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灌注成像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张平英黄振△
湖北襄阳市中心医院儿科襄阳441021
【摘要】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P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观察CTPI对脑梗死诊断情况,比较不同感兴趣区相关参数的差异。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脑动脉狭窄与CTPI检查相关性。结果(1)CTPI对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诊断准确率为100.0%。与镜像区比较,病变部位CTPI参数CBV、CBF显著降低,MTT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26例存在血管狭窄,其中单发狭窄20例,包括颈总动脉3例,颈内动脉5例,大脑前动脉4例,大脑中动脉8例;多发狭窄6例;(3)CTPI阳性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责任血管一致者比例为86.7%。结论CTPI可清晰显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脑内病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以清晰显示责任血管,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CT;灌注成像;脑卒中;颈内动脉;缺血性
通讯作者:△黄振,男,1974-02,学士
【中图分类号】R743.33
脑动脉分为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两大系统,在脑底部以Willis环为代偿机制调节脑内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中颈内动脉分为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是幕上脑组织中除部分顶枕叶、丘脑及胼胝体后部外主要的供血动脉。而颈内动脉及其属支常发生动脉硬化及栓子栓塞,导致相应部位脑组织发生梗死[1]。通过影像学检查对脑内病变进行早期定性、定量分析是准确治疗的基础,其中CT灌注成像(CTPI)是一种CT功能成像,可反映组织血流动力学特征,可在形态学发生变化前提示病变的存在,优于CT平扫及普通增强扫描[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能够清晰的显示各部位动静脉血管的形态特征。本文通过分析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CTP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探讨两者联合应用对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09—2014-01我院诊治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男17例,女13例;年龄55~74岁,平均(66.8±5.7)岁。临床表现:偏身感觉及运动障碍21例,言语功能异常3例,视觉功能异常2例,头晕2例,其他2例。纳入标准:年龄50~75岁;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3];经MRI弥散加权成像显示明确病灶,均位于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均接受CTP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排除标准:颅内血肿;颅内占位;炎性脱髓鞘;脑血管畸形;后循环梗死;严重肝、心、肾脏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碘造影剂过敏。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检查方法CTPI检查方法:检查设备选择GE lightspeed 64排螺旋CT,后处理系统选择ADW4.2后处理工作站及配套软件。首先行常规颅脑CT平扫,对脑组织进行初步观察并进行标准定位。CTPI功能成像以基底节区为中心,扫描参数:管电压 120 kV;管电流 210 mA;层厚5 mm;矩阵 512×512;间隔时间1 s;扫描时间16 s,共80层。造影剂选择欧乃派克,80 mL,应用高压注射器团注,速率4.5~5.0 mL/s。应用后处理工作站处理CT数据,从形态学观察病变部位、数量等,并应用定量测量的方法对感兴趣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等进行测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方法:检查设备选用西门子数字减影X光机,检查前禁饮食至少4 h。患者体位取仰卧位,腹股沟常规消毒后于下方2 cm左右股动脉处行局麻做Seldinger穿刺,随后置入5F鞘,将pigtail导管通过鞘置入主动脉弓,以15~20 mL/s速度注射30 mL造影剂首先主动脉弓进行造影,再以单弯导管或猎人头导管依次检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大脑前中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诊断标准[4]:轻度狭窄(0~29%)、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99%)及完全闭塞(100%)。
1.3观察指标观察CTPI对脑梗死诊断情况,比较不同感兴趣区相关参数的差异。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脑动脉狭窄与CTPI检查相关性。
2结果
2.1CTPI对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诊断情况CTPI诊断准确率为100.0%,病灶显示为明显灌注异常区,与健侧比较,图像存在显著差异。病灶部位与临床症状间具有一致性。病变部位CTPI各参数均存在显著改变,与镜像区比较,其CBV、CBF显著降低,MTT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灌注异常区与镜像区CT灌注参数的比较 ±s)
注:与镜像区比较,*P<0.05
2.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检出情况及CTPI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的关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26例存在血管狭窄,其中单发狭窄20例,包括颈总动脉3例,颈内动脉5例,大脑前动脉4例,大脑中动脉8例;多发狭窄6例。CTPI阳性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责任血管一致率86.7%(26/30)。见表2。
