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助推县域教育均衡——专访湖南省耒阳市教育局局长欧阳华耕

2015-12-27 02:11彭介润
发明与创新 2015年4期
关键词:耒阳市耒阳信息化

本刊记者 彭介润 陈 莎

耒阳,炎帝神农创耒之地,拥有2200多年建制史,素有“荆楚名区”“文明古邑”之美誉,历史的悠久与文化的传承使得耒阳人杰地灵。近年来,耒阳市政府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宗旨,突出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杠杆作用,努力实现“推动耒阳教育整体创强”的目标。耒阳市教育局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依托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近日,本刊记者就耒阳市如何以信息化助推县域教育均衡,专访了该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欧阳华耕。

记者:耒阳的经济基础比较好,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对于这个湖南最大的县级市有什么现实意义?

欧阳华耕:耒阳市总面积2656平方公里,总人口143万,是一个人口大市、教育大市。我市辖1个经济开发区,31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是湖南省最大的县级城市,也是湖南省经济十强县和首批省直管试点县(市)之一。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63所,在职教职工8211人,在校中小学生179792人。

这样一个人口大市与教育大市想要谋求良性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前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的具体要求。因此,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需要,也是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力抓手。

近年来,我市教育事业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与其他事业一样,我市教育也迈入了“改革深水区”和“矛盾凸现期”,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学前教育是“短板”,优质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偏少、分布不均,无法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求,民办教育占比重较大,增加了老百姓的家庭支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办学条件较差、规模过小,城区学校“入学挤”“大班额”的问题普遍存在;高中阶段教育整体不优,普通高中教育有点无面,中职教育特色不明,招生困难;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不优,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偏远农村学校专业教师紧缺,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等等。我市学校布点多且较分散,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均衡,实现教育信息化则能以较低成本,便捷高效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缩小城乡之间的办学差距,让城乡每一个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让城乡每一位教师都公平享有出彩机会。

记者: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你们根据县域情况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欧阳华耕:按照“全面规划、分类实施、注重实效、积极推进”原则,扎实推进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快“光纤入校”。将“光纤进校园”工程与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农村薄弱学校改造项目结合,统筹规划,稳步推进。目前,全市城区所有中小学校及乡镇中学、中心完小均已完成10M以上光纤宽带网络进校园工作。二是搭建“资源平台”。从2012年起,连续三年开展“百加百”网络课堂实录活动(即100堂课堂教学实录、100堂教师说课实录),从中遴选出300堂课堂实录上传至耒阳教育信息网;2014年,又推出三至九年级语文、数学、外语同步网络课程教学比赛,本土教学资源库初步建成。三是抓好“先行试点”。2014年,坪田学校被定为“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我们抢抓机遇,先行试点,将该校作为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样板校”来打造。该校现已外接50M光纤宽带网络,建成云服务电子网络学生机房,每个班级都安装了多媒体,校园内实现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为我市全面推广教育信息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另外,耒阳一中、二中、实验中学、实验小学、城北小学、前进小学、聂洲小学、金华一校、金华二小等16所学校全部实现网络全覆盖,班班配备了多媒体设备。

记者:尽管耒阳的经济状况比较好,但是推进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请问你们的现实困难是什么?

欧阳华耕:就我市来看,主要面临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资金投入有“压力”。我市学校点多线长面广,要完成硬件和软件的建配任务,工程量大,资金投入多,况且很多学校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差,当前全市还有110所农村中小学校缺乏配套的功能教室和仪器设备,市本级财政一次性投入的资金压力巨大。二是建设思路有“偏差”。部分学校依然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使用”的现象,导致一些已建配好的现代化教育设备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益。下阶段,将进行全面督查,从严整改。三是队伍建设有“瓶颈”。我市小学教师50岁以上占27.3%,特别是农村小学50岁以上的占44.5%。再加上专业教师不足,大多数乡镇中小学没有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专业教师。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能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师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与普及。

记者:刚刚您谈到资金投入会有压力,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耒阳是如何解决的?

欧阳华耕:是的,据匡算,我市完成教育信息化“三通”建设共需资金约1.1亿元。为解决资金一次性投入大的问题,我们借鉴“华容样本”,按照“政府主导、企业搭台、学校唱戏、师生应用、服务驱动”的原则,采取“企业垫资建设、政府分年偿付”的做法,引进资金雄厚、技术先进、服务优良的优秀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建设资金由合作企业垫资投入,我市拟分五年偿付,以小钱办大事,以长期小额投资缓解短期大额投入的资金压力。目前,正在积极与有意向的企业进行洽谈。

记者:资金的投入、实施建设,最终回到教育信息化的原点是应用,你们采取哪些举措推进应用,促进深度融合?

