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立勤
(西北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730030)
在贯彻科教兴国、培育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进程中,中国政府在科研领域的资金、人才投入不断增长。中经网统计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14年政府投入的R﹠D科技活动经费年平均增长20.6%,其中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已超过2%,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目前已位居世界第三;论文发表数量不断增加,到2013年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已达154.46万篇,平均科技人员每人每年生产2.16篇,中国已成为论文生产大国。
表1 2005年—2014中国科研投入(资金、人才)与产出情况
伴随科技投入逐年增长,实质科研能力与整体科研产出效率并未因此明显提升。中国科研界虽然论文高产,但中国科学家在《自然》和《科学》周刊等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仍远远落后于西方。据经合组织收集的数据,2009年中国共发表136.1万篇论文,只有0.05%发表在顶级期刊上。英国发表的论文有13.4万份,超过一半发表在顶级期刊。瑞士每年在研发领域的投入约为105亿美元,跟英国一样,瑞士的论文超过一半发表在顶级期刊上。
科研领域的高投入没有带来相应的产出,从经济学角度看是信息不对称下的科研资源配置方式、方法出了问题。科研活动是典型的智力密集型劳动。因为个人天赋和脑力劳动的不可观测性,信息不对称是科研活动的突出特征。我国现有行政化科研管理制度下的科研资源分配方式虽然有内部监督体系,但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使得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复杂性进一步扩大。2001年至今,中国期刊网检索出的研究科研管理相关论文多达25 806篇,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了科研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从信息不对称角度解决科研资源配置效率虽然是研究科研管理的重点领域,但学界一直较少关注。2001年至今中国期刊网检索出的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探讨科研管理的论文仅仅24篇,其中较有影响的王灵芝(2008年)《试析高校科研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从时间角度、内容角度和主体角度分析高校科研管理机构与科研人员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引发的逆选择与道德风险,提出应建立科研人员评价体系和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以此防范和控制两大类型的风险。郭建宏(2012年)《科研活动的信息不对称与科研管理的作用:问题和对策》提出在当前的科研体制下,应当重新认识科研管理的作用,正确定位科研管理职能,确保科研管理部门的相对独立性,完善针对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部门的激励机制,建立互联共享的科研信息数据库,有效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造成的科研市场效率损失。李恒、王小绪、宋德锋、朱显国(2008年)《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中提出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管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针对目前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应当说,上述研究明确指出了科研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由此衍生出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对改进科研管理制度、提高科研资源配置效率做了有益的探索。但总体而言,上述文献对科研资源配置中信息不对称发生的领域、具体表现,信息不对称下对科研工作者行为选择的错误引导以及如何降低科研资源配置中的信息不对称没有涉及,影响了该领域分析研究的深度。
