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述评

2015-12-28 02:02郑四渭邵玉珍
北方经贸 2015年1期
关键词:省际边界区域

郑四渭,刘 航,邵玉珍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杭州310012)

一、引言

省际边界地区位于我国最大的行政单元——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交界处。省际区域划分的准则是行政管理区域与自然单元吻合,而界线常常是较为偏远的山地分水岭或河流,从而使其往往处于各省区经济发展的边缘。[1]它会对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既可以产生“经济空洞”也可以创造经济奇迹。[1]边界区域由于既是省际经济政策的交汇区,又是区域摩擦的集中地,[2]在区域发展中有着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因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成果。其中,在对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上涉及省际边界内涵、协调发展制约因素、协调发展策略等。鉴于此,本研究回顾了国内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进展,总结梳理了省际边界内涵,并对协调发展制约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和评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二、研究综述

(一)省际边界区域的内涵

对省际边界区域的定义,历年来不少学者各有见解,且尚未统一。省际边界区又称省际边缘区或省际毗邻区,[3]是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省级行政区域在行政边界交接处所构成的特定地理空间,[4][5]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侧重点的不同,本文将省际边界区域内涵的解释分为三大类(如表1所示)。

表1 省际边界区域概念

本文认为,省际边界区域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位于省区交界地带,在自然条件,民族民俗传统,经济贸易等方面具有相似特性或紧密联系的,沿交界线纵向延伸的窄带型区域。

(二)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条件

在探讨如何推进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学者各有见解,认为诸多条件能加以推动,这里以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区域发展差异等为例予以说明。

1.资源禀赋

资源禀赋相似为发展资源型产业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如尚正永等以粤闽湘赣省际边界区域为例,认为该区域具有相似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相近的成矿条件,为农林产品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的整合利用奠定基础;[9]皮啸菲等还专门从土地数量、质量、结构和效益等方面构建了土地资源禀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多边形综合指标法进行区域土地资源禀赋度评价,[10]进而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定量分析的基础。

2.产业同构

当前,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较为普遍。其一般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产业结构所呈现出的某种共同发展倾向,或指不同资源禀赋的各区域形成相同或相似的产业结构布局。[11]总体看来,李娜认为产业趋同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客观经济规律,具有合意和非合意性之分,且部分产业趋同具有集群效应,这种集群效应可从产业集中和关联效应两方面判断。[12]以实证为例,尚正永在对粤闽湘赣省际边界区域的研究中发现各中心城市在产业发展上存在同构现象,认为产业同构将导致产品生产过程中资源与市场的恶性竞争,而这为省际边界区域在彼此协同、形成物流-供应链管理基础上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的有效开发提供了现实需求。[9]

3.区域差异

行政区域边缘经济是在行政区交界地带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具有分割线和边缘性的区域经济,是我国“行政区经济”的附属产物。[13]在王振波看来,边缘性、断裂性、竞合性是省际边界区域的三个地域性特征,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行政区经济的存在。由此,将利益本体从国家降低到各省,同时将内部矛盾转化成外部矛盾。可见,利益关系促使同级别的行政力分别在自己的辖区内发挥作用,并争相在边界区域构建“政策洼地”,最大限度地吸引邻省的经济、社会、资源等要素来发展本省经济。[14]

(三)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因素

省际边界区域的协调发展受制于区域系统内的每一种因素。目前,我国学者研究的省际边界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行政因素、资源因素、环境因素、交通基础设施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安全因素等。

1.行政因素

行政因素主要表现在政府的作用力即行政力,即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资金投入、吸引外资、项目布局、行政区划调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规划等方式推动城镇的发展。地方政府的行为对省际边界区域城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政府行为决定了区域市场规则、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发展重点等,在区域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对省际边界区发展具有明显的刚性约束作用。[3]高传华把这一因素概括为利益主体制约因素,认为省际边界区域尽管在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民风民俗等方面总体相近,但由于行政区划的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不同,不同利益主体为了自身区域利益最大化,容易导致彼此经济活动的较强对抗性,主要经济要素流动和空间联系受阻,使省际边界地区始终处于省域经济发展的边缘。[15]因此,行政边缘地带成为跨政区矛盾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16]

2.资源因素

省际边界区域往往具有资源禀赋的相似性,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存在雷同开发、甚至过度开发的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地区的不可持续发展。

郭荣星从国家尺度总结了省际边界区域与自然资源开发的关系;[17]毛汉英[18]和车秀珍[19]分别以苏鲁豫皖、晋陕蒙等边缘区为例,探讨了能源资源的合作开发利用的相关问题。王凯则分析了省际毗邻地区旅游经济现实特征和区域旅游合作基础上,提出旅游空间整合的重要性;[20]许树辉以湘粤交界地带为例指出缓解边界地带旅游开发的矛盾是相邻行政区旅游经济发展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22]

3.环境因素

边界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利益的趋势,往往只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环境效益,造成边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环境的脆弱性,这也是地区矛盾形成的根源。

