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视角下失地农民市民化状况的研究——以沈北新区200名失地农民的调查为例

2015-12-30 03:00王艳峰沈阳工程学院法律系辽宁沈阳110136
关键词:失地农民市民化

王艳峰(沈阳工程学院 法律系,辽宁 沈阳 110136)

社区文化视角下失地农民市民化状况的研究——以沈北新区200名失地农民的调查为例

王艳峰(沈阳工程学院 法律系,辽宁 沈阳 110136)

摘 要:在城市化建设中,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工厂、住宅等建筑使得城郊的农村土地大量地被征用,城郊农民失去赖以为生的土地后,陆续成了失地农民,他们处于已失去农民身份又难以融入城市生活的尴尬状态。运用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和文献法等方法,对沈阳市沈北新区200名失地农民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情况以及影响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社区文化为视角,从教育、培训、举办文化活动等方面提出帮助失地农民完成市民化转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失地农民;市民化;意识转换;社区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码:A

文章编号:号:1671|816X(2015)01|0012|06

收稿日期:2014-19-24

作者简介:王艳峰(1976-),女(汉),辽宁海城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社区服务、城市社会学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3lsljdwt-29)

Abstract:In urban construction, various infrastructures, factories, residential and other buildings make rural land expropriated, and suburb farmers lost their land of livelihood and become land-lost farmers. However, they lost farmer's identity but are difficult to integrate into urban life. Using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literature and other methods, this study conducts field research on 200 land-lost farmers in northern region of Shenyang. It analyzes the basic situation, citizenship situation and its affecting factors and gives suggestion on education, training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cultural development to help them complete transformation.

Research on Land-lost Farmers' Urbanization from Community Cultural Perspective——As a Case of 200 Landless Peasants

WANG Yan|feng

(LawDepartment,ShenyangInstituteofEngineering,ShenyangLiaoning110136,China)

Key words:Land-lost farmers; Citizenship; Consciousness transformation; Community cultural development

城市化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领域,也是社会工作密切关注和研究的领域。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失去土地的农民人数已经超过4千万,并且以每年300万人的速度递增。有关专家认为,若按目前的征地速度,到2030年我国的失地农民将由2005年的3500万人激增至1.1亿人。这些失地农民需要从农村的生活中走出来,并且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当中。然而习惯了农村生活的农民在被动城市化过程中来到城市,无法适应城市的文明和生活,无法转变观念,融入城市中。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转变,如何更有效的通过社区的文化建设来培养他们的市民化意识是本论文需要研究的主题。

一、失地农民市民化概述

(一)失地农民的概念

在工业化过程中,尤其是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民的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发展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农民失去土地后,在身份上既不同于农民,又无法完全与城市居民完全融合,成为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创业无钱”的边缘群体,因此有了一个特殊称谓——失地农民。

对于失地农民,许多学者分别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视角给予了不同的界定。宋春玲认为,所谓失地农民,是指在我国城市化大潮的背景下,因自己承包的土地被征用而丧失土地的农民。[1]吴爽认为“失地农民”就是指那些原本在国家的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因非农建设需要而失去土地使用权,从而导致其身份、职业发生变化的群体。[2]梁伟认为,失地农民是一个介于农村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特殊中间群体,其特殊性就在于既丧失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再拥有传统意义上农民的身份,但同时又没有完全融入城市、享有城市居民应该享有的权益。[3]本文所研究的失地农民,是指由于中心城区的不断扩张,周边郊区的农业用地不断被征用,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根据政府“村改居”的政策,搬迁上楼,进入社区的失地农民。他们无法自主地融入城市,需要借助社区的力量,帮助他们培养市民的意识,转变成为真正的城市人。

(二)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概念界定

农民的土地被征用以后,在身份上转变成了“市民”,但户籍的改变并没有使农民的角色认同自动转型为市民,土地被征用并没有让农民真正过上城市文明的生活。

陈映芳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失地农民的市民化。狭义的“市民化”是指失地农民获得作为城市居民所拥有的身份和权利,如居留权、选举权、受教育权、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在中国,首先涉及的是所在地的城市户口。而广义的“市民化”还应该包含失地农民适应城市文化的过程以及他们作为城市权利主体建立适应城市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的过程,如参政权、生活权、自治权等等。[4]文军认为农民市民化不言而喻,就是农民向市民的转化过程,既包括农民的身份由农民向非农民的转变、居住环境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同时还包括社会关系的重构,对城市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再适应的过程以及社会文化的融合与角色身份的转型等多重内容。[5]

笔者认为,市民化就是失地农民在进入城市后,不仅在物质生活上享有与市民的同等待遇,在精神生活上也逐步改变之前农村的价值观念,建立起与城市文明相适应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思想观念等价值观念体系。笔者认为要解决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让失地农民与市民处于同等的地位,为他们提供一份不低于城市最低生活标准的非农就业岗位;享有与市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如果让失地农民感受到他们与市民是处于同一制度安排之下的,有助于同时让他们从心理上认同自己市民的身份,成功完成市民化转变。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笔者的研究对象是沈阳市沈北新区部分失地农民。沈北新区道义街道的地雅新居、绿茵湖畔、柳岸馨居和正良嘉苑四个小区是失地农民集中居住的社区,我们从这四个小区中随机抽取了绿茵湖畔社区和正良嘉苑社区作为调查样本。