表2 CTPI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的关系
3讨论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患,其发生率高,占脑卒中的70%~80%。其中因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病变导致的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后循环系统动脉病变引起的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栓形成及动脉栓子栓塞是其常见的病因[5]。患者临床症状多样,以偏身感觉及运动障碍、口角歪斜、言语及视觉功能异常多见。病变早期实施积极的治疗可挽救频临死亡的脑组织,疗效显著优于治疗不及时者。因此,采用一种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有助于临床诊疗。
常规CT检查难以在早期对脑梗死病变做出准确诊断,特别是在数小时内急性病灶。CTPI是一种较成熟的CT功能成像[6]。其原理是经外周静脉团注含碘造影剂后,对感兴趣层面进行连续动态扫描,获得同层面不同时间点CT图像,经后处理软件处理后可得到时间-密度曲线,并可以对不同感兴趣区脑组织进行相应数据的测量[7]。通过客观的数据及时间-密度曲线,能够准确的反应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CTPI主要的参数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CBF和CBV指单位时间内流经一定量组织血管结构的血流量及血容量。MTT则是指血液流经血管结构的平均通过时间。CTPI反应的是组织血流动力学特征,可以在形态学发生变化前提示病变的存在,优于CT平扫及普通增强扫描。本研究中,CTPI对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诊断准确率为100.0%。与镜像区比较,病变部位CTPI参数CBV、CBF显著降低,MTT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TPI不但对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且可以量化显示病变的特征。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一种新的X线成像系统,是常规血管造影术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通过在注入造影剂前后分别对病变部位进行X线图像摄取,再利用计算机将摄取的前后两张图像进行分析,消除图像中结构相同的部分,即可得到病变血管图像。此检查手段不仅能够全面、详细的展现狭窄动脉的程度以及病变血管内皮情况,并且由于其特有的能够多角度、全方位观察脑动脉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后周围侧支循环情况,故已成为诊断脑血管动脉狭窄与否的金标准[8-9]。本研究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26例存在血管狭窄,其中单发狭窄20例,包括颈总动脉3例,颈内动脉5例,大脑前动脉4例,大脑中动脉8例,多发狭窄6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责任血管显示清晰,可从不同角度观察,并可以动态的显示病变特征及血流状态。本研究结果还显示CTPI阳性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责任血管一致者比例为86.7%,说明两者对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显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不但可显示早期脑内病灶的特征,还可显示责任血管病变的部位及程度,对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及其有价值的信息。
综上所述,CTPI可清晰显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脑内病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责任血管,且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联合应用可为临床提供丰富且有价值的诊断信息,以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4
[1]朱林凤,刘猛,吴坚,等.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脑梗死类型的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5 303-5 304.
[2]王效春,高培毅,林燕,等.CT灌注原始图像在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43(3):235-238.
[3]刘新峰.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与血管内再通治疗:路在何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11):721-724.
[4]孙旭文,高晓玉,李冰等.单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开放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498-499.
[5]马召玺,王万华,王红洲,等.伴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分水岭脑梗死类型分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4):299-301.
[6]Finlayson O, John V, Yeung R,et al. Interobserver agreement of ASPECT score distribution for noncontrast CT, CT angiography, and CT perfusion in acute stroke[J].Stroke,2013,44(1):234-236.
[7]才华,张孟超,杨丽亚,等.基底动脉畸形伴多发动脉瘤合并颈内动脉系统分水岭梗死1例报告[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4):768-769.
[8]林小慧,刘开祥,齐立,等.不同年龄组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分布的DSA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0(3):198-200.
[9]殷志峰,瞿宝进,焦德让,等.缺血性脑血管病DSA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6):451-455.
(收稿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