组织整体的效率是由千千万万的微观个体选择决定的。微观个体的利益诉求与组织目标的利益诉求并不存在一致性。一个好的制度设计在于有效激励微观个体,使其行为选择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根据经济学原理,信息是有价值的,信息的对等性与一个组织的效率成正比,信息越完全、越对称,微观个体的行为选择与组织目标越一致,该组织越有效率;而信息越不完全、越不对称,微观个体的选择会与组织目标差异越大,组织效率缺乏。当前我国科研领域出现的政府科研资源高投入并没带来相应产出的现象,其根源在于科研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使微观个体(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选择与组织目标(科教兴国战略、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出现较大偏差。因此,从研究信息不对称下的科研工作者的行为选择入手,分析科研配置中不同信息条件下科研工作者的行为选择,探索降低科研资源配置中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方法,最大化的实现信息对等性,是提高科研管理效率,推进科研管理制度改进的根本途径。
信息不完全、不对称通常简称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1],它是经济学对现实社会的一个基本假设。该理论认为,由于外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行为参与者对特定信息的拥有是不相等的,有些参与人比另一些参与人拥有更多的信息。在具体分析前先对我国现行科研资源配置体系进行必要的简化与假设。现行科研资源分配过程中的参与方主要有组织管理者、科研资源的具体分配者、科研资源的申请者三方。其中组织管理者负责监督管理科研资源的具体分配,追求组织目标的实现即科研资源的最优配置;科研资源的具体分配者(科研管理具体负责人)根据申请人的科研状况具体负责科研资源的分配工作,组织要求的岗位目标是负责评估申请人的科研水平、鉴别出优质的申请者,从而高质量地完成科研项目,实现科研资源的优化分配,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科研资源的申请者(科研工作者)根据科研管理的具体要求申请科研资源,并负责按照承诺、保证质量完成其科研项目。科研资源的具体分配者与申请者虽然有各自的岗位目标,但他们本质上呈现“经济人”特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在科研资源具体配置中主要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科研资源具体分配者与申请者之间的科研资源分配环节,二是组织管理者与科研资源具体分配者之间的监督科研资源是否有效配置环节。在这两个环节中,双方掌握的信息并不对称,发生关系的双方对有关信息掌握数量呈现了一种不平衡状态,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更容易在交易行为中获取更多的利益[2]。
1.科研资源分配前的信息不对称。在科研资源分配环节,科研资源的分配者(科研管理具体负责人)需要掌握一项科研项目完成所需的技术信息、经费投入如何,市场对科研成果的需求信息,申请者(科研工作者)的科研能力、科学素养等学术信息。作为智力密集型生产活动的科研活动,具有不易观测性等特点,天然存在信息不对称。在具体科研管理过程中,科研资源的分配者主要是依据申请人提供的文本资料来筛选鉴别的,主要信息以文本的形式出现,比如论文、论著、研究报告、证书、图片等。至于这些文本形式是如何形成的,具体质量水平如何,是否抄袭,科研资源的分配者并不知晓。而申请人则不然,他们对这些文本的创作过程、质量水平、是否抄袭等信息十分清楚。即申请者(科研工作者)对自身科研能力、科学素养、项目情况有更多了解,处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方;而科研资源的分配者(科研管理的具体负责人)则了解较少或无法准确了解,处在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方。
在科研资源分配的监督环节,组织管理者与科研资源具体分配者同样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组织管理者需要掌握科研资源分配过程是否公正,科研能力的评价体系是否科学,整个科研资源分配是否有效率等信息。科研资源的具体分配者在科研资源分配是否公正,科研能力的评价体系是否科学、是否遵守科研资源分配制度方面掌握更多信息,处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方;组织管理者在科研资源分配是否公正,科研能力的评价体系是否科学、是否遵守科资源分配制度方面掌握信息不足,处在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方。
2.科研资源分配后的信息不对称。科研资源分配后,科研资源的分配者(科研管理具体负责人)需要掌握获得科研资源的科研工作者(即科研项目的承担者)是否按合同约定大量投入时间精力全力完成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是否规范,项目成果真正的价值如何,是否抄袭,项目评价环节是否公正等信息。同样,在这一环节双方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科研资源的分配者掌握的信息有限,获得科研资源的科研工作者则拥有充分信息。
