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柯恩
雷军在很多场合提到,在小米手机创业的过程中,他真正学习的只有三家公司:同仁堂、海底捞和美国的Costco(以及相同模式的沃尔玛)。其中,学习最多的是同仁堂。为什么一家互联网手机公司要向同仁堂学习呢?雷军说:“我在办小米的时候,就在想我们有没有机会把它办成世界级的伟大公司,百年基业。我不相信在中国有人能干过百年。我带着这个问题研究了一下,发现中国居然有几个公司干了百年,其中最出名的叫同仁堂。这是我在办小米之前琢磨最多的一家公司,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如果三百多年的老字号同仁堂反过来向互联网企业学习,引入互联网思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
2013年我开始为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咨询,正赶上该公司推动“服务转型”的战略变革,当时我们提出要以互联网思维重塑百年品牌,两相结合开启了互联网转型之路。一路走来,我对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我看来,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需要有六大转变。
转变1:从“产品思维”到“用户思维”
要传统企业接受“用户思维”,既不能靠老板命令也不能靠专家鼓吹,最好的办法是请真实的用户来现身说法。我们组织了多场消费者座谈会,邀请同仁堂健康的管理团队通过单向玻璃,聆听消费者声音。
转变2:从“封闭思维”到“开放思维”
产供销一体是同仁堂健康过去成功的重要经验,在市场化经营初期打破了计划供销体系的束缚,在企业的成长期支撑了销售的快速增长,还杜绝了假冒伪劣的冲击。然而,今天现代零售、电商、O2O的兴起,同仁堂健康的产供销一体也要与时俱进了。
转变3:从“条块分明”到“生态思维”
同仁堂健康在2014年底配合战略转型进行了一次组织架构调整,在遵循传统组织管理思想的同时也加入了互联网的新思维。调整后的组织架构让人耳目一新,原来条块分明的组织框架变成了围绕管理核心的组织族群。
转变4:从“渠道管理”到“流量思维”
在传统行业的渠道管理,我们曾经提出过“四流三率”的概念,人流、客流、业务流、价值流及之间的转化率是渠道销售实现的精髓所在。互联网在入口和线上渠道开展流量经营,“流量思维”的逻辑也正是在互联网虚拟世界通过聚流、引流、导流来完成流量转化价值,从而完成互联网不同业务形态所共有的商业逻辑。
转变5:从“传统营销”到“迭代思维”
在新一季的市场营销中,我们正在以互联网的创新思维和迭代思维设计营销方案,充分发挥新媒体营销的优势,整合线上、线下的媒介资源,一个重量级的新品上市营销正在背后酝酿。
转变6:从“业务升级”到“平台思维”
互联网行业流行的“平台思维”可以概括为五大特点:“整合多资源”、“承载多业务”、“开放多能力”、“统一多门户”、“服务多客户”。业务平台并非互联网企业所独有,同仁堂健康当然也可以借鉴互联网行业的平台思维,实现业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