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成香
(上海师范大学教务处,上海 200234)
职前教师是我国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力量,更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国家明确将师范类专业认证作为职前教师培养专业准入、质量评价和教师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年)》,载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1803/t20180323_331063.html,最后登录日期:2023 年2 月11 日。,旨在切实保障教师职前培养质量,从源头提升职前教师的素养水平,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奠定坚实基础。
师范类专业认证遵循产出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的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发展成效为导向,聚焦师范生毕业时“学到了什么”“具备哪些能力”以及毕业后“要做什么”,来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配置师资队伍和资源条件等。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载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711/t20171106_318535.html,最后登录日期:2023 年10 月26 日。课程支撑了毕业要求的达成,直接决定学生“学到了什么”“具备哪些能力”,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正是衡量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产出的重要手段,可见其在产出导向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再者,认证标准明确要求“定期评价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有利益相关方参与”③魏维,唐聃,方睿:《试论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 年第6 期,第188-193 页。,这也决定了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应成为各师范类专业开展认证自评自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最后,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是课程教学持续改进的起点,是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的数据来源,更是认证专家进校考查的重点。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的绝对重要性,决定其成为实践研究的热点。④向福,王锋,项俊:《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及持续改进策略》,《中国大学教学》2021 年第7 期,第74-79 页。⑤刘学锋,陆小锋,朱晓强,王骏,王廷云:《基于Borich 需求评估模型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大学教育》2022 年第9 期,第278-280 页。
2020 年8 月,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发布《关于要求2020 年接受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专业提交补充自评材料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用“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代替认证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为什么替代?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内涵和结构又是什么?这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重点。
课程目标的定位决定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的定位。普遍认为,课程目标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它是期望一定学习阶段的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素养等方面所应达到的程度①钟启泉:《课程与教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59-61 页。,包括国家课程目标、地方课程目标、学校课程目标三种自上而下的定位层次。②李方:《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第114-116 页。在师范类专业认证体系中,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中的“课程目标”专指教师职前培养方案中具体课程确立的目标,其定位指明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是对课程目标实现程度的价值判断过程。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一种类型。课程评价的对象包括“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诸种课程要素,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是通过收集、分析教学和学习成果数量及质量方面证据的活动,以检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与预设目标之间的适切程度的过程,因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是一种关于课程实施结果类型的课程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理论源自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评价过程设定为“确定目标-创设评价情境-选择和编制评价工具-判定评价结果”③雷晓云:《泰勒的课程评价模式述评》,《课程·教材·教法》1989 年第4 期,第27-30 页。;评价计算方法借鉴自工程类专业认证,分为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法、评分表分析法和调查问卷法等。④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关于印发〈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 版)〉的通知》,载工程专业认证官网:https://www.ceeaa.org.cn/gcjyzyrzxh/xwdt/tzgg56/608383/index.html,最后登录日期:2023 年3 月10 日。以常用的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法的实施过程为例,在确定课程目标、并实施课程教学和考核的基础上,收集课程过程性、终结性考核成绩作为样本数据,梳理考核数据与课程分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样本数据课程分目标的达成度值,再通过不同课程分目标的加权求和,得到样本数据课程目标达成度值,具体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实施案例可以参考相关文献。⑤张建树,郭瑞丽:《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课程达成度的评价改革》,《高教论坛》2016 年第6 期,第72-74 页。⑥杨兆,付百学,李涵武,等:《课程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评价研究》,《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8 年第1 期,第62-67 页。
