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方(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
浅谈移动互联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教育
吴宇方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衢州324000)
摘要:伴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普及与发展,承载着海量资源的移动信息终端已然成为影响高校师生行为与思想的重要因素,并迫使高校为此做出积极应对。文章试图从移动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教育的相互关系入手,努力寻找它们之间的契合点,以期通过对移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教育的“新影响”“新机遇”等问题的阐释,探索高校网络思想教育这一“新样态”。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互联网;互动融合
现代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使受教育者在适应现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与现代社会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能力,进而使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人的自由天性和综合素养共同生长。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由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行为,它有着明显的理想性和超越性,教育活动往往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制约,甚至是干扰,其结果是教育者的预期往往很难转化为现实的结果。在影响高校教育效果的诸多因素中,来自移动互联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占比提升至90.1%,而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27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18.5%。无线网络覆盖率明显提升,网民Wi-Fi使用率达到91.8%,相较2014年底提升2.4个百分点。整体网民中19岁以上学生群体占比最大,达29.9”。[1]
显而易见,移动互联技术与智能手持终端的完美契合不仅使海量的信息资源可以便捷、快速、直观地呈现在高校大学生面前,同时也因其“互联”的特性,使每一个终端背后的个体,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实现“face to face”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对大学生的行为与思想道德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移动互联对传统模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在我国高校教育界正引发一场深刻的认知变革,其影响作用涉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内容、管理机制等几乎所有方面。
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所著的《移动互联网白皮书》中所述:“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是以移动互联网作为接入网络的互联网及服务,包括3个要素,即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应用服务。”[2]从技术与载体角度看,其功能的发挥需要依托2个核心,一是以宽带IP为内核的开放式基础电信网络,另一个则是发挥载体作用的智能手持终端,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等。由此可见,移动互联网与一般人际传播相比,更具有信息获取的即时性与海量性、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以及传播范围的广泛性等特征。事实上,也正是由于大众传播的上述特性,构成了对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势冲击。
对学校教育的冲击,其实就是对教育传统的冲击。
长期以来,传统与经验一直作为高校思想教育活动的“理性背景”,表现为一种固定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教育体制。但是,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将所有人都从传统与经验的保护下推了出来。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自我,不得不思考与移动互联“共生”的问题,不得不直面来自移动互联技术的有力冲击。
(1)这种冲击是空前的。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体系,还是教育活动本身,都极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所处的社会信息环境,基本上是呈纵向传播状态的。由于高校思政教育属主流文化范畴,因而受到国家与社会的全面维护。但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的全方位传播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的全面作用,使学校逐步失去了原有的、自我保护的外部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走向全面开放,面对前所未遇的挑战。
(2)这种冲击是全面的。移动互联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及各个层次,都产生着相当大的影响。一方面,由于移动互联网络可以随时而直接地向高校思政工作者提供大量可供参考的信息,因此,它也实际影响着高校思政工作的计划安排、方案设计,乃至位于顶层的体系制度构建;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络的丰富性、生动性也使传统教育手段相形见绌,移动互联在向“我讲你听”的传统课堂信息交换模式挑战的同时,还使得教育者自身的权威也开始受到挑战,因为学生可以从更多的渠道,随时获取足以向教师“权威”提出批判与质疑的信息。
(3)这种冲击是深刻的。它对学校传统的信息体系形成的冲击更为显著,迫使每一个学校及每一个教育者都去思考知识、信息的“资源共享”的问题。“信息共享”势必引起诸多价值层面或道德层面的问题。正如有学者所言,在电脑空间的法律中,没有国家法律的容身之处,电脑空间的法律是世界性的。学生完全可以在一个网络终端,获取任何已经在网的信息,无论这些信息与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否一致。这就使得学生的价值判断、价值取向过程变得更为复杂,也为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难度。
(4)这种冲击是持续的。不能否认,伴随着对网络的喜好,学生非常容易形成对传播世界、对网络信息的盲从与依赖,进而渐渐失去探索真实世界的热情,弱化辨别“真”“假”的能力。因此说,它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全面影响绝不是一点点,而是持续不断的。它可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可以影响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与觉悟,可以影响学生的社会判断力和评价力,还可以影响学生对社会责任和社会规范的理解与认同。
任何一场变革的背后,都存在着冲突、挑战与机遇。新移动互联时代带给高校思政工作者的不只是强烈的冲击,还有疾风骤雨下暗藏的机遇。
(1)教育资源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移动互联网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量资源,这些资源丰富且易得,无论是微课、微视频、微电影、微小说,还是各类图文信息,都能被高校思政工作者获取并积极地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同时,这些来源于网络的教学资源,也常常带着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与生动活泼的表达方式,在引发大学生情感共鸣的同时,充分地激发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活力,增加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魅力。
(2)教育时空的拓展性与延伸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教室内教师与学生一同度过45分钟,而移动互联网则改变了这一切,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移动互联时间的教育可以发生在“anywhere and anytime”。据统计,“截至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覆盖人口达13.6亿,覆盖率达98%,其中可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人口数为11.1亿,普及率为80%”。[3]这也就意味着,除了课堂,无论是校园、宿舍、商场、公园、车站、地铁等各种生活生产场所,持有移动互联终端设备的学生,都可以将碎片时间利用起来,随时随地想学就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与时间也因此得到了拓展与延伸。
(3)教育工作的个性化与高效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个性化被不断放大,由于诸如智能手机之类的移动终端多属于个人物品,而每一个移动终端背后用户的个性与喜好不尽相同,因此移动互联服务提供商可以依据大数据,对每一个用户的浏览记录、身份记录、应用记录、消费记录、朋友圈等多个方面对用户进行精准定位,从而提供与之相适应的个性化服务。如果将这种精准的用户定位与合理的个性化服务放在高校思政教育领域,那随之得到的就是教育的高效性,而这一切则是传统的一对多的教育模式无法超越的。
