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秀婷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分层作业 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055-01
在传统的数学作业设置中,作业只是一个机械的任务,作业设计针对的是所有学生,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针对此问题,本文将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探讨作业分层设计的优化方法。
一、全面考量,合理分层
在作业中,学生是主体,作业分层设计的前提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但是,一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常常以考试成绩作为划分依据。其实,仅靠考试成绩分层是不科学的,缺乏全面性,也违背了分层作业的思想。在分层时,教师只有从多方面考量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并采取如下优化方法,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一)全面考量,多次统计
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时,除了考试成绩,还应考量学习积极性、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以及知识的储备等,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对学生做出评价。对学生考量时,要统一进行,做到公平。此外,一次考核难免会有偶然性,只有对学生进行多次考核,多次比较,才能做到科学合理。
(二)照顾学生情绪,“模糊化”分层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划分太明显,必然会使学生产生不同情绪,尤其是对于那些数学基础差的同学,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降低其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划分做到不公开,“模糊化”处理。在分配作业时,要充分照顾到学生的情绪,自己掌握学生的学习层次即可。
二、分层作业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形式不应局限于书面题目
以往的分层作业大多局限于书面题目,形式较为单一,题目也缺乏新意。尽管也有教师在作业中体现分层设计的理念,但仍然只是机械地让学生去做题解题,而不是去灵活运用知识,因而难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对此,笔者提出了以下优化建议:
(一)根据学生的学习方法设计作业
例如,教学四年级《角的分类》时,可针对那些善于从实际中学习知识并能总结规律的同学布置以下作业:
1.举出生活中你见到的直角的实例有哪些,并说明为什么要设计为直角。
2.观察钟表指针的转动,几点时时针和分针夹角是直角、平角。
3.测量下图中不同图形的内角度数,你能发现它们的度数之和有什么规律吗?
这样的分层作业,没有固定答案,形式灵活,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运用数学知识。
(二)根据学生的学习计划设计作业
在具体的学习中,不同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注重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对于中等以上的学生则注重让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分层作业设计只有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相结合,才能使作业的针对性更强。例如,《混合运算》一章中的作业应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如下:
(基础型目标的作业)计算下列各式的结果:
1.16×2÷8 30-16+12= 8÷2×3=
100÷2÷5= 10-9÷3= 17+4×7=
2.某同学买圆珠笔花了6元钱,买课本花了30元,给了售货员50元,那么售后员应找给该同学多少元?
(提高型目标的作业题目)几种商品的价格如下表所示:
1.六一儿童节,班级要买2个足球,6个羽毛球,需要的费用为多少?
2.班里一共有500元钱,除了够买足球和羽毛球的钱,剩下的还能买几个篮球?
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适合自己的作业提高学习水平。
三、作业评分体系要多元化,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让学生参与评价,提高互动性
传统的作业评分完全是由教师一人操纵,学生没有参与权。要想使评价发挥最佳效果,就要让学生也参与进来。理由有二:一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给自己的作业打分,既能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学能力,又能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二是可以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综合多个要点进行评分,摒弃单一的分数形式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是一个综合的表现,既体现了学生数学知识水平,也体现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基本素养。在过去的评分环节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题目的对错和得分,过于片面,而分层作业的评分标准,则要求教师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能力、数学思想的掌握程度等学习环节。另外,不同层次的学生基础不一样,其评评分标准也应该有差异,教师要充分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出学习建议,才能促进全体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