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尚武精神”与培养高职学生的国防观念

2015-12-28 02:36张建军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尚武精神高职院校

张建军

【摘 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求。校园国防教育要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武精神”联系起来。

【关键词】高职院校;尚武精神;国防观念

一、新形势下国家安全形势分析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军事干技术化的特征。其中,全球化影响最为深远。全球化正在改变着国家安全形式,和平不再等同于安全,可以有和平但未必有安全,国内与国际安全界限模糊,享受和平发展时必须方法各种安全风险与威胁。当前我国的安全风险和威胁集中体现在国际、周边和国内三个方面。

从国际看,主要是美国大肆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高调重返亚太,强化军事部署,拉拢军事同盟,提出针对我国的“空海一体战”构想,围堵遏制、搞乱我国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从周边看,一是日本对我潜在威胁上升、二是南海主权受到东盟部分国家的侵犯、三是朝鲜半岛僵局难破、四是中印边境问题长期威胁着我国安全。

从国内看,台海局势虽趋于缓和,但“台独”分裂恶势力依然是对国家安全最大最现实的威胁;“藏独”、“东突独”等实力相互勾连聚合,不断策划实施干扰破坏和暴力恐怖活动。

二、尚武精神

建国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最大成就,或者说给人民带来的最大福祉,就是长期的和平。但是长期的和平环境,也带来了国民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普遍淡化的问题。现在社会上有种不好的现象,叫做阴柔之气上升,阳刚之气下降。如果舆论导向和影视指南不是弘扬尚武精神、英雄情怀、爱国情操,而是渲染娘娘腔、脂粉气,全民娱乐、醉享太平,那么一旦国难临头,这个民族是没有凝聚力、战斗力和生命力的,实现强国梦、强军梦也是一句空话。

第一,尚武精神曾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闪光的部分。中国文化中最辉煌的部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诸子百家群星璀璨,成为国学之源,倡导“在朝胸怀天下,安民强兵,锐意进取;在野则轻生死,重大义,知廉耻。”新中国是在20世纪的战争血火中诞生的,这样的“出身”,同样造就了当代中国人尚武自强的高贵品质。凭着这种品质,中国人完成了堪称人类奇迹的长征,特别是在朝鲜战场上打败了世界上第一军事强国,二战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这场战争奠定的。所以这种尚武精神,给中国带来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效益,以及对世界和平的贡献,是多少GDP也无法比拟的。

第二,没有尚武精神的民族永远不可能强盛。放眼世界,那些凡是创造了辉煌历史的国家无一不是尚武之国。希腊曾经是欧洲的明灯,哲学、文艺成就辉煌无比,但最后亡于尚武的邻邦斯巴达;罗马帝国兴起之初,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后期却贪图享乐举国纵欲,罗马帝国的士兵竟然不愿意在烈日下行军,其生死攸关的国防只能依靠异族来担当,所以,帝国也被这些外族所分解。

三、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性

放眼当今世界,只有积极备战、敢于打仗的国家,才能避免战争,不被外强所欺。作为一名青年学生要关心支持国防建设。一个国家要保证安全,就需要有强大的国防。国防至少有实战和威慑两功能,实战是战争时期国防的主要功能,威慑是和平时期国防的主要功能。无论实战还是威慑,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求得和平和建设的环境,抓紧发展经济建设。信息时代的国防,不只局限于军事领域,更不是传统的边防、海防和空防,而是涉及政治、文化、经济、外交、军事、科技等几乎所有领域。每个人都和国防紧密相连。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全民的共同责任,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要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牢固树立国家主权和安全意识,自觉倡导尚武精神,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强化国防观念,认真履行国防义务,踊跃参军,支持军队改革和建设,支持民兵预备役建设,支前参战,拥军优属,保守国家军事机密,维护国家尊严,发展生产、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用实际行动关心支持国防建设,形成全社会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生动局面。

作为学校来讲,教职员工教书育人、传道解惑,培养一批批国之栋才就是在支持国防,每名同学读书成才、练就本领,奔赴工作一线踏实奉献就是在建设国防,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在岗位上建功立业,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富强,国防才能坚固,中国梦、强军梦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于化民,胡哲峰.当代中国军事思想史 [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32

[2]刘文炳.浅谈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和作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洪春华,周文.“止戈为武”——从《诗经》战争诗歌看先秦之尚武精神[J].咸宁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李杰;李龙洙.简论梁启超的“尚武”体育思想[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吴庆华.我国近代军国民教育的报晓声─—蔡锷尚武思想述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猜你喜欢
尚武精神高职院校
对尚武精神词义的历史观察*
尚武精神不能丢(感悟)
刍议金代女真人尚武精神
尚武精神:近代习武群体的凝聚力与社会思潮的影响力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