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峰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课堂导入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但是课堂结束却很少受到教师的重视。一堂课仿若是一首乐曲一样,好的开始会吸引人的注意力,而好的结尾也可以产生曲终意未尽的效果。对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对课堂结尾该环节给予充分的重视,借助不同的策略结束课堂,实现课堂整体的优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课堂结尾 实施策略
总结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实提升学生数学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如果说,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新知探究欲望,那么,有效的课堂结尾就可以创设出“课虽终,而意未尽”的效果。那么,我们要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有效地组织结尾活动呢?下面,我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有效结束课堂进行详细说明。
1、归纳式结尾
归纳总结是小学数学课堂结尾活动开展的主要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在结尾教学活动开展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每一节课学生都会学到诸多的知识,这些知识是零散的。要想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需要引导其将零散的知识建立一个系统的结构,以此可以使学生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进行分析,以此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自主地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之前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联系,以此以树形图、思维导图等方式建立一个知识结构。
以“统计”该内容教学为例,我在本节课课堂结束的时候,利用归纳式结尾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分析。首先,我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在该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想到统计。那么,什么是统计呢?又是如何学到这个知识的呢?这个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作用呢?……在这些问题的驱使下,学生可以自主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的层面上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以此帮助其更加深刻地人知道,统计是一个了解信息、分析信息、整理信息的过程,我们可以利用分一分、排一排等方法来列事物进行统计,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所学的知识统计温度、人数等。如此在有针列性的知识总结过程中,学生可以准确把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利于其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
2、延伸拓展式结尾
课堂小结,在一节课中,其可以看做是一个这节课的重点。但是,从其独立层面来看,其又是独立于课堂之外的,是数学知识学习的一个新的起点。对此,在小学数学课堂结尾活动开展中,我们要充分把握课堂小结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已有的数学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对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以此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欲望,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步步地深入探究,在知识探索过程中自主地接触到更多的新知识,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真正地使课堂小结成为联系课内外数学学习的纽带。
以“三角形的内角和”该内容教学为例,我在课堂结尾活动开展中,立足本节课所讲授的知识,向学生展示了用硬纸扳制作而成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图形,引导学生借助在本节课所学到的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来探究这些图形的内角和。该学习任务一经布置,我就看到大部分学生的脸上露出了难色。为了保证本次任务得以顺利进行,我再次对学生加以引导:在本节课中,我们利用拼图法来计算和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那么,对于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图形来说,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利用拼图法来进行证明呢?在切割图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这些图形切割成多少个三角形呢?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恍然大悟。接下来,在自主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将正四边形切割为两个三角形,将正五边形切割为三个三角形,将正六边形切割为四个三角形。而在课堂教学活动参与中,其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180°×1,那么,正四边形的内角和就是180°×2,正五边形的内角和就是180°×3……根据其所探究出来的规律,我再次引导其探究七边形、八边形等图形的内角和,并总结规律(正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n大于等于3且n为整数))。在这样的课堂结尾活动开展中,学生不仅可以自主地对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还可以在观察、分析、判断等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同时把握其中所蕴含的规律,为其扎实地理解之后所要学习的多边形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趣味游戏式结尾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往往掌握着课堂的主动权,而学生在被动参与的过程中,常常在结尾的时候感到身心俱疲,甚至想赶紧下课,放松放松。造成这现象的原因是,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我在课堂教學活动开展中,除了在导入、新知讲授等环节采取不同方式组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之外,还会在结尾活动开展中,立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多样化的活动,借此使学生在兴致盎然的活动参与中实现新课的结束。
以“因数和倍数”该内容教学为例,我在教学结尾的时候,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小游戏:我向学生出示一些带有数字的卡品,而学生结合其学号,说出“几是几的倍数”“几是几的约数”等。比如,在我出示2该数字卡的时候,学号是2的学生,站起来,说出来“2是2的倍数”“2能被2整除”等。在游戏活动开展中,学号是l,7,11,13……的学生从没有站起来过,他们的兴致在逐渐地消退。此时我抓住时机,向这些没有站起来过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我出示哪个数字的时候,你们才能站起来呢?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会异口同声地答出:1。在这样的游戏活动开展中,学生始终保持数学学习兴趣,在参与中,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灵活的运用,有利于在知识掌握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其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包括课堂导入、新知讲述和课堂结尾等环节。教师要对各个环节都给予充分的重视,尤其在课堂结尾的时候,采取不同的方式,如归纳式结尾、延伸拓展式极为等来调动学生的知识总结兴趣,使其在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下列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分析,并在活动参与中实现知识的拓展,以此在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春梅,对小学数学课堂结尾有效性的缺失及对策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05):44
[2]谢红芳,言已尽而意无穷一一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结尾艺术(J].小学教学参考.2010(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