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健
【关键词】初中生物 参与意识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023-0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发展,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型的生物课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与学生所摈弃。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生物课堂的学习活动,在知识探究、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全情投入,教师就要让生物课堂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让学生情不自禁地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与思考,谈一谈在此方面的点滴心得。
一、做一个材料提供者,增强学生的主体体验
生物课的学习应非常注重实验方面给学生带来的收获和体验。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当我们在准备实验时,都是由教师在课前进行实验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以及对于实验过程的精心设计,这样的方式往往使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成为了一个旁观者。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生物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意识,让他们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和促动者,教师要学会合理地给学生“增负”。在实验准备阶段,教师就可以动员学生参与进来,根据实验内容、现实环境和学生实际,要求他们各自准备相应的实验材料。这样,学生就成为了材料的提供者,不但帮助他们初步熟悉了生物实验的大概流程,预热了他们的思維;也让学生在实验前期就早早地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增强了他们的主体体验。
如在学习《光合作用》所需的实验操作时,教师可以将实验的第一、第二步让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在家里用小花盆栽种一棵植物,用五角星形状的锡箔纸别在暗处理后的叶片之上,将锡箔纸带到课堂上来供大家比较与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加了实验的可信度,帮助学生获得更充分的切身体验。
二、做一个演出策划者,提升学生的愉悦体验
学生天生就有一种表现欲望,喜欢在同龄人面前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以期得到同伴们的肯定与赞扬。教师应当充分发掘生物知识内容中的趣味性元素,避免让生物课学习沦为单一的阅读和听讲;让学生能够抛开课堂学习的拘谨与束缚,全身心投入到创造性的、独特的学习体验中。对于一些与知识相关联的故事、趣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其编撰为生动活泼的故事形式,指导学生进行生物课本剧的演出,让原本平面的、静止的生物知识变得具体形象起来,不但让枯燥的生物课堂变得趣味横生,也让学生在获得认同与鼓舞中体会生物学习的欢愉,在分工、合作中发展团队意识。
如在学习《血型》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结合医院中输血的场景,设计一个关于抢救急救病人的小品。在小品中有医生、护士和各种需要输血的病人,学生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用简单的话语和动作,展现了血型知识在医疗中的作用,比如有的病人在输入不同血型的血之后反而死去了,而护士则露出懵懂的表情。夸张的演出既趣味十足,又使得学生在学习该部分知识内容时印象深刻。
三、做一个调查收集者,引领学生的深化体验
生物科学具有厚重的现实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够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功效。因此,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生物学习时离不开现实生活的依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学生的视角引向生活,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重组和整合,善于选取和利用生活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收集和整理,让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成为生物课本中那些原理、定义后面鲜活的注脚。教师要在课堂上专门为学生提供一个调查反馈的环节,让学生展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采集到的素材,说一说自己的感知和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主动性,从而促使学生的生物学习不断走向深入,让生物课堂学习因此而变得更加生动多彩。
如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校园内小树林、小花圃的作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了解这些花草树木,根据植物上的挂牌记住它们的名称和特征。对于那些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植物,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的生物知识积累更加宽泛、更加充实。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依据学生关注的植物种类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实地讲解,加深学生在实物对比中的认知。
让僵化变得灵活,让呆板变得生动,是赋予生物课堂“卷入感”的基本要求。无论是从实验操作的细节、情景剧中创作、策划的独特乐趣,还是由课内向课外的延展,形式的多样性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课堂氛围的变化、学生参与感的提升,更是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敢于展现自我等优秀品质的综合表现,这样充盈着智慧和活力的课堂才是师生心目中的生物科学殿堂!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