《通知》从“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到“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虽然只有个别字词的变化,但明显提出了新要求。“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字面上的意思是检验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预设目标之间的适切程度,认证实践中,专业却因字面意思将达成度计算作为重点,围绕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印证了这一点,如评价主体缺位、评价标准缺失、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评价反馈发挥的作用薄弱等。⑦蒋成香:《专业认证视域下的高师院校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构建分析与实践》,《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2 年第1 期,第30-35 页。师范类专业认证本质上是一种外部监督评价,教师有着天然动力去举证或证明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以显示教师课程教学实施的成效。因而,认证实践中课程目标的达成度高、所有课程目标均达成是普遍现象,而以达成度评价为基础的课程教学改进,因评价目标均已达成造成找不出课程教学和考核过程中的实质性问题,导致课程教学层面的持续改进流于形式。“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⑧斯塔弗尔比姆:《方案评价的CIPP 模式》,陈玉琨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年版,第313 页。实施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并不仅仅为了证明课程目标是否达成,更要找到目标达成度不高的原因,分析原因后予以改进。而有诸多因素影响课程目标达成,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提出,就是要转变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的重心:从关注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值的高低这一个点,到关注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的整体实施质量;从关注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延伸到关注课程教学改进;从举证课程目标的达成、服务于外部监督,到服务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职前教师人才培养。
课程目标设置、课程教学实施、课程考核的方式方法等,与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构成了一个复杂系统,共同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成。从课程目标设置的角度来看,目标内容是否可教、可考、可评价,是课程目标能否实施达成度评价的前提,也是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及其分解指标点能否得到支撑实现的前提;从课程实施的角度来看,教学方式方法是否对应课程目标类型,决定了课程设置的目标能否实现;从课程考核的角度来看,考核内容是否反映课程目标、考核方式是否契合课程目标类型,决定了考核结果是否有效。由此可见,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并不能孤立存在,其与课程目标设置、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方式等因素息息相关,系统性实施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成为必然。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中的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等也是影响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因素,并且与课程目标设置、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方式等系统因素相互交叉影响。衡量课程目标是否达成与达成程度的前提,就是要确立评价标准,即达成度阈值,评价标准的科学确立与课程目标的设置密不可分。在认证实践中,专业课教师往往凭借课程目标达成度值相对于满分值的位置来评判课程目标是否达成,忽视了不同课程目标要有差异化的评价标准的事实;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导,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教学和评价密不可分,教师的课程教学质量水平、学生课程学习投入程度直接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成。在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绝对主导,学生群体“被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成为被评价对象”。①白月桥:《素质教育课程建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362 页。在这种模式下,实施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充其量只能反映教师教学实施效果,这和以反映学生学习获得为主要目的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大相径庭;师生参与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所使用的评价方法以及方法是否匹配课程目标类型,也决定了评价是否精准、有效。课程目标类型不同,使用的评价方法也应该不尽相同。认知类课程目标以纸笔卷面考核,使用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法计算课程目标达成度值是恰当的;但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表现型目标,使用纸笔测试方式,即使得到结果也未必真实有效。