(二)调查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对沈北新区200名失地农民进行了实地调研,其中正良嘉苑小区100份,绿茵湖畔小区100份。获得了第一手数据资料。

作为问卷调查法的补充,从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收入与支出、就业情况、社会交往、身份认同、生活满意度等几个方面对部分失地农民进行了深度访谈。

采用了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

三、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基本情况

(一)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

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二)失地农民市民化情况分析

1.失地农民对目前生活状态还是比较满意的

从满意度的调查中,可以看到有87.1%的失地农民对目前的生活表示满意,只有12.9%的农民对目前的生活状态不满意,总体来说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表2 失地农民对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

2.与征地前相比,失地农民现在的生活情况有所改善

认为目前的生活比征地前好多了的和有点改善的加起来一共达到了55%的比例,说明绝大多数的失地农民都认为与征地前相比,他们的生活还是有所改善的。

表3 与征地前相比,失地农民现在生活情况

3.失地农民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存在严重问题

表4 失地农民对市民身份的认同情况

可以看出认同自己已经是城市人的失地农民共占43.1%,还有56.9%的人对自己的身份说不清楚或不认同市民的身份,因此可以看出失地农民对市民化的身份很迷茫。

表5 失地农民对于村民身份的认同情况

从表5中可以看到,有43.4%的人认为自己是村民,还有56.6%的人说不清楚或者不认同自己的村民身份。

从表4和表5的对比可以看到,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不论是市民身份还是村民身份他们在认同上都存在问题,面临着双重尴尬。

4.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意愿强烈

表6 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意愿

可以看出超过50%的失地农民愿意成为城市人,他们城市化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

结合表4、表5、表6的数据,可以看到失去土地以后,虽然失地农民被纳入到城市的管理中,身份发生了改变,从农民变成了市民,但是伴随着身份改变的并不必然带来主观身份认同的变化。很多失地农民虽然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城市化意愿,但是主观的身份认同却是模糊不清的,是不确定的。

(三)影响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因素

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化难度大,如果失地农民无法顺利的完成转化过程,最终会影响到失地农民的市民化。失地农民融入城市困难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包括心理意识、个人文化水平的差异,也包括社区文化的差异与认同感的缺乏。

1.失地农民城市化的意愿越高,市民化的程度也就越高

从表7、表8中不难看出,不管失地农民将自己身份界定于城市还是农村,大部分的失地农民还是有城市化的意愿,在这种意愿的推动下,失地农民会主动地去学习城市的文化、城市的行为模式、城市的价值观念,让自己完全的融入城市。

表7 失地农民市民化意愿与市民身份认同的列联表

表8 失地农民市民化意愿与村民身份认同的列联表

也有部分失地农民在走出农村进入城市社区后,对市民化过程有抵触心理,他们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比较大,对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比较认同,乡土观念较强,同时又不习惯城市社区生活中的某些方式,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容易融入城市社区的生活,市民化较难。

2.受教育文化程度越高,市民化的程度也越高

表9 失地农民受教育文化程度与市民化程度的列联表

表9的数据显示,文化程度越高的失地农民适应城市生活的速度、程度也就越高。因此,提升失地农民的文化水平是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最主要的方式。

农民和市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身份,两种身份都有各自相应的一整套的行为模式和人们对其约定俗成的行为期待,而失地农民由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转变的成功与否与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有着深刻的关系。[6]

3.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差异导致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进程缓慢

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在《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一书中提出了“文化堕距”的理论,亦译文化滞后。奥格本认为,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由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构成,在文化整体变迁的过程中各个部分变迁的速度并不一致。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最快而且往往会引起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发生变迁,这就是奥格本所说的适应文化。变迁速度的差异将会导致文化堕距,即旧的文化会出现在新的物质条件中,出现“文化堕距”现象。[7]

城市与农村的文化是完全不相同的,这也导致了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后由于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差距而产生的不适应问题。物质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民,在突然的情况下进入城市,面对城市中先进的物质文化,失地农民很容易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很有可能出现文化失调,这其实是文化堕距在这整个群体上的表现,但物质文化上体现出来的文化堕距,只是其中一个方面,非物质文化,即精神文化上所体现出的差距更具有滞后性,因为在整个文化体系中,精神文化处于相比物质文化更远的层面,它是作为传统性的东西流淌在整个文化体系当中的。

