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丽颖
摘 要:
高职院校是培养美术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新经济时代,社会需求对美术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的美术专业教育在办学思想上以及在具体教学上,都存在与社会现实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为此,就当前高职教育在美术教学上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向提出一些想法,希望能对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有所促进。
关键词:高职美术教育;社会需求;因材施教;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5019801
1 高职院校美术教学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数码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社会各界对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在美术专业教学上存在的主要弊端包括:办学思想不够明确,管理体制落后,没有建立起高水准的职业教育运行体系等;专业课设置不是遵循高职教育的特点,而是贪大求全,向高、大、上看齐,把职业教育办成了普通高校教育。由于高职教育脱离了其本应把握的特性原则,使得人才培养针对性差,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对于美术从业人才来讲,目前的就业趋向是,一方面,由于社会快速发展,一些在传统教学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技能单一,或者专业技能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很大;另一方面,那些掌握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有创新思想,动手能力强的美术专业人才在市场上又供不应求,人才缺口很大。现实需要和社会的发展,要求现代高职教育再不能关起门来搞闭门造车,按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施教,而是要登高望远,站在社会发展的前沿,制定正确方针,把高职美术教育推向一个新的起点。当前,各高职院校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走出去,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摸清用人单位对美术专业人才需求的总体脉络,把握社会前行大势,在办学主导思想上和采取方法进行积极改革,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使高职院校美术教学逐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本文认为,高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美术专业课设置上,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调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美术教学要不断引入新技术元素,如电子技术、数码技术等,逐渐删减那些社会应用比少,应用面窄或者将被新技术取代,未来发展前景暗淡的教学内容,要增加有社会发展前景的教学内容,如动漫作品制作技术等。资料显示,最近十几年来,动漫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从2000年开始,国内动漫作品产出量每年均以10%幅度向上增长。从动漫美术作品制作水平看,国内产品近几年质量提高很快,动漫出口连年增加。基于这种形势,社会对动漫美术作品制作人才的需求呈逐年上升势头。专业人士分析,随着我国动漫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漫业将成为我国未来影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可以讲,高职美术教育所要把握的培养人才的基点就是要对学生负责,教育要适应未来需要,给受教育者留足发展空间和上升空间。
2 高职美术教学要强调因材施教
多年来,高职美术教学已经逐渐形成了固有模式,体制僵化,方法死板,内容和社会脱节。在具体教学上,学校教育强调共性的方面多,有个性针对的少。美术专业作为一种传统的人文艺术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实行过于严苛、死板的教学模式。对于美术教师来说,要学会在教学过程融入人文宣教理念,注意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根据学生的主体发展特点,强调因材施教。从医学角度来看,人的神经系统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主导了个体学生的潜质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并在专业教育上有针对地加以才智引导,很可能会错过对一个本来很有天分学生的发现和培养。基于这一点,本文特别强调,在对学生的培养上,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美术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绘图及制作美术产品的人工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美术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根据个体学生的
特点,激发学生的艺术思维、美学灵感和创作激情,引导学生将艺术思维运用到平常生活,在平凡中发现美,感受美。在高职美术教育改革上,要强调学生的个性发挥,教学要从单一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上升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水准上,要在引导学生个性能力上下功夫。具有个性化的艺术思想,是学生实现未来发展的重要起点。以往高职美术教育,在培育受教育者个性方面,办法比较少,教育程式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了艺术想像能力的发挥,影响了学生艺术整体素质的提升。怎么样才能在美术教学改革实践中激发学生的个性艺术能力?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师生之间要通过经常互动,了解学生的艺术潜质,掌握学生的兴奋点。二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有个性,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教学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培养、提升学生的艺术创新激情和职业创造能力。
美术专业对学生的艺术思维要求很高,而艺术思维的训练和培养,需要良好的人文教学环境,常常是软件教学因素,如教师的教育方法、学校的文化背景、环境艺术熏陶等都对艺术类学生艺术的素养形成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
3 高职美术教育要强调实践教学
作为职业教育,高职美术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最终是要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在高职院校美术教学中,各院校通常要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课,而对被教育者来说,艺术设计实践意义非凡。美术专业类毕业生未来走向主要是各用人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学生在走向就业岗位后所面对的问题是非常实际而具体的。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很大,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涌入社会,艺术类院校人才就业竞争异常激烈,高职美术教育如果只是单方面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对学生创新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在学校受训过程中缺少岗位实践机会,这将给学生就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现在,高职美术教学所存在的弊端是,学校在对学生的教授上,采用的是和社会应用脱节的,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教学材料。在实践教学上,学校仅仅组织学生到实地观摩,而不是组织学生通过设计实践了解设计程序,把握的设计精髓。
另外,由于教学经费原因,本来是高职院校应该置办的教学器材非常缺乏,致使学生缺少更加直观的学习及实践机会,学生的理论学习和现实应用有着很大的距离。高职美术教学与学生未来应用实践联系不紧密,是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所学非所用是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将制约高职院校培养与未来社会需要实现有效对接的有用人才。所以说,高职美术教育在教学改革上,要改变实习操作以印证教学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重新设置艺术实践课内容,在教学方向上,要缩短教育与社会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培养有现代人文意识,掌握最前沿专业知识,适应未来需求的美术专业人才。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近几年,由于数码技术发展快速,美术设计思想的退化率也随之加快,这就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用人需求方面的矛盾,所以高职院校的艺术实践教育要从改变办学指导思想入手,重视理论和实践应用,在教学上,要把握实际操作与理论学习并重的原则,使艺术类学生不仅所学知识处于时代发展前沿,而且艺术创新能力、动手能力都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应用实践是多方面的,而最具时代特点,在未来有着广阔发展前景应用实践,应该主要体现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上。在互联网技术得到充分发展的今天,借助这一平台和技术手段,人的创新个性意识被催醒,电子应用技术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面起着日益多元的作用,互联网技术极大地推进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效率和质量提高。在高职美术教育上,各院校应该特别重视对学生互联网实际操作技术的应用培养,要与用人单位挂钩,给学生创造应用实践的机会,要强调用啥学啥,突出学以致用;强调实践教学和学生的艺术实践,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在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上,重点在如下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要把深刻的艺术思想、人文价值与互联网技术应用有机结合;二是要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应用,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三是要在学生的操作实践中,唤醒学生的艺术灵性和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自觉,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为其日后实现更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崔素艳,孙志玲.浅谈上好美术课的“三要点”[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5).
[2]薛颖,王双全.个人知识管理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4).
[3]程晓晓.信息多元技术对整合高校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意义[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