欧阳华耕:在互联网+时代,必须在管理、德育、安全、评价等方面广泛利用信息技术。首先是优化管理。耒阳教育网建立了在线管理平台,对学籍、教师工资、法律援助、成绩查询、监督投诉等工作实行网上办理,程序简约、操作简便,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然后是开辟德育专栏。教育局局域网和各学校校园局域网都建立了德育教育专栏,针对热点问题,适时设立教育专题,加强对师生的引导。再者是加强安全监控。学校每月定期将安全隐患排查电子表上传局综治安全管理平台,相关股室根据学校上传资料,加强对全市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及时监控。最后是开展网络督导评价。我市两所省示范性高中都建立了学校“督导评估空间”,学校将相关信息的电子信息资源上传空间,督导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进行网上随访,作出督导评价。下阶段,我们将对全市中小学校管理工作实行网上督导评价。

▲耒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此外,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抓活动创新。将信息技术应用与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能手比赛”“新课程教师说课比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探索建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翻转课堂”“空间课堂”,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二是抓课题引领。积极开展信息技术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促进中学生主动发展》获省“十五”现代技术科研成果一等奖;《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三维德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导思教学法研究》《高中物理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研究》等课题获省“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科研成果一等奖。三是抓教师培训。按照“分级实施、分层培训、分类要求”的原则,重点抓“管理者、技术人员、学科教师”培训,目前已培训1600多人次;定期开展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内容的各种竞赛活动,如课件制作、多媒体课堂教学比赛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近几年,耒阳坚持应用驱动,以“活动、教研、培训”为基本内容,为全市推进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极大动力。一是实现了资源共享。通过耒阳教育信息网优质教育资源平台,全市广大师生可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校园网站,农村学校可便捷地享用城区学校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二是优化了教师素养。专题培训活动和各类教学竞赛活动的开展,极大调动了广大教师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的积极性,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拓宽了视野,转变了教学方式;同时,通过平台交流,教师综合素质有力提升,农村师资薄弱的“短板”得到补齐。三是提升了教育质量。我市依托教育信息技术革新,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记者:信息技术的应用离不开队伍的建设,教师是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耒阳市将采取哪些措施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欧阳华耕:教师熟练掌握和应用教育信息技术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为此,我们制定出台了《耒阳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规划》,以“国培”“省培”“衡阳市培”计划为引领,以市本级培训为主导,采取“集中现场培训+网络研修+校本研修”的综合培训方式,分年度、分层次、分类别组织全市教师参与培训,并进行测试认证,确保2015年培训及测试任务完成50%,2016年完成80%,2017年完成100%。同时,把信息技术应用与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建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翻转课堂”“空间课堂”,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此外,将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情况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范畴,将学校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年终目标管理考评范畴。

记者:下一阶段,耒阳市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您个人对推进县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有何建议?

欧阳华耕:2014年,我市制定实施了《耒阳市教育整体创强行动计划(2014-2018年)》,将教育信息化推进工程贯穿教育整体创强始终,作为教育强市的基础和标志。今年,我们还将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出台《耒阳市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先城区后农村、先中学后小学、先完小后村小”的步骤,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力争在2017年基本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任务。为促进教育均衡,我们将加大农村教学点“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力度,力争两年之内全市农村教学点实行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要实现县域教育信息化,应做到三个转变:一要转变教育观念。陈旧的观念是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无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还是校长、教师、学生,都应在观念上进行一次革命。只有观念更新,才会有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二要转变建设思路。当前,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普遍出现有“路”(网络设施)、少“车”(应用软件)、缺“货”(教育信息资源)、无“人”(师资)的不协调发展局面,导致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无法高效利用。要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就必须转变建设思路,把以“建”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回归到以“用”为本的原则上来,真正实现“以用促建,建用结合”的目标。三要转变投入方式。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大,若单靠县本级财政的投入,建设任务重、难度大。因此,要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企业、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机制,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引进企业投资、倡导爱心捐资等方式,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同时,建议县级政府设立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用于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资源配置、运行维护和技术培训等,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猜你喜欢
耒阳市耒阳信息化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耒阳市“大和鱼”特色养殖发展现状及其扶贫价值研究
耒阳市烤烟主要生育期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耒阳:4747人“赶考”
乐为党史谋良策——耒阳市中共党史联络组组长谢秋生侧记
耒阳市楠竹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Achilles Heel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