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15-12-31 21:34李辉施晓丽蔡慧芬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李辉 施晓丽 蔡慧芬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培养人才质量的关键,如何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是高校目前高度关注并力求解决的难题。本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几个方面对动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探讨,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动物科学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64-02

在一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某种标准运行方式和培养过程就是人才培养模式[1]。1997年初, 《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我国传统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社会需求, 其中存在着诸多的矛盾,近年來,关于人才培养已经形成了一些新的理念, 要实现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必须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

贵州省“十二五”规划指出,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努力建设生态畜牧业大省,推进规模化生产。随着贵州省传统畜牧业向生态环保、健康安全、规模化、集约化为标准的现代畜牧业的转变,如何培养适应行业发展要求和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趋势的高素质人才,是贵州省高等学校的动物科学专业都在面临的新问题。虽然贵州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条件相对较好,人才培养经验相对比较丰富,教学实践基地也比较多,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在贵州省都是首屈一指的,但是跟发达省份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推进贵州省畜牧业大开发进程中,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缩小与国内外名校之间的差距,推进动物科学专业建设与发展,是我们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必须要解决的难题。所以为了给贵州省生态畜牧业大省的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贵州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必须调整改革、科学规划,加大投入,促进学科健康、协调发展。

一、与时俱进,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其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学识的深浅和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其能否顺利发展。根据教育部21世纪人才培养的计划,同时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客观要求,贵州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要根据贵州畜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整体优化,既要充分考虑学生专业知识、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又要兼顾必修课与选修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科学配置。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人员和教师,不仅要加强国内外畜牧业发展趋势研究,还要定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地方人才需求情况,才能根据行业发展的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学科前沿知识,使课程内容充分反映学科的新发展、新要求,加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相关课程。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新教材的建设。本校教师不仅应积极参与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编写,上课时尽量选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学科规划类教材等等优秀的最新版教材,必要时本校教师也应根据贵州省的实际情况主编相关课程教材。与此同时,为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应不断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增加教学设备投入。

二、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创新型人才。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在思维方式上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善于应用自己拥有的知识和经验,展现出超出常人的创造能力。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创新型人才已然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动力。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高校的教学如何更多、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但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专业分割过细、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呈现出各改各的探索方式,这些都影响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效果。反观中国高校多年来的改革实践,再结合相应的研究发现,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模式,首先必须要整体的构建培养体系,只有整体的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够真正建立完善而高效的新教育模式,促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大量涌现[3]。

贵州大学设立了大学生创新项目基金,学校给予经费支持,并选派教师指导,对学生的科研活动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和责任心。努力营造一种“支持冒险、崇尚创新、鼓励拔尖、宽容失败”的育人环境。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实行了本科导师制度,本科学生一入校就分配导师进行指导,并且鼓励学生参加导师的科研活动,教师带领指导的学生参加课题调查和研究,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使学生及早适应创新环境。这些工作都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毕业生创造了必要条件。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平台,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掌握科学实践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认识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学实践是学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虽然在全省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基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仍然是教学过程中较薄弱的环节。但是贵州大学近两年来所实行的三学期制,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提供了可能,使各年级的学生有了可以集中进行实习的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通过让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课题,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前沿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自豪感。

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世界各国的发展已经证明:“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4]。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一所好的大学,教师一定要出色。世界一流大学都拥有各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以及大批一流的教授,其中有不少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或举世公认的学术权威。因而,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且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中头等重要的大事。

随着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决策的提出,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而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创新型的教师来培养,只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才能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可靠的保证。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也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近年来大力引进博士,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学历水平,改善了教师队伍的结构;另一方面实行科研奖励,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科前沿知识,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同时学院经常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不定期进行学术讲座,提供交流平台,逐步形成一支责任心强、科研能力高、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五、结语

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力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的加快,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又面临着许多急需探讨和解决的新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各高校都积极的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系统的、长远的、繁琐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仅要立足当前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到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不仅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而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较高,能够主动适应并引领社会的优秀毕业生[5]。本文在对贵州省畜牧业发展现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改革课程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四个方面对贵州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分析,以期使贵州大学动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实现学校的教育工作得以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0

[2] 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27-129.

[3] 郑宇.建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完整构架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4,(32):282-284.

[4] 陈莉,郭卫平.对高校教师队伍培训问题的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17-19.

[5] 吴绍芬.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性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0,(2):31-34.

基金项目:

贵州大学2013年高等教育研究项目:贵州大学動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