品选
方兴未艾的曲阳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