在环境因素中,多数学者关注了河湖流域内省际边界区域的纠纷与协调问题。汪耀斌分析了黄浦江上游污染源与水质情况对沪苏浙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22]徐高洪等研究了长江流域省际河流中的水事纠纷;[23]张红举等在太湖流域省际边界地区如何污染物总量控制中提出建立水资源保护协商机制,探索生态补偿机制。[24]陈军等在此基础上,提出跨界河湖治理生态补偿的政策建议,即加快生态补偿立法和规划工作;拓展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和生态补偿方式;完善生态补偿行政管理系统,健全生态补偿工作绩效考核制度。[25]

4.交通因素

在边界地区的发展过程中交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边界地区的交通布局由于受地域组织上的块块分割,自我封锁、自成体系,成为边界地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26]这种区位交通的“屏蔽效应”,提高了相互经济协作发展的“交易成本”,人力、物流成本提高,[15]对区域协调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此外还有文化因素[27]以及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也关系省际边界区域的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社会安全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大多数被认为阻碍省际边缘区经济发展,推动省际边缘区经济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少涉及。

(四)省际边界协调发展策略

1.产业协调策略

省际边界地区多存在资源禀赋相似状况,因此可以立足于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通过合理分工协调产业发展,[9]打破行政界限分割,推进边界市场共建。[15]其中,共建边界市场主要包括构建一体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即打破行政界限和市场分割,消除各种贸易壁垒,建立统一的商品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由于旅游资源跨界分布普遍存在,[28]在旅游产业发展上,树立跨区域大旅游理念实现区域旅游资源整合,[29]深刻认识资源整合的重要意义和优势,从大局出发,为长远着想,由此激发资源整合动力。

2.基础设施协调策略

经济协作的基础是交通对接。[1]且交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其统一规划有利于加大交通设施辐射半径及推动资源的整合利用。由此,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需整合区域基础资源,联合共建区域基础设施。[15]

3.城镇协调策略

首先,在交界区域内,选择一至两个条件较好、有发展前景的县城,加大投资改造力度并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30]将其逐步培育为该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发挥城市的辐射功能。[8]其次,进一步促进产业聚集,培育区域中心城市。[15]再者,以中心城市构建经济圈,对边界地带产生扩散效应,带动边界各城市发展,形成经济集群。[31]最后,强化中心城镇,打造具有梯队效益的城镇体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城镇群体空间协调发展。[9]

4.淡化“行政区划”观念

突破“行政区行政”的观念障碍,增强省级边界认同感和树立区域整体意识;加强省际边界跨政区的经济协作,增强凝聚力,[31]如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协作发展机构,必要时可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协调;建立协作联动体系,维持和推动区域经济协作正常运行和稳定发展。[15]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区域较为片面

在研究区域的选取上,多为较为偏远的地区,而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证研究较少。学者大多认为,位于偏远地区的省际边缘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使该区接受周边城市经济辐射难;自然条件较差,资源要素相对匮乏一定程度限制经济发展;远离中心区,易为政策盲区,表现出经济的欠发达性等。相对而言,对诸如地处发达区域且自然资源富足的省际边缘区研究尚少。由此,一定程度而言研究尚不全面。目前国内研究比较深入的省际边缘区域有:蒙晋陕豫边界、[32-34]苏鲁豫皖边缘区[20][35]、陕甘宁边缘区、[36]甘川青边缘区、[37-38]川滇黔边缘区、[39-40]晋冀鲁豫边缘区、[41]川滇藏边缘区、[42-43]渝鄂湘黔边缘区、[44-45]鄂豫陕边缘区。[46]

(二)研究方法不够完善

在研究方法上多以定性为主,忽视省际边界区域的定量模型研究。在朱传耿看来现有的定量研究只是利用单个区域的单个指标进行边界开放度的简单模拟和计算,忽视了省际边界区域不同板块之间表现在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上的经济关联度、要素流量以及对整个区域系统性的静态和动态分析。[2]事实上,定量研究的缺失使得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缺乏得以信服的论据,不利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四、研究展望

(一)加强对经济发达地区省际边界地区协调发展模式的研究

对于目前研究的不足,应该加强对经济发达地区省际边界地区协调发展模式的研究,获取更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在为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给予指导的同时便于进一步了解发达地区省际边界区域的发展路径及其模式,利用模型分析该模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子,对比其余类似区域的协调发展模式并评估其借鉴意义。

(二)加强和重视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定量系统模型研究

虽然定性分析可以增强研究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但定性分析并不能明确表达省际边界区域各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和数量变化。定量研究可以减小因研究客体的纷繁复杂性和定量指标选择的人为性所带来的误差,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角度出发,提升定量研究,可以增强研究成果的科学性,这也是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变化趋势。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在定量系统模型的研究,利用这些模型的支撑,分析省际边界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条件,以协调省际边界区域的发展。

[1] 李俊杰.关于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协作的思考[J].商业时代,2006(9):83-84.

[2] 朱传耿,王振波,孟召宜.我国省际边界区域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经济地理,2007,27(2):302-305.

