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HIV/AIDS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2015-12-25 02:07:42杨籽翾计云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艾滋病实验室北京100069通讯作者mailvision988126com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性病梅毒抗病毒

绳 波,徐 萌,杨籽翾,计云霞,李 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艾滋病实验室,北京 100069;通讯作者,E-mail:vision988@126.com)

北京市自1985年报告中国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截止到2014年10月31日,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18 635例[1]。在全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中,经性传播13 796例,占74%;注射吸毒传播2 602例,占14%;其他传播途径共计2 237例,占12%[1]。仅以2014年1-10月为例,北京市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2 932例,较2013年同期增长21.3%[1]。另外,北京市2014年前10个月报告学生感染者已超过百人[1]。与此同时,我国作为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数居世界前列[2]。作为全球三个最常见的慢性病毒感染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3],都可以通过性、血液、母婴和静脉吸毒传播[4,5],合并感染十分常见,治疗不断增加的负担,已日益受到关注[6]。医疗机构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发现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重要窗口和参与防治艾滋病工作的重要阵地。为提高医务工作者对HIV/AIDS患者的诊疗水平,现对2009-08~2014-03收治的200例住院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分析对象为2009-08~2014-03收治的200例住院HIV/AIDS患者,包括以往已确认实验(蛋白印迹法,WB)阳性患者、本次住院新发感染患者(HIV初筛试验阳性并进行确认试验阳性),诊断符合2005年和2011年我国艾滋病诊疗指南的诊断标准[7,8]。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例HIV/AIDS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就诊临床病区分布、临床特点、免疫学指标、病毒载量情况及其与HBV、HCV、TP合并感染情况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临床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社会人口学特征

200例住院HIV/AIDS患者中,171例(85.5%)为男性,平均年龄为(40.15±13.96)岁,29例(14.5%)为女性,平均年龄为(37.00 ±11.77)岁,其男女比例为1∶0.17。年龄介于5-76岁之间,中位数为39岁。汉族人口179例(89.5%),其他少数民族21 例(10.5%)。已婚120 例(60.0%),未婚62例(31.0%),离异或丧偶 10 例(5.0%),不详 8例(4.0%)。受教育程度方面,接受过高等或以上教育的 63例(31.5%)。传播途径中,同性 46例(23.0%),异性 32 例(16.0%),经血液传播 47 例(23.5%)。职业分布较为广泛,以职员(23.5%)和无业人员(18.5%)所占比例较大(见表1)。

2.2 患者就诊临床病区分布特征

200例住院HIV/AIDS患者就诊临床病区分布依次为:感染一科137例(占68.5%),感染二科24例(占12.0%),感染三科19 例(占9.5%),妇科病房、肝病综合科各5例(各占2.5%),五官科4例(占2.0%),肝病免疫科、肝病肾病科、肝病介入治疗中心、肝胆外科、重肝ICU、中西医病房各1例(各占0.5%)。

2.3 患者首诊临床表现

首诊临床表现涉及人体多器官、系统和全身症状,多数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有并发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其他病毒感染等指征(见表2)。

2.4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200例住院HIV/AIDS患者均具有相对全面完整的检测数据,共有196例患者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范围为544-1 212个/μl(见表 3)。

表1 200例HIV/AIDS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 例(%)Table 1 The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200 HIV/AIDS patientscases(%)

表2 200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表现Table 2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200 cases of HIV/AIDS

表3 196例HIV/AIDS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Table 3 CD4+T lymphocyte count results of 196 cases of HIV/AIDS

2.5 HIV病毒载量检测

200例住院HIV/AIDS患者均具有相对全面完整的检测数据,200例患者均进行HIV病毒载量检测,检测数值以最低检测下限为准(见表4)。

表4 200例HIV/AIDS患者的HIV病毒载量检测结果Table 4 HIV viral load testing results of 200 cases of HIV/AIDS

2.6 HIV抗病毒治疗方案

抗病毒治疗方案是根据患者情况及我国目前可以获得的抗病毒药物而决定的。标准抗病毒的一线治疗方案均包含三种抗病毒治疗药物,其中包括两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一种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临床抗病毒治疗时,综合考虑患者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见表5)。