4.对“新社区”认同感的缺乏也是影响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原因

认同感强调的是内在的认同,是人们对自身的地位、意义的肯定以及人们对此所产生的相应的身份归属感。[8]对于失地农民采取的是集中安置的办法,就是把原来分散在两个或更多村的村民集中安置到一个新的大的社区中生活,把分散的农村大院盖成了楼盘,这样的安置方式打乱了失地农民原来的亲人、邻居等基本的社交网络,也改变了他们以农业劳动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他们不能直接产生出对新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特别是在很多社区中,除了有社区居民委员会之外,依然存在着村委会,村主任等岗位还在,依照原来的惯性,失地农民对村主任、村支书的信任感、依赖度更高,而对新形成的社区却缺乏归属感与认同感,这需要通过社区服务和社区文化建设来加以强化。

四、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培养失地农民市民化意识

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意识培养问题是影响深远的问题,其不仅仅是失地农民群体的问题,更是社会和政府积极关注的问题。

(一)处理好社区与村部的关系,定位好社区角色

社区是隶属于政府最基层的组织,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失地农民市民化意识的基本领导力量。

1.重新定位社区角色

失地农民家庭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心理上的变化,需要社区基层政权组织改变自己以往的角色定位,弱化管理角色,强化服务角色,以适应新时期失地农民群体的社会期待。[9]绿茵湖畔社区书记说:“现在我们感到给农民实惠越多,我们就越好做他们的工作。”还要处理好社区与村部的关系,在失地农民社区中特殊的是既有居委会,又有村委会,因此要处理好多个组织之间的关系,形成合力,共同为失地农民服务。

2.重视失地农民的主体性建构

要重视培养失地农民的主体性建构,培养失地农民的自尊、自强、自立的自主精神,帮助他们开发自己的主体能力和潜能。帮助失地农民认识到城市化是必然趋势,应该积极主动地适应这种变化,转变思想观念,培育他们与城市文明相适应的公共意识、与城市生活相适应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转变失地农民的观念,加快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的步伐。

(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满足失地农民向市民转化的文化需求

在新形势下,政府应该重视失地农民居住社区的文化建设,要随时保持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促进失地农民形成现代的市民观。

1.加强城市文化宣传,提高失地农民的文化认识

社区工作人员应该从城市文化建设角度出发,重视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转换,秉承“以人为本”的观念,有意识地加强城市文化的宣传工作,引导失地农民转变其传统的观念,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加强对城市市民的教育和引导。具体做法可以是:建立合唱团,利用空闲时间排练;利用晨练和晚饭后的时间,组织居民一起跳舞、打太极、扭秧歌等;每逢节假日,以社区名义召集他们举行小活动,象棋、跳棋等比赛等方式,增加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接触机会,在活动和接触中了解城市文化;举办讲座,让失地农民了解这个城市的发展历史、现状,也让城市居民了解失地农民为城市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在提升失地农民城市文化素养的同时,让城市居民放下偏见。

2.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提高失地农民对社区的归属感

在社区文化活动中,要开展一些易被失地农民接受的、能形成整体效应的活动。可以开展创建“五好家园”“新风户”“文明社区”等活动,使失地农民在长期封闭的环境下形成的循规蹈矩、守旧怕事、闭关自守、怕冒风险、平均主义、不计时效等思想观念得到改造。开展这些活动时,要动员社区居民广泛参与。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开展社区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增加邻里间的互动,增加居民之间的互相关心和信任,培育和养成在城市中生活所需要的思想、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工作能力,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并且融入城市生活,同时也能增强失地农民居住社区中成员间的凝聚力,使社区成为一个邻里和睦相处的“共同体”。[10]

3.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为失地农民市民化提供保障

第一,“村改居”、“撤乡建街”、“撤村建居”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解决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的有效途径。失地农民居住社区不但要在硬件设施上和城市社区达到同样水平,还需要按照城市社区的管理规范和要求建立相应的制度,同时也必须按照规范进行统一的管理,以失地农民的需求为工作重心和指导。

第二,在社区中建立健全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和再就业机制。政府可以把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和就业培训工作归入社区的教育管理建设中,以社区为单位,加大以职业技术、岗位技能为重点的免费就业培训,既提高失地农民转岗再就业的能力,也可以扩大失地农民受培训的范围。政府还可以在社区中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在申请个体经营、贷款、税收、场地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由社区给予直接帮助,可以避免政策或资金在下达过程中的传达错误或滞后所带来的问题。

第三,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沈北新区是沈阳市近几年开发建设的新区,辽宁大学等多所高校陆续迁入该地,沈北新区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与周边的高校合作,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使他们尽快地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工作方法;可以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为失地农民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1]宋春玲.征地过程中政府土地定价行为分析——兼论失地农民问题[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8|22.

[2]吴爽.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角色认同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失地农民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09.

[3]梁伟.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发展路径探析[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9|21.

[4]陈映芳.征地农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调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88|95.

[5]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3):55|61.

[6]陈林.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探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9):11|13.

[7]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89|90.

[8]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34.

[9]姜燕.安置社区文化建设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深层影晌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2):34|38.

[10]刘磊.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传统超越与角色转型[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3):23|26.

(编辑:程俐萍)

猜你喜欢
失地农民市民化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当前经济形势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方向研究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促进农民市民化的成功探索及启示——以湖北省为例
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济失范及司法回应——以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为视角
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