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作霞,石莎,殷海善,凌日平,安祥生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6;2.太原师范学院 城市与旅游学院,山西 太原030012)
晋西北农业大户经营研究——以右玉县种养大户为例
秦作霞1,石莎1,殷海善1,凌日平2,安祥生2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6;2.太原师范学院 城市与旅游学院,山西 太原030012)
摘 要:农业大户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农业经营的方向。通过典型调查研究,探讨了贫困县农业大户在实践发展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一是丰富的社会经历是农业大户的关键,青壮和健康是农业大户经营者的基础;二是种养结合是大户经营的方向,种植业难以专业化经营;三是夫妻是农业大户的主要劳动力。农业大户持续发展的方向,一要探索大户经营模式,二要规范大户经营管理方式,三要引导农业大户组建专业合作社,四是农机、信贷、农田基本建设等是政策扶持的核心。
关键词:农业大户;农民专业大户;新型经营主体;农业规模经营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码:A
文章编号:号:1671|816X(2015)01|0038|05
收稿日期:2014-09-19
作者简介:秦作霞(1982-),女(汉),山西万荣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村发展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凌日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rpling@126.co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43);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3041058-01)
Abstract:Agricultural big-household is the basi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Based on typical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key issues in business of agricultural big-household. First, a rich social experience is crucial to agricultural big-household with youth and health as the base; second, a combination of breeding and planting is the major direction since planting is difficult to have specialized operation; third, husband and wife are the main labor force.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s to explore of operation mode, t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to guide in organizing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to have policies support on farming, credit and loan, farmland capital construction.
On Agricultural Big Business in Northwestern Shanxi——Taking Breeding Household in Youyu County as Example
QIN Zuo|xia1, SHI Sha1, YIN Hai|shan1, LING Ri|ping2, AN Xiang|sheng2
(1.AgricultureResourcesandEconomicResearchInstitut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ofShanxi,TaiyuanShanxi030006,China; 2.ManagementDepartment,TaiyuanNormalUniversity,TaiyuanShanxi030012,China)
Key words:Agricultural big-household; Farmer professional large family; New business entities; Agricultural scale management
家庭农场是以农户家庭为基本单位,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科学化、市场化的农业经营主体,在现阶段是最适合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组织形式。[1]作为家庭农场初级形式,种养大户的出现以农业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和相应的土地流转为前提。山西省贫困县普遍存在就业机会少、青壮劳动力向外转移的特点,因此具备种养大户产生的社会条件。右玉县地处山西省西北部,长城脚下,晋蒙交界地带;寒旱导致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土地广阔、人口稀少,户均承包土地多,退耕还林地多,抛荒土地多;工业、服务业不发达,青壮年人口和劳动力向周边大城市转移较多,村庄实际居住人口少。近年来,在国家扶持农业政策的鼓励下,该县某乡出现了四户经营大户,这些大户以大规模土地为基础,加上养殖业,获得了远高于外出务工经商的收入,成为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本文以该贫困县近年来出现的四户大户为研究对象,探讨现实中家庭农场运营的情况、规律,来弥补和修正对家庭农场预设理论的不足。
