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文本解读模式新论

2015-12-26 19:29郭全义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行文抒情手法

郭全义

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教师逐渐意识到目前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泛化”,使文本解读模式与文本本身内涵相悖。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正确理解作者隐含的真实意图,这就需教师下工夫多角度思考。

一、情感与理念——根本点

阅读文本,最根本的是领会作者真实的情感、理念。情理贯穿行文中,需教师多角度揣摩理解。没有对文本情理真正的把握,往往会误解、曲解作者的意图,进而影响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建立。

新课程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见,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情感性特征不容忽视。

1.教师要真正了解作者的生平

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作品中的主人公就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影子,如“丑小鸭”,它在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前就遭遇种种磨难,饱受同伴的欺凌侮辱。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是读懂其童话蕴含情感的第一步。

2.教师应知晓文本创作的具体背景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四·一二政变”后,作为新青年,作者既担忧国事,又感到有心无力时,“淡淡的忧伤”情绪便弥漫于行文当中。

3.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教师素养的高低,对教学有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学识,更重要的是应该有社会良知。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项链》,我们可以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对“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过程中女主人公马蒂尔德的善良、诚实的本色和坚韧、吃苦精神的真正领悟,而非囿于传统观念不敢越雷池半步。

二、层次与线索——立足点

层次线索的梳理归纳是建立文本整体感知、理解体味其意蕴的起始,现行文本解读对它们的认知解析仅仅是为了课堂讲评所需,学生参与不多,甚至不明晓如何划分层次、寻找线索。分层、寻线是一个基础的语文知识点,更是理清作者思路的关键,能够准确地掌握它们不仅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更有助于提高阅读的能力。

1.分层

(1)事物、事件全文紧扣某一实物,逐层深入。如《这不是一颗流星》,以熊皮手套表现了儿子那天真纯朴的念头不是一颗流星,而是一颗外婆真诚关爱的纯洁的童心。

(2)思想情感以某种情感贯穿行文始终,表达作者意图。如《音乐巨人贝多芬》,以受访者视角再现主人公生活、精神情境,表达作者对他面临厄运不屈服、勇敢抗争而生的由衷敬佩之情。

2.寻线

觅寻文章线索时,应着重考虑:线索一般与主题密切相关,毕竟它要为中心服务,有利于中心的表达;线索与材料相关,线索主要起收拢约束材料、联缀全文的作用。学会划分文本层次、觅寻其线索是文本解读的立足点。

三、画图与场景——切入点

画图与场景在文本里随处可见,但作为教师应该注意提炼、筛选和整合,从现象中把握本质,将能够凸显作者情感、围绕中心情节布置的场景、画图进行概括,让学生明晓文本。

紧扣文本层次,于重要情节中提炼。如《木兰诗》可从木兰从军缘由及准备、从军过程、沙场归来三个层次中概括出木兰代父从军征途图、沙场归乡伦乐图等。于行文中定位,于细微处着眼。如《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师仔细领悟文本,即可总结出“我”独自汇钱图、爸爸逼“我”上学图等。

画图、场景的提炼总结,有助于教师对文本层次的正确划分、对作者表达情感的真正领会,它是文本解读的切入点。

四、形象与手法——基本点

形象、手法即文本形象、写作手法是理解领会文本内蕴的基本要素。在新课改实施的形势下,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挖掘文本背后蕴含的作者真实的情感。

1.文本形象

文本形象本身具有间接性、模糊性的特征,而形象审美正是利用文本语言信息的隐含性和解读信息差异性的特点,对文本进行想象性再创造,从而实现个性化创造力培养的一种特殊的文本解读方式。

(1)当时的社会环境,包括大的社会背景、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小说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被谑称“变色龙”,既是当时沙俄专制社会畸形的产物,又是作者辛辣讽刺思想的特用的代称。

(2)准确把握描写手法,如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对主题表现的烘托作用。

形象的解读,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自己适时预设,不能搞“一刀切”;文本形象的阐释没有定法,要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对待才可以领会作者的意蕴。

2.文本的写作手法

这里所谈文本写作手法可概括为: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语言特色与结构特征四个方面。

(1)表现手法主要分为修辞手法、抒情手法。

赏析文本时常用修辞有:比喻、拟人、夸张、象征、排比、借代等。修辞就好像作者手中的着色剂,情感传达不同,着色亦相应改变,故作者于行文中所运用的修辞,都有特定目的,解读时既要考虑修辞本身的内涵,也应思考他们在传情达意上的具体效果。

(2)抒情手法主要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顾名思义就是直抒胸臆,作者于行文中直接表达自己赞美、爱慕、憎恶等情感。

间接抒情,是把作者情感融于形象之中,借助具体的人、事、物、景,使抽象的主观情感形象化、具体化,成为可以被文本解读者再体验的观照对象的抒情手法。借景抒情指作者通过描景、状物来表情达意,如辛弃疾的词作《鹧鸪天·送人》中“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即体现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指作者将情感融于具体的景物或生活场景中,以对景物或场景的描摹来抒发情感;托物言志指作者日常生活或自然界某物特征来表达其情操、志向,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作者以“莲花”自喻表现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

表达方式是语文文本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使文章表达得更准确、更传神,对读者有更大的吸引力,作者往往借助于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完成。新课标也指出学生要综合掌握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五种表达方式,并于口语交际、写作中灵活运用。因此,在教学中学习和掌握它们是学生准确阅读、分析、把握、理解文章材料的重要手段,更是反映客观事物、写好各类体裁文章必需的条件和能力。

(3)语言特色。语言特色,又称语言特点,泛指一切此语言相别于彼语言的风格特点,因文化背景和情境的不同,使其交流方式存在着差异,笔者仅以记叙类文本为例分析。首先,依据文章所属的文体的特点,在共性中体味出文章语言的个性;其次,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而非断章取义、孤立地仅从局部去抓文章的语言特色;再次,在“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总特色下,体会记叙文本语言的个性化、情感化,关注作者个人因素,如气质、阅历、经历、性格等。

(4)结构特征。结构特征,即作者组织行文构成和谐完美文本过程中在选材、层次等方面体现出的特性。因文本结构是表现其内容、显示其主题的重要的艺术手段,没有结构,文本的内容就无法组织起来,也无法表现出来,故结构在文本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理解、领会其特征就显得至关重要。

①结构须服从文本主题需要,作者在安排材料时,必须根据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根据人物之间矛盾冲突的实质来安排人物、事件和环境,故其特征可概括为选材恰切、脉络清晰、欲扬先抑。

②结构须完整、和谐,分清主次,使各部分前后有机联系,才能让文本成为一幅统一、完美的社会生活的艺术画图,其特征可概括为:详略得当、伏笔暗示多处运用。

③结构须适应民族群众欣赏的心理习惯,如我国人民在长期的文化生活中,习惯于欣赏有始有终、脉胳清楚、情节紧凑的文本,故其特征可概括为:前后照应、卒章显志。

形象、手法的解读是体味文本内蕴的基本点,教师须躬亲而为,分析总结,不落窠臼。

文本解读,即与文本对话。就是要抓住文本中所透露的重要信息理解作品,从而“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其模式无一定规,需随文本内容不同而创新改进,但又有法可循。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行文抒情手法
拟人手法真多情
画与理
七步洗手法
会抒情的灰绿
作文指导教学尝试与思考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强化指导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约会
短文改错中行文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