表5 200例HIV/AIDS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例(%)Table 5 Antiretroviral therapy programs of 200 cases of HIV/AIDS cases(%)

2.7 HIV/AIDS患者与 HBV、HCV、TP 发生二重或多重感染情况

200例住院HIV/AIDS患者中,单独感染HIV 84例(42.0%),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44例(22.0%),合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20例(10.0%),合并感染梅毒螺旋体(TP)27 例(13.5%);同时合并感染HBV和HCV 4例(2.0%),同时合并感染HBV和TP 18例(9.0%),同时合并感染HCV和TP 1例(0.5%);同时合并感染HBV、HCV和TP 2例(1.0%),见表6。

表6 不同传播途径200例HIV/AIDS患者HBV、HCV、TP感染的情况 例(%)Table 6 HBV,HCV,TP infection of 200 cases of HIV/AIDS cases(%)

3 讨论

在本院200例HIV/AIDS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0.17。年龄分布在小于18岁年龄段病例较少,18-60岁年龄段占 89.0%,60岁以上年龄段占8.5%,这些流行趋势与北京、重庆等地区综合性医院的报道相近[9,10]。住院患者中,大于50岁年龄段占到20%,通过性传播(39.0%)和未知传播途径(33.0%)感染的比例较大,同时职业分布广泛、受教育程度高,这与2014年我国艾滋病疫情所报道的中老年人、青年学生疫情上升明显、经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特点相似[1],提示北京地区基于这些特点的HIV/AIDS感染不容忽视。

患者就诊临床病区分布以感染病房为主(90%),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的患者占77.05%,HIV病毒载量>1×105copies/ml拷贝/毫升的患者占30.5%,这与患者入院临床表现多样、复杂、严重的特点吻合,符合本院为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的特点。按照国家抗病毒治疗总体标准,采用一二线治疗方案的占44.5%,综合考虑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其他适宜治疗方案的占5.5%,因不同原因未开始治疗的占41.5%,尽管患者临床情况复杂,也应尽快选择恰当时机确定抗病毒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传播。

在我国,据估计携带艾滋病毒或艾滋病患者至少有74万人,流行特点为地域差异性大、人口某些亚群中呈发病率较高态势[11],同时,我国也是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较高的国家,HBV、HCV的感染人数居世界首位[12],梅毒疫情快速增长[13,14]。HIV 病毒与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梅毒具有相似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因此HIV感染者通常会伴随HBV、HCV及TP的合并感染。本次回顾性分析显示:①合并感染HBV的感染率(22.0%),高于一般人群的感染率(9.09%),也比国内报道的HIV感染者中HBsAg阳性率15.04%略高[15]。HIV 合并感染HBV的感染率在不同传播途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以性传播、未知途径传播合并感染HBV阳性率较高。②合并感染HCV的20例(10.0%),明显高于我国报道的一般人群抗 HCV的3.2%的阳性率[16],介于国外不同报道中 3.6%-13.3% 的合并感染率[17-20]。本组不同传播途径间合并感染HCV存在统计学差异,经血传播占比例最高。③合并感染TP的27例(13.5%),明显高于我国一般人群发病率0.95%[21],本组同性传播占主要比重,两种疾病间存在相互促进情况,造成HIV和梅毒更大范围的扩散[22]。④同时合并感染 HBV和 TP 18例(9.0%),较国内报道4.57%的合并感染率更高[15],这与同性传播和未知途径传播的传播方式相关,有统计学差异。⑤同时合并感染HBV和HCV 4例(2.0%),同时合并感染 HCV 和 TP 1 例(0.5%),同时合并感染HBV、HCV和TP 2例(1.0%),三组P>0.05,无统计学差异。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HIV/AIDS患者合并HBV感染、TP感染及同时合并感染HBV和TP的情况较为严重,这与性传播、未知途径传播的特点紧密相关。近年来,艾滋病传播的首要途径是经性传播,加之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已经成为艾滋病毒感染高发人群。因此,在AIDS防治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的今天,加强宣教、干预和关怀,预防医源性传播,提高检测和治疗水平,从而减少艾滋病新发感染,控制AIDS的流行。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2014年第3季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及主要防治工作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4,20(11):797-797.