一、大户经营情况
大规模土地是农业大户的基础。2013年,这四户农业大户平均土地面积为40 hm2,最大面积为46.67 hm2,农业大户经营土地面积为一般农户的多倍。经营土地中少数是大户自有土地,多数是通过有偿流转方式获得。但土地流转期限一般为三年以内,时间不长久,以口头协商为主,没有规范的流转合同。大户经营土地多是农民撂荒地,土地来源多是已经多年抛荒的坡梁地。这些土地天然地存在偏远、交通不便、地块小、坡度大等问题。大户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
四户大户在自己村庄和邻近村庄经营。农业大户多数在所住村庄和邻近村庄租赁土地经营,处于原来熟悉的社会网络中,便于与村民、地方政府合作。
表1 2013年右玉县农业大户经营情况
大规模种植业带来巨量的秸秆和非商品的农产品(小土豆、秕谷子等),这成为养殖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因此,养殖业是大户的又一主要产业。这四户大户有三户从事养殖业。一公顷土地种植业收入1500~3000元,一只羊羔年收入600~800元,一头猪年收入300~500元,养殖业规模相当于扩大了土地规模。农牧结合优点很多。首先,农作物秸秆和难商品化的粮食得到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养殖业提供有机肥,反哺了种植业;种养结合可以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获得稳定收入;种养结合得以全年均衡劳动,提高劳动力利用率。从经营产业结构分析,新出现的专业大户并不是种植业的专业大户。甚至,如果没有养殖业,农业大户仍然有近半年的农闲时间,依然可能出去季节性务工,从而不会成为纯粹的农业经营大户。种植业大户在土地规模继续扩大、养殖业大户在养殖规模继续扩大的情况下,种养结合的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2]
为了追求高利润,少数种养大户发展油料加工、种植苗木、设立农产品门市部等高效益产业,扩大了产业类型和延长了产业链。
四户大户有两户注册合作社。由于受到涉农政策激励,也由于经济活动扩大的内在需要,注册专业合作社或者农业企业成为大户提高市场地位和经营实力的选择。
二、农业大户经营人素质情况
较高素质是农业大户经营人的共同特征。四户大户经营人年龄分布在50岁左右,属于壮年劳动力。40岁以下的村民,由于要陪儿女在城市读书,无法在乡村从事农业经营,或者认为从事农业社会地位低而不愿意从事农业。
普遍身体健康、具备极强的劳动能力。文化程度不一,以初中为主,个别年龄大的为小学文化。看来从事农业经营重点是先赋的劳动能力和经验型的经营能力,文化程度高低影响不大。再次证明“只要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得到保证,教育和培训并不构成阻碍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3]
桂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桂林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积极融入桂林旅游发展圈。2013年6月,桂林成立了桂彩文传承基地,传承基地凝聚了以何红玉、李蔚琛等传承人为核心的一大批戏曲爱好者和艺术家。自2015年起,桂彩文传承基地的戏曲工作者在榕湖边定期向游客和居民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和传授,大大推动了桂剧、彩调、文场和渔鼓等非遗项目的传播。桂林戏曲非遗也逐渐走进旅游景区,出现在更多游客的视野中,在桂林的象山景区、阳朔县的乌龙泉山庄、临桂区的醉仙谷休闲山庄等旅游景区,戏曲非遗艺术表演提升了景区知名度。
表2 右玉县农业大户素质情况
他们或者长期担任村干部,或者长期从事其它非农业经营,或者熟悉农业机械,他们具备经营管理能力,他们和只在农村、只能从事农业、只能出卖体力的一般农民不同。这种经营管理能力容易转移到大规模农业经营领域,而成为农业大户。这可用路径依赖理论来解释,有经营能力的人或从工或从商,当他们转行从事农业的时候,也和一般农民的经营方式有区别。
社会资本是个体或者团体之间的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信任、行动共识及社会道德等,能够给网络成员带来新的资源。[4]在中国,社会资本其实是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的含义。现在,财政对农业的投资种类多、力度大,具有社会资本的大户容易获得财政支持,弥补自身资金的不足,实现快速起步和发展。
三、大户经营投入产出情况
大户投入劳动力主要为夫妻二人,或者丈夫一人。夫妻二人中一人负责种植业,一人负责养殖业。从现实情况看,农业大户的家庭劳动力,其实是夫妻两人,儿女没有和父母共同从事农业。年轻儿女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父母和儿女共同希望年轻儿女走向城镇,不希望儿女在村务农。所谓家庭,不是联合家庭,不是主干家庭,也不是真正的核心家庭。所谓家庭农场,其实是夫妻农场。
男性是种植业的主要劳动力,在30 hm2左右土地规模中,由于大规模应用农业机械,熟练操作农业机械、体能旺盛的壮劳动力是必需的。以三种作物为例,春天耕、播需要约二个月时间,夏季机械喷药需要十余天,秋季收获需要约二个月,加上购置、销售、维修等辅助用工,以及玉米秸秆用于养殖业的回收,平均说来,30 hm2土地的种植业经营一年需要劳动时间为200天左右,即土地用工量为6工/hm2。
同时,农业雇工少见。长期雇工主要在养殖业、商业等高效益产业中,种植业中基本没有雇工,或者仅有少量短工。农业大户的用工特点和家庭农场、经营农场不同,[5]从劳动力投入角度分析,农业大户的名称比家庭农场更恰当。
运营效率是农业大户持续发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6]大户经营生产投入中,农业机械配套齐全、功率大是最大特征。动力机械中,75马力、95马力、12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非常普遍,配套机械中耕地、旋耕、播种、收获齐全,有的拥有大型玉米收获机,有的拥有挖掘机、推土机等土地整治工程机械。某师傅的经验是“依靠机械才能多种地”。农业机械全面应用的机械化农业是农业大户经营的共同特征。
表3 大户经营投入情况