在科研资源分配的监督环节,组织管理者与科研资源具体分配者同样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组织管理者需要掌握科研资源是否被有效使用,科研资源分配使用过程是否合理、合法等信息。科研资源的具体分配者掌握更多信息,处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方;而由于组织结构的庞大与复杂性,科研事务管理的专业性,组织组织管理者在掌握信息不足,处在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方。因此,我国现行科研管理体制内配置科研资源所掌握的信息要大大的弱于现实学术状态的信息。
整个科研项目的生命周期分为撰写申报材料、项目评审、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结题验收五个阶段,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阶段信息不对称现象都存在。但从科研管理角度可分为科研资源配置前的管理与科研资源配置后的管理,信息不对称在科研资源配置前容易产生“逆向选择”现象,在科研资源配置后容易产生“道德风险”。
1.科研资源配置前的逆向选择。研究事前信息不对称的理论称为逆向选择。这几年经过多轮科研管理制度的改革,在科研项目的信息传递与披露、申报人以往承担课题的信用记录等方面更加规范,其事前信息不对称现象已大大减少。但科研管理最核心内容,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方面还存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一个有效的科研资源配置制度应根据一套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筛选体系把有较强科研能力、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的优秀科研工作者筛选出来以承担科研项目。但由于事前(申报立项)的信息不对称,如申报项目的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的真实性、申报人科研能力的科学评价以及科研资源具体分配者的分配过程是否公正等方面都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出现了围绕科研资源的论文抄袭、剽窃、造假、贪腐,评价体系不公平等一系列学术不端行为。其结果是鼓励了低水平、缺乏含金量的科研成果的生产,抑制了优秀、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的产生,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理论所说的逆向选择现象。
2.科研资源配置后的道德风险。研究事后信息不对称的理论称为道德风险理论。在科研项目立项后,项目便进入了实施阶段,科研管理者分期或者全部将科研经费付给项目承担人,项目承担人便开始了科研活动。目前在项目的运行过程中管理者只是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其余时间对项目的相关信息了解甚少,如对承担的项目是否投入精力全力完成,科研成果质量如何,其评价与鉴定是否流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项目承担人就面临着信息不对称中所谓的“道德风险”问题,即项目承担人知道自己的一些信息(比如转包其他承担人、成果的实际水平等)而管理者不知道,于是出现了承担人不遵守合同的约定来实施项目,很多项目最后以失败告终。这些结果的产生均属于事后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会导致更多的道德风险,而道德风险又会加重逆向选择。
由于在科研资源分配前、后的信息不对称,许多科研机构的科研激励机制下的学术动力呈现越来越“功利化”特征,严重误导了科研人员的学术价值取向。一部分科研人员身上的“经济人”特征凸显,一味追求成果的“量”,而不注重其“质”,降低了科研活动特有的学术纯洁性和道德责任感,滑入学术不端的深渊[3];另一方面,高强度、重压力的科研激励机制不但未能变压力为动力,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学术环境浮躁,使科研激励转化为学术恶性竞争,又使许多科研人员心生厌烦情绪,对科研工作的投入以评职称为目标,消极倦怠,丧失求真探索的科学精神,科研潜力处在沉睡状态,没能有效开发。可以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扭曲了科研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科研资源产出的有效性是由科研工作者的行为选择决定的。一个科研工作者是否愿意努力建立一个良好的科研诚信需要进行成本——收益的微观分析。净收益是建立科研诚信后所获得的总收益超过其生产优质科研产品的边际成本带来的利润;而成本除生产优质科研产品所投入的时间、精力、科研禀赋等直接成本外,还包括机会成本,即该科研工作者放弃生产伪劣科研产品可获得的净收益(而生产伪劣科研产品的净收益是该生产者获得的总收益超过他生产伪劣科研产品的边际成本带来的利润)。现在我们对比完全信息与信息不对称两种情况下一位坚持科研诚信生产优质科研产品的科研工作者的成本与收益情况及其行为选择。