从系统的角度考虑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并非杜撰和随意拔高要求。在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中,含有“依据毕业要求制定课程体系,依据毕业要求及其分解指标点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专业标准》等制定课程目标,依据课程目标实施课程教学,基于课程目标组织实施课程考核和评价”这样一条逻辑主线。这条逻辑主线上任何一个与课程目标的关联项出现问题,都会最终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成。可见,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源头上与课程目标制定是否以产出导向为原则有关,与课程目标能否严格支撑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实现有关,与课程目标能否以“学生中心”的理念为核心,从学生学习获得的角度用明确的行为动词有关,在逻辑链的后端与课程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有关,与评价的形式和标准有关。因此,如果不将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置于一个整体系统中,不考虑其影响因素,那么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作为评判课程实施效果的有效工具的作用难以发挥,也难以满足认证标准和《通知》的要求。
课程目标设置是目标达成度评价的前提,它从源头上决定了课程设计、实施以及评价标的,其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但这并不代表课程目标一旦确定就是固定不变的,同时,基于课程目标设计的教学和考核的内容、方式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对于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分析中未达成的目标,应考虑问题是出自课程教学,还是出自课程考核,抑或是源头上设置的课程目标就不合理。如果是后者,则应该在下一轮课程改革中对课程目标实施调整。在课程目标调整的基础上,进而带动基于课程目标设计的课程教学和考核的内容、方式的调整。由此,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不能简单套用“具有比较明确的直线式结构”①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初探》,《课程·教材·教法》2004 年第8 期,第19-23 页。的泰勒目标评价模式。有学者提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②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方法的探讨》,《课程·教材·教法》2004 年第1 期,第15-23 页。③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初探》,《课程·教材·教法》2004 年第8 期,第19-23 页。,将课程评价体系分为“以目标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评价、以过程为中心的课程实施评价、以结果为中心的课程效果评价”。然而,除了“以结果为中心的课程效果评价”课程目标达成评判之外,还需要在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的基础上回溯“课程目标设置,课程教学、课程考核和课程评价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匹配性”,因此,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实质上是一个“闭环式”评价模式。④许建凤,周晓:《基于“闭环控制”原理的课程质量保障系统的构建与实践》,《大学教育》2016 年第7 期,第105-107 页。
“闭环式”的评价模式和影响课程目标达成的系统因素,决定了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是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进而回溯“课程目标设置,课程教学、课程考核和课程评价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匹配性”的过程,笔者将这一过程称之为实施课程目标达成分析。所谓课程目标达成分析,是指以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为基础,回溯课程目标设置的合理性、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与课程目标的契合性、课程考核内容和方法与课程目标的契合性的过程。
课程目标达成分析将影响课程目标达成的系统集成,课程目标设置的合理性是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起点,关系到产出导向的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能否得到课程体系的支撑,关系到课程目标是否“可教、可考、可评价”;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与课程目标的契合性,解决了课程目标是否能得到真正落实的问题;课程考核内容和方法与课程目标的契合性,解决了考核之有效性的问题;课程评价标准的精准性,则解决了课程评价能否反映达成和达成程度的问题。因此,课程目标达成分析有效解决了影响课程目标达成各因素之间的脱节问题,可以从源头上避免课程目标达成结果的无效和失真。另外,课程目标达成分析也解决了专业在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认证实践中“只重达成度结果计算、忽视课程目标达成影响因素”的问题。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是在评价实施体系的框架下,以课程目标达成度结果评价为基础,从而进行课程目标达成分析的过程。在结构上,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课程目标达成分析和评价实施体系三者共同组成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影响。课程目标达成与否及达成程度,直接指引后续的课程目标达成分析。故查找课程目标未达成或达成度不高的原因,可以判断问题是出在课程目标设置环节,还是出在课程教学或考核环节,抑或是出在评价标准的制定环节。而课程目标达成分析后实施的优化课程目标设置、改进课程教学和考核的方式方法、调整评价标准等,又会作用于课程教学,为下一轮提高课程目标达成度奠定基础。上述两个过程都在评价实施体系的框架下发生,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需要先设置评价标准,需要以教师和学生为主的评价主体的参与,需要恰当的评价方式与方法;而课程目标达成分析是教师教学改进乃至评价反馈与改进的基础,其重点是回溯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教学和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匹配性,需要评价主体参与,课程目标达成分析也是后续课程评价方式、方法调整的依据。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示意图,见图1。
图1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结构示意图
本部分将阐述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实践要求,即课程目标设置的合理性、课程教学和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匹配,以及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体系。
