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爽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的因素对开放性眼外伤预后的影响, 分析开放性眼外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124例开放性眼外伤患者, 根据患者的眼外伤致伤性质、就诊时间和发病年龄进行分类, 分析不同分类下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贯通伤(70.0%)、就诊时间<6 h(72.3%)和年龄≤30岁(70.3%)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最高, 致伤性质、就诊时间和发病年龄与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放性眼外伤的预后与致伤性质、发病年龄和就诊时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及时对症处理眼外伤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 开放性眼外伤;预后影响;护理措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2.164
开放性眼外伤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致盲性眼病中的一种, 致伤原因很多, 包括机械性、物理性和化学性等因素, 造成眼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针对开放性眼外伤的多种致伤原因, 临床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 避免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本文选择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4例开放性眼外伤患者, 根据患者的眼外伤损伤性质、就诊时间和发病年龄进行分类, 分析不同分类下患者的预后情况,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4例开放性眼外伤患者, 其中男81例, 女43例, 年龄7~64岁, 平均年龄(33.5±10.2)岁;就诊时间为伤后0.5~48.0 h, 平均就诊时间为伤后(6.7±10.2)h。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急诊时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清创缝合, 脱出的眼内容物先清除表面异物和血凝块, 使用妥布霉素稀释液冲洗后, 酌情回纳。将患者按照致伤性质分为穿通伤组、贯通伤组、眼内异物组和眼球破裂组;按照发病年龄分为年龄≤30岁患者、30岁<年龄≤55岁患者和年龄>55岁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分为<6 h患者、6 h≤就诊时间<12 h患者和≥12 h患者;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3~18个月, 分析各组患者的预后情况。
1. 3 疗效判定标准 预后良好定义为伤眼视力出院后经矫正>0.02, 预后不良定义为伤眼治疗后虽然恢复了眼球结构, 但视力未达标准, 或最终眼球萎缩或行眼球摘除术。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致伤性质与开放性眼外伤患者预后的关系 124例开放性眼外伤患者中, 穿通伤60例, 预后良好34例(56.7%), 预后不良26例(43.3%);贯通伤20例, 预后良好14例(70.0%), 预后不良6例(30.0%);眼内异物36例, 预后良好30例(83.3%), 预后不良6例(16.7%);眼球破裂8例, 预后良好4例(50.0%), 预后不良4例(50.0%)。致伤性质与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 各致伤因素的预后良好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就诊时间与开放性眼外伤患者预后的关系 124例开放性眼外伤患者中, 就诊时间<6 h患者94例, 预后良好68例(72.3%), 预后不良26例(27.7%);6 h≤就诊时间<12 h患者19例, 预后良好10例(52.6%), 预后不良9例(47.4%);就诊时间≥12 h患者11例, 预后良好4例(36.4%), 预后不良7例(63.6%)。就诊时间与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 各就诊时间段的预后良好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发病年龄与开放性眼外伤患者预后的关系 124例开放性眼外伤患者中, 年龄≤30岁患者64例, 预后良好45例(70.3%), 预后不良19例(29.7%);30岁<年龄≤55岁患者51例, 预后良好32例(62.7%), 预后不良19例(37.3%);年龄>55岁患者9例, 预后良好5例(55.6%), 预后不良4例(44.4%)。发病年龄与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 各年龄段的预后良好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根据研究结果可知, 贯通伤(70.0%)、就诊时间<6 h (72.3%)和年龄≤30岁(70.3%)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最高, 致伤性质、就诊时间和发病年龄与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在接诊开放性眼外伤患者时, 要在积极救治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的不同致伤原因, 采取不同的处理和护理措施。
3. 1 心理护理 开放性眼外伤多为意外性受伤, 患者对意外毫无心理准备, 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 护理人员在积极救治的同时, 应该主动与患者交流, 安抚患者情绪, 以亲切可信的态度去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在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时, 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年龄适当措辞, 耐心讲解患者的疑问, 加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
3. 2 不同致伤原因的护理措施
3. 2. 1 穿通伤、贯通伤 对于眼穿通伤或贯通伤的患者, 致病原因一般是尖锐物品刺伤, 伤口较深的患者容易导致颅脑损伤, 对此类患者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2, 3]。若眼内容物发生轻度脱出, 要彻底清除, 同时将伤口包扎好, 止血止痛, 并早期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3. 2. 2 眼内异物 对于角膜损伤的患者, 用生理盐水冲洗异物, 若冲洗不干净, 可用无菌湿棉签轻拭。若角膜异物无法通过冲洗和棉签轻拭除去, 可麻醉眼睛表面, 用注射针头轻轻剔除异物。同时, 嘱患者睁大双眼盯着一个点, 避免眼球转动导致清除异物操作时划伤角膜。异物取出后对患者伤口进行包扎, 嘱患者不要用手揉眼睛, 同时要注意预防感冒, 多吃一些易消化、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促进角膜上皮的修复。
综上所述, 开放性眼外伤的预后与致伤性质、发病年龄和就诊时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及时对症处理眼外伤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毛春洁, 颜华. 机械性眼外伤临床特征及眼外伤评分应用. 中华眼科杂志, 2012, 48(5):432-435.
[2] 候玉香, 李继兰. 优质护理对眼球穿通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7):228-229.
[3] 赵克, 朱丽丽, 楼定华. 眼外伤预测模型对儿童穿通性外伤性白内障视力预测.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 33(4):345-349.
[收稿日期:201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