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青华 范年华
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笔者,而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令笔者豁然开朗,还感悟到更多的东西。
笔者曾在班上开展了课前一分钟讲演活动。有一次,一名学生讲了一个当地的民间故事《苦啊鸟的传说》。故事凄惨动人,听的时候,有许多学生都流下了眼泪。这个故事也震憾了笔者,不仅因为故事本身,还因为笔者从未意识到家乡夏季池塘里随处可见的苦啊鸟竟有这样一个凄美的传说。
下课后,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又做了一点调查,惊讶地发现,家乡流传的民间故事、歌谣非常丰富,简直就是一座宝库。而且这些故事、歌谣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大都故事性强,想象奇特丰富,语言生动且富于口语化,不仅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还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绝好材料。笔者想,这些故事歌谣植根于千家万户,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们喜闻乐见,这不就是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开发校本课程的最好资源吗!新课程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最好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教育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收集、整理民间故事、歌谣就是最好的语文实践,也是实践“在生活中学语文,学习生活中的语文”这一新课程理念最好的方式。同学生商量后,我们决定开展一个主题为“收集民间故事、歌谣、探寻乡土文化之根”的语文实践活动,同时也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建设。
活动主要分为三个过程:收集、整理、编辑成“书”。整个收集过程给笔者和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快乐,用学生的话来说,“那是一种捡金子似的快乐”。的确,每收集一个精彩的故事、有趣的歌谣,对师生来说,就是一个快乐的节日。我们一齐朗诵这些故事和歌谣,共同感受其中的轻松与幽默、悲惨与幸福,浪漫与神奇。一个月,我们共收集了37个故事,42首歌谣。
收集是快乐的,而整理则异常艰难。为了整理好这些故事、歌谣,有的学生多次找人访谈印证,有的多次到离学校二十里外的市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反复多次修改,有的则开诸葛亮会,大胆想象,将故事补充完整。可以说,最后整理定稿的30个故事36首歌谣,都是学生们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
故事、歌谣整理定稿后,学生们很是自豪。原来的设想是只要整理完毕,将成果装订成册即可,学生们看到自己的劳动结晶,都不想这么草率结束,他们各显神通,按自己的想象来精心编辑。半个月后,有作品交上来了,光题目就颇吸引人:《乡韵》《乡恋》《根》《故乡的云》《故乡的山、水、人》《乡土的记忆》《奶奶和外婆的故事》……编排形式更是各具特色,有“一千零一夜”式:一位老奶奶给不爱学习的小孙子承诺,只要完成了学习任务,就讲故事,唱歌谣,一年后,小孙子不仅学习大有长进,还成了学校有名的“故事大王”;有安排两名叫“故事篓子”和“歌谣迷”的小学生来串起全“书”的,他们俩在“书”中以时间为经,以行踪为纬,结合具体的情境来讲故事;有以山川、花草鸟兽、风俗来分类编排的;还有以导游式来编排的……
这次语文实践活动,课题来自于学生,活动的主人公是学生,出成果的还是学生。在活动中有一种现象尤其引起笔者的注意,那就是有些学生本身就是一个故事篓子,根本无须收集,他们的小脑袋里就藏着一个个新鲜,生动的民间故事、歌谣。活动,仅仅是为他们的这个特长提供了一个展示的机会,为他们开发自身资源提供了一个途径。学生,也是课程的资源,这个在以往教学中仅仅是一闪而过的想法,在这次活动后却时时在强烈地撞击着笔者。也许,我们眼光真应该在学生身上做些停留,他们也是我们最需要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宝库。同新课程中列举出来的诸如教科书、电视等课程资源相比,学生资源开发起来更简便、更有效,也更精彩。
(作者单位:范青华,宜城龙头中学;范年华,宜城太山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