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霓雯
【摘要】高职院校推行实践导向的课程改革与创新,是由高职教育特色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高职院校生源特征等因素决定的,对解决当前高职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升高职教育人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排练课是高职教育音乐表演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实训课程,排练课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及明确教师的专业化方向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开设这门课程,要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学生学习能力制定合适的课程目标和计划,以及以实践为导向的高职校本脚本,以满足本门课程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程目标 综合排练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20-01
课程是教学改革的落脚点,课程建设与教育质量提升具有密切关系。实践导向的课程改革和创新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能胜任工作岗位所需要技术技能的实践能力,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吻合。开设了剧目排练这门必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前进,努力完善科学系统的教学目标与过程每一阶段的总结与探索研究相当重要。剧目排练课相比较其他单项专业课及集体课程,有很大的不同与特殊性,制定合适而科学的教学计划非常重要。
剧目排练课是为具有一定演唱能力与表演能力的同学而开设的,通过几个学期训练表演基础与综合训练,形体、语言综合表现力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音乐素养及舞台行动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完成完整的舞台人物形象的创造,实现在毕业后过硬专业表演技术与文化市场的对接。
解放天性是所有表演的第一步,这四个字看似简单,但包含内容甚多,如果这一步解决的不好,之后的教学过程,会层层受阻。在我认为,无论早期的芭蕾形体以及身体拉伸等训练,还是声乐上单一的技术性练习,在低年级的训练时非常重要的,因为每一个音乐剧演员都必须要经过技术性的高强度的训练,而获得持续而稳定的身体机能,但进入中高年级,就必须逐步避免只是一单一训练,必须加入个人对音乐的感知和通过音乐所点燃的精神火花而快速的产生联想的能力。而“解放天性”的训练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进行下一步舞台表演的重要桥梁。
“解放天性”是因人而异的,学生个性不同,接受开发的程度进度都不一样。学生在短时间内具有了初步创编的能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创作素质训练练习。其中又包括注意力的训练,想象力的训练,形体、语言及表现力的训练。通过大量的基础训练,开发启发学生的表演欲望与能力。根据专业实际情况,将音乐部分与少部分唱词编入,每次用一个2分钟内的情境去训练学生,这样防止了音乐与戏剧的脱节,同时,帮助更好“解放”。在以上重点进行短小的情境训练中,我们进行到下一个步骤。
第二点,体态律动。体态律动所呈现的方式是身体的律动,但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音乐中的问题,让学生把音乐中体会到的情感用声音和律动精确的表达出来。
体态律动的说法来自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中国的普通音乐教育课堂中学生经常出现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他们不知道如何活动身体,也缺乏勇气放开自己,或者说他们根本不习惯这样的“随性”体验,体态律动包括动作的实践与空间的关系,节奏的变化和身体运动的关系,内心听觉与律动表达的关系。在刚开始的练习中,为了建立这样的内部环境,我通常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保持平静、调整呼吸的速度进而全神贯注。这是热身活动,当学生都能心平气和的时候他们开始回忆所听到的音乐线索,此时每一个清晰的想象会充满思维体系形成一种再现这些信息的集合,这是重建它,并展开音乐表达。学生将思维中的每一个想象以,相应的动作行为表现出来,完成“音乐——体验——表达”。 第三点,声音及歌曲风格的训练。排练,是多数人的行为,唱段也分为独唱、重唱、合唱、对唱、无伴奏合唱等。
在音乐剧中,也有多样的歌曲风格,常见的爵士,舞曲,布鲁斯都有着大量的唱段。在训练中,尽量挑选了几首既风格不同,但又融合不同唱法形式人数的选段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选择有美声基础的同学演唱西区的传统音乐剧,一方面声音状态容易调整,舞蹈动作不多,唱大过于跳。选择有舞蹈基础的同学演唱百老汇的经典名段,选择更有表演欲望的同学,加大他们台词的分量,同时,在每堂课中,要求每一位同学一起进行“声势”练习(身体打击乐和嗓音打击乐)和阿卡贝拉的训练,加强合作性和声音的平衡融合。
这三点是我总结出的在剧目训练中三大训练要素,更重要的是直观的课堂实训,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和创新应该满足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在今后的课程建设中,将要不断积累并完善,为学生的就业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海燕.高职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4(3):61.
[2]丁金昌.高职院校需求导向问题和改革路径[J].教育研究,2014(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