右玉县丘陵区以马铃薯、胡麻、荞麦、莜麦为主。农业大户种植业,地租、化肥、种子、柴油,不含农机折旧,每公顷投入约1500元;以胡麻为例,每公顷产1500斤左右,销售收入4500元左右,每公顷纯收益约3000元;每百元投入收益200元;按照每公顷投工6个,每工报酬为500元左右。
从资金投入产出水平看,生产费用高,土地效益低,原因是农业大户所经营土地质量差、产出低。从劳动投入回报率看,农业劳动报酬并不很高。农忙时,农机手的雇佣价格为每工300元以上。若考虑土地成本、资金成本、市场风险、自然风险,雇工支出几乎是全部农业生产所得。虽然大户规模种植总收入可观,但是收入来源却是劳动所得。[7]因此,种植业大户经营只能以家庭劳动力为主。
家庭农场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两大生产要素,生产的增长主要依靠劳动投入,一个强壮劳动力在农业大型机械支持下,年劳动时间还有延长的潜力。同时,受农时限制,农业机械的作业时间短、利用率低。从农机利用率和种植业劳动力充分就业的角度,土地面积还有一定的扩大空间,扩大土地规模是增加经营总收入的途径。
四、 完善大户经营管理探索
大户的土地规模、养殖规模数倍于一般农户,在土地、劳力、资金、种植结构之间存在优化配置的可能,即存在大户经营模式。大户经营模式指充分利用农机、劳力和有限资金的农作物结构,和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劳力资金的养殖业结构,即构建适合的种植业和合适的养殖业。适合的种植业是指耗劳少便于机械作业的农作物,主要是荞麦、莜麦和胡麻,合适的养殖业指牛、猪、羊中的一种,成为相对专业、适度规模的养殖业。农业大户经营要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养殖业结构,实现科学化、合理化。
土地规模、养殖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以后,科学合理管理成为大户经营的首要问题,现代经营管理成为大户的内在要求。[8]如,生产资料的管理,种子、化肥、农药、柴油几项,在数量、质量、价格、采购时间方面需要预测、安排;资金管理更为重要,一年中粮食、羊只大额销售时间、数额,一年中地租、化肥、柴油、种子、农药大额采购时间、数额等,需要做好预算和资金保障。至少,农业大户要形成记账习惯,精细核算投入、产出和收益,逐渐向规范的企业化农场发展。
农业大户是经营型的,对于资金、技术、信息具有内在的迫切需要,也具有较高的获取能力。不同经营阶段、不同经营方式的农业大户,具有在资金、设备、人力、技术、信息等方面相互支持的动力和能力,能够组成真实合作的农民组织。[9]大户成立关系紧密的合作社,能够在资金、技术、农机、信息等方面互通有无,提高大户的经营水平和经营效益,能够获得生产资料的批发价格和农产品的批售价格,体现专业大户的市场交易优势。
农业大户经营必须得到农业机械的支持,目前农机补贴支持已经实施。其次,信贷是农业大户持续经营的必要条件。大户规模化生产,需要的资金总量很大,针对这类大户的存款、贷款服务有迫切的社会需求,涉农银行应该和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支持大户经营。[10]第三,实施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农业大户经营的前提。这些巨量投资应由国家投资,有关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土地整治项目应该将大户土地纳入工程实施范围。政策扶持的方向,在农机补贴以外,应该在信贷、农田基本建设两个方向加以支持,为大户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结语
以留守农民为主体、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农业大户的出现,适应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减少的社会经济条件,展示了农业经营和农民发展的方向。农业大户在扩大土地规模、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更需要提高经营水平,向家庭农场、企业化农场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敬瑞.家庭农场是我国农业现代化最适合的组织形式[J]. 乡镇经济,2003(9):18|19.
[2]钱明,黄国桢.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基本模式及发展意义[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19):294|295,297.
[3]西奥多·W.舒尔茨著,梁小民译. 改造传统农业[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45|146.
[4]曹永辉. 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发展脉络[J]. 中国流通经济,2013(6):62|67.
[5]郭亚萍,罗勇. 对家庭农场中新型雇佣制度的思考[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37|41.
[6]石莎,秦作霞,殷海善,等. 人口与劳动力转移后贫困农村持续发展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36|239,244.
[7]孙新华. 农业经营主体:类型比较与路径选择——以全员生产效率为中心[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2):59|66.
[8]陈祖海,杨婷. 我国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与路径探讨[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7):4283|4286.
[9]冀者.别让农民合作社成为新形象工程[N]. 南方农村报(广东),2006|10|09(07).
[10]山西发放首批土地流转贷款[EB/OL].(2013|08|27)[2014|04|15].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dfjr/xw_115/201308/t20130827_39807.html.
(编辑:程俐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