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雯,齐 杰,蔺利剑,王旭文,苏伟海,生孟军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整形手外科,河北 廊坊 065000)
·论著·
双克氏针加压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李雯,齐杰,蔺利剑,王旭文,苏伟海,生孟军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整形手外科,河北 廊坊 065000)
[摘要]目的观察双克氏针加压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骨性锤状指患者采用双克氏针加压固定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36例患者伤口愈合好,克氏针固定牢固,皮缘及甲床无压迫坏死,甲板无变形。术后随访3~6个月,36例患者中优24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94.4%。结论 患者经双克氏针加压固定法手术将骨折复位固定及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骨关节病,继发肥大性;手术治疗;功能锻炼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5.04.032
骨性锤状指临床较多见,其临床症状为手指远指间关节屈曲,呈鼓锤状畸形,伸肌腱止点损伤,背伸功能障碍,局部肿胀有压痛,X线片显示伤指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常见于青壮年,绝大多数是由于外伤引起,如处理不当,可导致手指活动障碍,外形畸形,给再次手术和术后康复带来一定的困难。我院对收治的36例骨性锤状指患者采用双克氏针加压固定法手术将骨折复位固定并行功能锻炼,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9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骨性锤状指患者36例,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龄18~42岁,平均(30.0±5.3)岁。其中右手26例,左手10例;小指9例,食指4例,中指8例,环指15例。无明显诱因3例,局部外伤引起33例。开放性外伤11例,闭合性撕脱伤25例。
1.2术前诊断患者有外伤史,手指远指间关节屈曲,呈鼓锤状畸形,主动背伸功能障碍,局部肿胀有压痛,X线片显示伤指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骨块向背侧移位。患者按Wehbe和Schneider分类:Ⅰ型,骨折无脱位;Ⅱ型,骨折并半脱位;Ⅲ型,干骺端损伤。各型又分为3个亚型:a型,骨折片小于关节面1/3;b型,骨折片为关节面的1/3至2/3;c型,骨折片大于关节面的2/3[1-4]。本组36例中Ⅰa型6例,Ⅰb型13例,Ⅱa型11例,Ⅱb型5例,Ⅲa型1例,其中Ⅰ型病例较多。
1.3手术方法采用指根神经阻滞麻醉,指根部用橡皮筋止血带。于远指间关节背侧横纹横行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长约1.0 cm。向两侧分离,显露骨折端,保护伸肌腱止点与撕脱骨块的连续性,保护关节面和两侧副韧带,清除骨折断端的血凝块或肉芽组织,让其形成新鲜骨折面,肉眼直视下判断骨性锤状指骨折分类,若为3个亚型中的a型,则先打入第1枚克氏针,复位骨折块后打入第2枚克氏针。手术具体操作步骤为:将远指间关节过伸5~10 °,自指端纵形钻入1.0 mm克氏针1枚,克氏针过远指间关节,然后复位骨折块,用第2枚1.0 mm克氏针在远指间关节背侧中节指骨头处以远,紧贴撕脱骨折块背侧与中节指骨骨面成35~45 °角钻入至对侧骨皮质,将2枚克氏针针尾靠拢后,将第2枚克氏针针端制成钩状与第1枚纵向穿入的克氏针挂钩锁牢固。即刻在C形臂下拍摄手指正侧位片,观察骨折复位情况满意,闭合切口。如果是骨折分类中3个亚型中的b型或者c型,则需要先复位骨折块,再钻入第1枚克氏针,其余手术步骤与a型手术过程相同[5-9]。手术方法见图1~4。
1.4术后处理术后手指铝制夹板或小石膏制动6周后去除,在此期间观察克氏针固定是否松动,针道有无感染,皮缘及甲床有无压迫坏死,甲板有无变形,6周后拔出2枚克氏针进行手指屈伸功能康复锻炼。术后效果见图5,6。
1.5疗效评估采用Crawford功能评定法评估疗效:优,远端指间关节可以完全伸直,完全屈曲,无痛;良,远指间关节伸直受限0~10 °,完全屈曲,无痛;可,远指间关节伸直受限10~25 °,有屈曲受限,无痛;差,远指间关节伸直受限超过25 °或存在持续的疼痛。