合理的课程目标设置是课程设计的中心,更是课程实施和评价的起点,故一直以来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泰勒(R.W.Tyler)提出行为目标①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施良方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年版,第59 页。;安德森发展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递进层次②安德森:《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皮连生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25 页。;舒伯特(W.H. Schubert)将课程目标划分为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③W. H. Schhbert,Curriculum:Perspective,Paradigm,and Possibility,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86,p.190.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研究先后经历“双基目标”“三维目标”④张杨:《改革开放四十年课程目标研究的成就与反思——以“双基”研究为切入点的观察与思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 年第6 期,第30-36 页。,现在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⑤本刊编辑部,林崇德:《核心素养的构建:回到原点的教育追问和反思——访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基础教育课程》2016 年第9 期,第8-13 页。以上研究,探究了不同价值取向的课程目标制定和发展进程,而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框架下,课程目标则需要考核目标设置合理性这一特定实践要求。
课程目标设置的合理性,包括逻辑支撑性和规范性两个方面。课程目标设置的逻辑支撑性,是指课程目标要能支撑相关的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实现,两者内容之间有明确的逻辑关联。专业提出的毕业要求及其分解指标点中的能力素养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建立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及其分解指标点逻辑支撑的载体是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对应关系表的核心是两者内容之间的实质逻辑关联。从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两者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的角度明确支撑关系,可以引导教师在课程设计上体现课程对毕业要求及其分解指标点的贡献,从而将毕业要求及分解指标点落实到课程层面,如此,课程目标的制定也能溯源,做到有的放矢。
课程目标设置的规范性,是指课程目标的行为主体明确、行为动词准确、目标内容定位恰当。在课程目标的行为主体上,体现“学生中心”的课程目标要以学生为行为动词的主语,避免使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之类传统的教师教学为主导的表述;在课程目标内容的表述上,应使用清晰、明确的行为动词来表示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和应用能力,乃至形成的素养,并准确地表述其掌握程度。避免使用诸如“把握、体会、领悟、意识到”等空泛或精神活动层面的行为动词,导致课程目标不可考核;在课程目标内容的定位上,课程目标的定位要恰当,避免出现目标内容过于宏大、超越课程可实现的层面,抑或过于细致、沉浸到课堂教学的层面。
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和考核、课程评价是一个有机整体,但在实践中,这几者之间的匹配关系不是天然、自觉形成的,需要课程目标达成分析来促使契合度的形成。
在课程教学大纲中建立课程教学和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关联,是实施课程目标达成分析的前提。课程教学设计阶段,教师编写课程大纲,制订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考核内容和方法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建立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使得不同类型的课程目标都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课程考核方式,确保课程目标中提出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在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层面得到落实。
在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阶段,以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结果为基础,针对未达成或者达成程度不高的课程目标,回溯课程教学、课程考核的内容和方法与课程目标的契合度,分析存在的原因,制订改进措施,为下一轮课程教学改革奠定基础。以上课程目标达成分析的过程落实到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报告中,则需要将分析过程外化为具体任务、制作相关表格,引导任课教师在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的基础上,实施课程目标达成分析。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是在评价体系的框架下实施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标准,即达成度阈值的确立,是衡量课程目标达成与否和达成程度的前提。课程之间有性质、难易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达成度阈值的科学确立不能套用课程考核成绩的合格标准,也不能通过课程单个学期考核数据确立,而应该在课程多轮考核成绩的基础上,通过纵向对比建立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的常态化数据模型,进而设定课程目标达成度“优秀、良好、合格”之类等级的阈值。
教师是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天然主体,学生也应是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主体,这是落实“学生中心”认证理念的必然要求。区别于教师实施的课程教学结果评价,学生是从学习获得、促进学习的角度实施评价,而非教师评价过程的重复。教师从课程教学完成情况的角度实施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存在一定程度的片面性,需要学生从学习获得的角度开展评价作为必要的补充,实施课程目标达成师生一致性评价是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重要校验手段。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需要运用过程性评价、多元评价、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此外,还应该注重达成度计算方法与课程目标类型的匹配。例如,认知型课程目标可以使用终结性评价的方式,以定量为主,而“知识转化、情感认同”则需要使用过程性考核,以定性评价为主;回溯课程目标达成系统性是教师实施评价反馈与改进的基础,以此实施课程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此外,评价反馈与改进还应关注学生,与认证标准中诸如“学生发展”和“学业监测”这样的二级指标联动,为学生学业评价打下基础,毕竟培养合格的职前教师才是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