[2]李黎,崔富强,张国民,等.乙型肝炎诊断标准(WS299-2008)解读[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48(9):758-761.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丙型肝炎防治指南[S],2004.

[4]Saravanan S,Velu V,Kumarasamy N,et al.Confection of hepatitis B and hepatitis C virus in HIV-infected patients in south India[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7,13:5015-5020.

[5]Nikolopoulos GK,Paraskevis D,Hatzitheodorou E,et al.Impact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on the progression of AIDS and mortality in HIV infected individuals:a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J].Clin Infect Dis,2009,48:1763- 1771.

[6]Sharpe TT,Harrison KM,Dean HD.Summary of CDC consultation to address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for prevention of disparities in HIV/AIDS,viral hepatitis,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and tuberculosis.December 9-10,2008[J].Public Health Rep,2010,125(4):11-15.

[7]卫生部发布我国第一部《艾滋病诊疗指南》[J].世界临床药物,2005,26(8):454-459.

[8]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2011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1,29(10):629-640.

[9]曹玮,宋晓璟,李雁凌,等.297例首次确诊的中国HIV/AIDS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7):537-541.

[10]马珍,张钦红,王忠诚,等.某三级甲等医院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实验室诊断及临床特征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35):4777-4783.

[11]Ministry of Health,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oint United Nations Program eon HIV/AIDS,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stimates for the HIV/AIDS epidemic in China.Beijing,China:National Center for AIDS/STD Prevention and Control,China CDC 2010[EB/OL].http://www.cdc.gov/globalhealth/countries/china/.

[12]马建新,王江蓉,张仁芳,等.上海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合并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微生物与感染,2006,1(4):207-210.

[13]龚向东,岳晓丽,滕菲,等.2000-2013年中国梅毒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5):310-315.

[1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11月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及主要防治工作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3,19(1):1.

[15]陈栋,陈俐丽,钭慧芬,等.温州地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合并感染乙肝、丙肝、梅毒等疾病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2(3):587-590.

[16]王敏,范学工,徐丹.长沙地区HIV/AIDS合并HBV/HCV感染的调查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7(3):194-196.

[17]Tessema B,Yismaw G,Kassu A,et al.Seroprevalence of HIV,HBV,HCV and syphilis infections among blood donors at Gondar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 Northwest Ethiopia[J].BMC Infect Dis,2010,10(111):4-5.

[18]Diro E,Alemu S,Alemu S,et al.Blood safety & prevalence of transfusion transmissible viral infections among donors at the Red cross blood bank in Gondar University hospital[J].Ethiop Med J,2008,46(1):7-13.

[19]Dessie A,Abera B,Wale F.Seroprevalence of major blood-borne infections among blood donors at Felege Hiwot referral hospital,northwest Ethiopia[J].Ethiop J Health Dev,2007,21(1):68-69.

[20]Alemayehu A,Tassachew Y,Sisay Z,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hepatitis C among individuals presenting to HIV testing centers,hawassa city southern Ethiopia[J].BMC Res Notes,2011,4:193.

[21]周秀明.新入监人员丙肝、梅毒、HBsAg、ALT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5):1106-1107.

[22]贺健梅,郑军,江洋,等.湖南省某劳教戒毒所学员中HIV与梅毒感染情况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2):230-231.

猜你喜欢
性病梅毒抗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52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肝博士(2021年1期)2021-03-29 02:32:14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肝博士(2020年4期)2020-09-24 09:21:26
对抗病毒之歌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西南军医(2016年4期)2016-01-23 02:19:39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
性病“十大事实”
家庭医药(2013年7期)2013-04-29 00:44:03
1125例梅毒分析
性病传播谈论多 专家探讨正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