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期脑梗死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蔡奕秋周少珑周辉邢爱群张倩
(三亚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海南三亚5720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期脑梗死(AMI)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AMI患者122例。以收缩压标准差(SBP SD)和舒张压标准差(DBP SD)中位值为界,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MI患者BPV的影响因素;以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价患者出院后90 d预后,Pearson分析BPV与老年AMI患者预后间的相关性。结果男性患者、70岁以上老年患者、高血压病史超过20年、伴随患有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吸烟是影响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BPV的主要因素(P<0.05)。而且老年AMI患者BPV大与患者预后不良存在正相关性(r=0.637,P<0.01)。结论老年AMI患者BPV与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等多方面因素有关,采取相关措施降低异常BPV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急性期脑梗死;血压变异性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
第一作者:蔡奕秋(1975-),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等研究。
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是急性脑梗死(AMI)的高危人群〔1〕。临床研究〔2〕证实,高血压是AMI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变异性(BPV)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真实的血压状况。本研究拟分析老年AMI BPV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AMI患者122例。其中男69例,女53例;年龄61~83〔平均(71.8±12.3)〕岁;>70岁58例,<70岁64例;糖尿病史76例,高血脂病史66例,心梗病史5例,房颤史17例;高血压病史87例,其中>20年51例,10年~20年29例,<10年7例;吸烟史患者35例;有脑梗死病史患者13例;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4~22分。均经临床确诊为AMI,且发病后24 h内入院就诊。排除脑出血等疾病患者、有既往脑梗死病史且治疗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1的患者、存在严重认知障碍者、存在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伴随恶性肿瘤疾病者等。
1.2方法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及用药情况。对患者进行入院时NIHSS评分,了解患者神经功能情况;于患者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采血,检测患者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6∶00至22∶00间每半小时记录1次患者血压值,22∶00至次日6∶00间每1 h记录1次患者血压值。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患者溶栓治疗的同时辅以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对症治疗。
统计患者24 h内收缩压(SBP)平均值和舒张压(DBP)平均值;计算每一位患者的24 h标准差(SBP SD)和24 h DBP SD;以122例的中位值为界分析老年AMI患者BPV的影响因素。对所有患者进行出院后90 d的mRS评价预后;mRS为0~2分表明患者预后良好,mRS为3~5分表明患者预后不良,mRS为6分表示患者死亡;分析BPV与老年AMI患者预后间的相关性。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和Pearson分析。
2结果
2.1老年AMI患者BPV的影响因素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BPV的影响因素赋值:Y1:24 h SBP SD,<15.32=1;>15.32=2;Y2:24 h DBP SD,<10.97=1;>10.97=2;X1:性别,男=1;女=2;X2:年龄,<70岁=1;>70岁=2;X3:高血压病史,无=1;<10年=2;10-20年=3;>20年=4;X4~X9分别为糖尿病、高血脂、心梗、房颤、脑梗死病史、吸烟史,无=1;有=2。男性患者、70岁以上老年患者、高血压病史超过20年、伴随患有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吸烟是影响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压变异性的主要因素。见表1。
表1 出院后急性脑梗死患者药物依从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2老年AMI患者出院后90 d预后通过对老年患者进行出院后90 d复诊,以mRS评分评价预后,患者评价结果为良好31例,预后不良82例,死亡9例。Pearson分析发现,老年AMI患者BPV大与患者预后不良存在正相关(r=0.637,P<0.01)。
3讨论
AMI是临床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其高致残率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预后生活。随着人们对血压系统的深入研究发现血压是存在一定昼夜节律性的,即为BPV。具体表现为“杓状血压”,即凌晨3时至5时为1 d内血压最低值,然后血压回升,上午6时至10时为血压晨峰值,此后血压下降,下午4时至8时血压再次达到峰值〔3〕,这是一种机体自我调节机制。对于老年患者来说BPV自我调节能力下降,逐步表现出病理BPV,如夜间血压水平升高或血压变异幅度增大等,临床研究证实夜间高血压升高是脑梗死的诱因之一〔4〕。临床研究发现〔5〕,有效降低老年患者BPV有利于降低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反之老年患者BPV大其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也显著升高。根据文献〔4~6〕AMI患者BPV相关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血压、心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血糖代谢等。BPV影响心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机制是:BPV可以改变血管切力,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损伤血管内皮,使血管顺应性降低,从而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概率〔6〕。本文中采用24 h SBP SD和24 h DBP SD作为BPV检测指标,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BPV的影响因素。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老年AMI患者BPV的影响因素发现,这主要是高龄老人的身体机能和自我节律调节能力均下降,影响BPV;而伴有多年高血压疾病,使得患者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管壁增厚、血管弹性下降,血管对血压波动的调节能力和缓冲能力下降,出现病理性BPV;血糖的升高会增加血管内皮的氧化损伤,降低血管弹性影响BPV;心肌梗死患者会因血栓阻塞心血管,造成血压骤然升高而影响BPV;而烟草中的尼古丁等物质会影响血小板凝集和血管扩张作用,进而影响BPV。
综上所述,探究老年AMI患者BPV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血压变异性对于控制患者病情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4参考文献
1Uno M,Kitazato KT,Nishi K,etal. Raised plasma oxidised LDL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2003;74(3):312-6.
2胡大一,郭艺芳. 201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脑卒中协会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要点介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4):301-4.
3郝玉明,谢亚囡. 客观看待血压变异性〔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50-2.
4Fagard RH,Celis H,Thijs L,etal. Daytime and nighttime blood pressure as predictors of death and cause-specific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hypertension 〔J〕.Hypertension,2008;51(1):55-61.
5Webb AJ,Fischer U,Mehta Z,etal. Effects of antihypertensive-drug class on 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 in blood pressure and risk of strok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Lancet,2010;375(9718):906-15.
6Rothwell PM,Howard SC,Dolan E,etal. Effects of beta blockers and calcium-channel blockers on within-individual variability in blood pressure and risk of stroke〔J〕.Lancet Neurol,2010;9(5):469-80.
〔2014-03-17修回〕
(编辑袁左鸣/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