[3]安树伟.行政区边缘经济论——中国省区交界地带经济活动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 仇方道,佟连军,朱传耿,等.省际边缘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J].地理研究,2009,28(2):451-463.

[5] 陈 钊.行政边界区域刍论[J].人文地理,1996,11(4):41-44.

[6] 刘玉亭,张结魁.省际毗邻地区开发模式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4):45-49.

[7] 贾若祥,侯晓丽.山东省省际边界地区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2):30-34.

[8] 梁双陆.中国省区交界地带经济发展思考[J].改革与战略,1998(2):27-29.

[9] 尚正永,白永平,张小林,等.丘陵山地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以粤闽湘赣边界区域为例[J].山地学报,2010,28(5):552-559.

[10]皮啸菲,周生路,吴绍华.江苏省土地资源禀赋度空间变化研究[J].土壤,2010,42(4):652-657.

[11]朱晓明,许山白.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7(2):20-22.

[12]李 娜.基于集群效应的产业趋同评价[J].商业研究,2010(8):50-51.

[13]丁建军,冷志明,杨宗锦.政绩考核方式与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个基于政治晋升模型的思考[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9(6):100-111.

[14]王振波.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初探[J].中国乡镇企业,2009(1).53-55.

[15]高传华.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的区域协作[J].开放导报,2013(4):49-51.

[16]王爱民,马学广,陈树荣.行政边界地带跨政区协调体系构建[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3(5):56-61.

[17]郭荣星.省际边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N维空间经济模型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5(4):38-43.

[18]毛汉英,方创琳.兖滕两淮地区采煤塌陷地的类型与综合开发生态模式[J].生态学报,1998(5):449-454.

[19]车秀珍,尚金城,陈 冲.晋陕蒙接壤地区能源基地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5):24-27.

[20]王 凯.我国省际毗邻地区旅游经济的空间矛盾及其调控[J].软科学,2004,18(2):59-61.

[21]许树辉.省际行政区边界地带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协调开发——以湘粤交界地带的郴州、韶关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5):115-119.

[22]汪耀斌.黄浦江上游沪、苏、浙边界地区污染源与水质调查分析[J].水资源保护,1998(4):37-40.

[23]徐高洪,郭生练.长江流域省际河流中水事纠纷冲突与对策措施[J].水资源保护,2007(2):54-56.

[24]张红举,章杭惠,汪传刚.太湖流域省际边界地区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J].水资源保护,2010(9):42-49.

[25]陈 军,谭显英,陈祖军.太湖流域省际边界河湖治理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水资源保护,2010(9):42-49.

[26]肖金成.省域中心与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现象 [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3):24-26.

[27]林高峰.闽浙边界文化的构成与开发[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97-100.

[28]王 凯.我国省际边界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优化方略 [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2):13-20.

[29]郭永伟.试论“省际文化旅游资源整合”[J].经济师,2012(12):237-238.

[30]刘宁宁,沈正平,施同兵,等.省际边缘区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苏鲁豫皖交界地带为例[J].现代经济探讨,2007(8):39-43.

[31]王友云.省际行政区边缘经济协作中的政府协调[J].开放导报,2012(2):90-93.

[32]安树伟,崔宏义.蒙晋陕豫四省区交界地带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8(12):112-115.

[33]安树伟,张素娥.政府行为与蒙晋陕豫交界地带经济合作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4):80-85.

[34]石正方.蒙晋陕豫交界地带旅游开发研究[J].人文地理,2004,19(2):60-64.

[35]车冰清,朱传耿,杜 艳,等.苏鲁豫皖边界区经济合作模式研究[J].地理发展研究,2010(6):86-91.

[36]李志刚,董锁成.陕甘宁接壤区发展战略——典型资源型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9(7):82-84.

[37]石培基.民族区域经济开发政策研究——以甘川青交接区域为例[J].人文地理,2000,15(1):31-34.

[38]师守祥,张志良.设立甘青川藏族经济开发区的构想[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9(2):102-106.

[39]陈治谏.川滇黔接壤地区总体发展战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4,3(3):193-199.

[40]刘彦群.川滇黔交接区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4):41-44.

[41]李洪伟.对晋冀鲁豫接壤区一些环境经济政策的思考[J].环境保护,1995(7):17.

[42]沈 镭.川滇藏接壤区矿产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8(11):1-5.

[43]许 虹,邓清南.川滇藏旅游经济统筹发展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2):126-130.

[44]冷志明.湘鄂渝黔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32(5):5-10.

[45]邓正琦.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的体制障碍及破解[J].探索,2009(3):104-108.

[46]郭荣朝,刘长远.鄂豫陕毗邻生态脆弱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19-224.

猜你喜欢
省际边界区域
渤海湾省际滚装船舶零担货物运输现状及安全管理
湖北省推进沿边地区省际合作研究
中国省际绿色全要素影响因素探究
守住你的边界
拓展阅读的边界
探索太阳系的边界
分割区域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区域发展篇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