(4)教育主体的交互性与网状性。与传统教育模式的单向传输性不同的是移动互联网的交互性。在移动互联网下的信息传播采用的是信息内容的分享以及定向推送,这是一种双向的、立体的网状传播模式。如果将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改为移动互联式的教育模式,那么学生和老师都将成为教育资源与教育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从而带动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并获得及时的教学反馈。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生态环境的教育新样态,有学者总结了目前学术界对新样态的4种界定:“工具说侧重将计算机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价值说侧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网民施加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人的存在和本质;综合说将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指针对网络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拓展说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理念,不仅指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4]本文笔者基于互联网+思维,拟采用拓展说观点。移动互联技术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将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这种融合是在人本思想的基础上,将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媒介或工具,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依赖与共生共长。想要实现这种融合,需要从4个方面着手。
(1)整合传递路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可以通过多种载体进行传播,这也使得受众可以选择自己最喜好的载体接收信息。基于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完全可以在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创设多个教育资源的传递路径,诸如微课、微电影、移动端远程教学、教学微信、教学微博等等,通过网络教学授课、网络讨论答疑、每日更新与推送教学资源,让学生可以有选择性的在海量教学资源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并用自己最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隐性化,达到处处涵盖又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2)提升教师素养。移动互联网下,对从事高校思政工作的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只专业理论水平要过硬,还要顺应时代潮流,知悉社会动态,不断提升自我素质。首先,教育者要悦纳网络时代带来的变革,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致力于学生的健康成材;其次,要实现自身从“传道授业者”向“指引者”转变,着重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下的识别、质疑、论证与合理选择的能力;第三,教育者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与媒体素养,努力掌握最前沿的知识与技术,在学生中树立起权威感与认同感,增加移动互联网下思政工作者之于受教育者的话语权。
(3)丰富教育内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特性,依托于移动终端进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双向选择性,一方面教师可以选择特定的内容进行推送,或者针对特定的学生进行推送,同时,学生也可以选择看于不看这个教学内容,而最终的教学效果也就取决于受教育者是否乐于接受。因此,在移动互联网下的高校思政教育一定要立足于“育人为本”,整合心理学、人文学、美学、教育学等多科知识,设计以学生体验为出发点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一,教育内容要引人入胜。移动互联网中信息浩如烟海,想要让学生“情有独钟”,就要在教育内容上下足心思,无论是版面设计,还是文字编辑,都要紧跟当下大学生的喜好与思维模式,做到图文结合、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自然形象。同时,基于手持移动端受制于网络、屏幕大小等局限性,内容设计要尽量的小巧而精炼,长篇累牍的说教内容与需要耗费大量的流量与时间下载的视频影像是很难被学生接受的;第二,教育模式要注重互动交流。互动性是移动互联网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色,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就教学内容在移动互联端的沟通与交流,不只是实现了教学反馈的即时性,更是让教师想要给予学生的优质理念通过互联网络的网状立体的交互模式,得到N次方的传播。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特别重视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的设计,将互动协作式学习模式作为基本的教育模式,使学生乐于表达、乐于分享、乐于相互启发;第三,善于利用网络中的隐性教育。网络隐性教育具有隐蔽性、渗透性、非强制性,善于利用社会舆论的热点,精巧的设计教育教学内容,利用适当得隐蔽体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理想信念进行正确的引导,而这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开展,都在受教育者的无意识下悄然开展,正所谓“润物细无声”。
(4)把关教育环境。移动互联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网络中良莠不一的爆炸式信息的冲击,因此亟需监控学生的网络学习环境,并积极构建一个成熟的高校网络政治教育综合体。学校应当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打造一批在学生中有积极影响力与话语权的校园微网站、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校园移动APP、校园名师微博等等,并利用这些移动网络的传媒沟通媒介,让学生乐于关于、乐于倾听、乐于抒发,从而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进行监控与引导。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三十七次中国移动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1):20-25.
[2]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J].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1(3):23.
[3]通信产业网.http://www.ccidcom.com/html/xingyebaogao/tongjishuju/201405/06-227184.html
[4]王虹,刘朋.近十年来网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评述[J].教学与研究,2011(11):75-77.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Introduction to Mobile Internet
Wu Yufang
(Quzhou College of Technology, Quzhou 324000, China)
Abstract:Along with the rapid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is bearing the weight of the mobile information terminal of vast amounts of resources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fuencing the colle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behavior and thought, and forced the university to make positive response. This article attempts from the mobile Internet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efforts to search for the correspondency of between them, in order to through the mobile Internet er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effects", "new opportunities" and other issues of interpretation, exploring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the new shape".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mobile Internet; interactive integration
作者简介:吴宇方(1987-),女,浙江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