图1 双克氏针加压固定术中正位像
图2 双克氏针加压固定术中侧位像
图3 术中正位X线片
图4 术中侧位X线片
图5 术后6周拔除克氏针正位X线片
图6 术后6周拔除克氏针侧位X线片
2结果
术后36例患者伤口愈合好,克氏针固定牢固,皮缘及甲床无压迫坏死,甲板无变形。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X线显示36例手指骨折均在6周内愈合,并获得良好的解剖复位,关节间隙正常。36例患者中优24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94.4%。
3讨论
本研究采用远指间关节过伸5~10 °位固定基于以下几点:①根据指伸肌腱末端血运完全来源于指掌侧固有动脉指背支及其分支,伸指位固定远指间关节使蚓状肌和骨间肌移行的侧腱束处于低张力状态,肌腱的供养动脉处于松弛状态,有利于骨折的血运;②过伸位固定减轻远指间关节掌板挛缩,有利于后期功能锻炼;③采用远指间关节过伸5~10 °位固定方法提供了缓冲空间;④采用2根克氏针挂钩链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力量不分散,利用克氏针的弹性持续加压,利于骨折愈合。
双克氏针加压固定的优点:①手术操作简单易行,顺指间关节背侧横纹切口小,愈合后瘢痕不明显;②双克氏针固定牢固可靠,取针方便,治疗周期短,效果优良,不易关节退变;③进针均在矢状位,避免进针时指间动脉及神经损伤,不破坏肌腱末端供给末节指骨基底背侧的血管网,有利于骨折愈合,并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缺点:过伸位固定使侧副韧带处于松弛位,后期需要增加指间关节屈曲功能练习的强度,否则会造成关节屈曲功能无法完全恢复。
注意事项:①不应使远指间关节伸直过大,否则将导致背侧皮肤循环障碍和后期挛缩,引发屈曲功能障碍;②术中应注意斜向穿针角度,角度过大起不到固定骨折端的目的,过小容易压伤皮肤及甲基质;③尽量避免反复穿针,以免骨块碎裂,损伤指背韧带、腱、骨移行区、关节软骨、屈肌腱及掌板,如造成骨块关节面破坏,血供也会受到影响,影响治疗效果;④去除伤指内、外固定以后,需进行手指屈伸主动和被动功能练习,逐渐加大力度,否则会影响关节屈曲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安阳,王振兴,苑生,等.穿针挤压固定治疗骨性锤状指的手术方法及效果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9(2):371-374.
[2]胡静波,姜德欣,李大为,等.三种方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疗效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2):175-176.
[3]张志雄,杨永明.锚钉修复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165-166.
[4]陈玉刚,陶茜,刘会仁,等.背伸阻挡加压克氏针治疗骨性锤状指[J].西南国防医药,2011,21(6):605-606.
[5]仇洪,朱弢,茅渊,等.微型骨锚内固定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性锤状指[J].中医正骨,2013,25(12):72-73,76.
[6]朱弢,茅渊,施建辉,等.克氏针结合骨块软固定治疗骨性锤状指[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6):887-888.
[7]刘晓宾,谷右天.克氏针卡压固定治疗指骨末节基底背侧撕脱骨折[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3):190-191.
[8]康玉萍,张春仙.抽出钢丝悬吊法治疗指伸肌腱中央束止点撕脱伤23 例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9):1036-1037.
[9]范华波,蒋从斌,彭聚胜,等.经甲下克氏针固定治疗骨性锤状指疗效分析[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11):885-886.
(本文编辑:许卓文)
[收稿日期]2014-11-19;[修回日期]2014-12-22
[作者简介]李雯(1966-),女,河北廊坊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整形手外科疾病诊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3205(2015)04-04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