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12-26 12:20:58甘肃省庆阳市中医医院体检中心甘肃庆阳745000甘肃省庆阳市中医医院骨伤科甘肃庆阳745000
关键词:心律失常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

李 莉,凌 峰(.甘肃省庆阳市中医医院体检中心,甘肃 庆阳 745000;.甘肃省庆阳市中医医院骨伤科,甘肃 庆阳 745000)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 莉1,凌 峰2
(1.甘肃省庆阳市中医医院体检中心,甘肃 庆阳 745000;
2.甘肃省庆阳市中医医院骨伤科,甘肃 庆阳 745000)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循证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将护理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病例知识知晓率、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加强循证护理,可提高舒适度、防范并发症,提高患者知识知晓情况。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情危重,易并发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患者大部分有焦虑、抑郁情绪,对护理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循环护理(EBN)是一种现代护理模式,以科学为依据制定护理措施,目前已在护理领域取得显著成就[1]。本次选取相关病例,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效果展开对比,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34~81岁,平均年龄(52.3±2.1)岁,均与WHO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符合。其中,前壁心肌梗死37例,后壁并下壁梗死3例,下壁心肌梗死21例,前壁并下壁梗死5例,后壁心肌梗死11例,前壁并侧壁梗死7例,侧壁心肌梗死8例,其他部位梗死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案护理,如健康指导、心理干预、对症支持等。观察组患者重视循证护理的应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循环护理小组建立。由护理部组织,就循环护理小组加以建立,由责任护士、护士长等组成。由科护士长、科室主任对医护人员行循证护理操作要点、理论、实施过程等的相关培训。成员需具备对文献查阅、分析、评价、总结的能力[2]。

循证问题提出及循证支持。依据循证护理实施的基本原则,对有关资料批判性查询阅读,与小组成员临床丰富护理经验结合,对患者学习能力、文化背景、了解疾病程度、期望病情转归值加以了解,对循证问题归纳分析,包括心理压力大、疾病认知缺乏、并发症多,以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等为关键词,在相关文献数据库检索,对所有搜集资料的具体价值了解,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护理人员经验,对证据的实用性、可靠性、真实性评价,就个体化是方案合理制定。

循证护理干预。(1)认知干预:由专业素质高、沟通能力强、社会经验丰富的责任护理人员开展健康宣教,就治疗目的,配合事项、疗效、费用向患者介绍,强调方案的优点,解除患者顾虑,态度需可亲,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在心律失常时,能克服恐惧。(2)心理护理:就不良情续对病情造成的不利影响向患者告知,使其对疾病有正确认识,通过点头、微笑等非语言方式,表达同情和理解,应用情绪转移、鼓励、保证、解释等多种方法,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使其心理上的不适缓解。可通过举成功案例的方法,建立患者信心,鼓励家属多给予患者关爱,探视适度放宽,增强社会支持度,减少患者孤独感,增强热爱生活信心,发挥主观能动性[3]。(3)并发症预防:采取介入方案治疗的病例,鼓励术后早离床活动,对肢体皮肤温度、颜色、桡动脉搏动情况进行观察,就患者面色、血压仔细观察。术后伤口用弹性绷带包扎6 h,做好体位变换,使患者舒适度提高。可通过腰部放松、听音乐、看电视等训练,降低对疼痛的关注度。多饮水,及时排尿,对尿潴留和便秘加以防范。保证病例良好睡眠,按摩肩、腰、背、下肢等,放松全身肌肉,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1.3 指标观察

记录知识知晓率。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评估舒适度,总分112分,所得分值越高,舒适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知识知晓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方面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 (x±s)

3 讨 论

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极大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多采用介入方案治疗,患者多有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依从性不高,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且因急性期卧床时间较长,患者易有失眠、腰酸背痛、排尿困难等症状出现,对生活质量和舒适度造成了严重影响[4-5]。

循证护理将临床经验与科研结论结合,就护理计划制定,是整体护理的完整和延伸,护理人员明智、谨慎的应用最佳科学证据,结合临床经验、知识、患者情况,作为护理决策。循证护理已在我国迅速推广,使护理工作更规范化、科学化,避免盲目性,解决患者实际问题,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临床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加强循证护理,可提高舒适度、防范并发症,提高患者知识知晓情况。

参考文献

[1]李晓玲.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4):2211-2214.

[2]孙秀花,王秀玲,刘秀荣,等.循证护理对冠心病PCI术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8):4-6.

[3]王玉芳.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5):95-96.

[4]吴艳霞,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7):28-29.

[5]肖学琴.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治疗中的护理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2):223-235.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4.173.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473.5

猜你喜欢
心律失常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9:31:51
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57:55
循证护理策略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43:42
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20:28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16:30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09:54
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疗效研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26:26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06:09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