图1显示了完全信息情况下其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情况。MC1代表生产伪劣产品的边际成本曲线(因为投入时间、精力、科研禀赋少,易生产,其成本较低),而MC2代表提供优质产品的边际成本曲线(因为投入时间、精力、科研禀赋多,不易生产,在短期内无法给该科研人员带来收益,其成本较高)。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假定边际成本不变。市场对两类产品能区分(即信息完全),D1和D2分别是市场对伪劣科研产品和优质科研产品的需求曲线,表明正常的合理的科研市场需求对优质科研产品明显要远远高于伪劣科研产品。符合实际情况的应该是优质科研产品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均高于伪劣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伪劣科研产品市场由于生产者数量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进入门槛低等特点呈现典型的完全竞争市场特征,而优质科研产品市场由于存在生产的投入多、创新性强等特点具有垄断性市场特征。在科研市场信息完全的情况下,伪劣科研产品的均衡点应是D1曲线与MC1曲线的交点E1,价格是P1=MC1,产量是Q1;而优质科研产品的均衡点应是MR2曲线与MC2曲线的交点E2,价格是P2,且P2>MC2,产量是Q2。对比二者的收益成本情况,坚持科研诚信的科研人员虽然投入大\成本高,但收益(市场价格显示)也高,其收益能够弥补坚持生产优质品的成本,且多年生产优质科研产品的过程中还会发生学习曲线效果,且享受求知、求真精神的科研乐趣,其边际成本会有降低趋势。同时,该科研工作者的机会成本,即他去生产伪劣科研产品的市场价格远低于优质品价格,收益没有吸引力,机会成本很低,因此科研工作者尤其具有科研禀赋的科研工作者最优选择是生产优质科研产品而不去生产劣质品。该科研市场资源配置是有效的。
图1 信息完全情况下科研工作者建立科研诚信的成本与收益
但是,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时该科研工作者的选择就出现了偏差。图2显示,没有建立有效区分科研优质产品与伪劣产品信号的科研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市场无法分辨优质科研产品与劣质科研产品,对优质科研产品与伪劣产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样的。需求曲线为D0,因为产品无法区分表现为同质化特点,且进入门槛低,呈现完全竞争的市场特征。在无法区别优质产品和伪劣产品的情况下,作为科研产品的购买者,高校科研管理机构给出同样的市场价格P0(因为概率的缘故以及近年国家加大科研投入,MC1<P0<MC2)。同样,MC1是生产伪劣科研产品的生产成本,MC2为生产优质科研产品的生产成本。
图2 信息不完全情况下科研工作者建立科研诚信的成本与收益
现在先分析生产伪劣科研产品的科研人员的收益情况。在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时其市场均衡点为E1,产量为Q1,价格P0。与信息完全情况相比,伪劣科研产品价格高,产量大。除去生产成本,净利润也增加了,为图中P1P0AE1四边形面积,可以看出该科研工作者通过生产伪劣科研产品获得超额利润。其次分析生产优质科研品的科研人员的收益情况。在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时其市场均衡点为E2,产量为Q2,价格P0。与信息完全情况相比,优质科研产品价格变低了,产量大大缩小,其价格低于生产成本MC2,其收益情况出现亏损,为图中P0P2E2A四边形面积,可以看出该科研工作者生产优质科研产品会出现亏损。再分析该科研工作者的机会成本,即他选择生产伪劣科研产品的收益。因为生产伪劣科研产品能获得超额利润使得他选择生产优质科研产品的机会成本加大,从而进一步推高其生产优质科研产品的边际成本,从MC2增加到MC3。MC3下该科研工作者选择生产优质科研产品的亏损会更严重,优质科研产品数量会更少。这样的盈亏对比,使得一些想生产优质科研产品的科研工作者要么退出科研市场,使自己的亏损为0,要么转而生产伪劣科研产品,赚取超额利润,科研市场坚持生产优质科研品的科研工作者越来越少。信息不对称下科研市场资源配置是低效的。
在一个低质量伪劣科研产品充斥的市场上,一位遵守科研诚信的科研人员能够同时生产优质科研产品和劣质科研产品。由于生产伪劣科研产品能得到很好的收益,而生产优质科研产品不仅需要科研素养与能力,还需要大量、长期的时间、精力投入,在短期内无法给该科研人员带来收益。遵守科研诚信的科研人员希望向科研市场发送某种“信号”显示他生产的是优质科研产品,这种信号就是“科研诚信”的建立,这需要一定的代价、过程以及制度保障。该科研工作者最初只能在亏本的情况下生产优质产品,直到科研市场对他的科研产品给予相应的评价认可后,其收益即优质科研产品的市场价格至优质科研产品的边际成本之上,这样他就能从科研诚信带来的收益中得到补偿。因此,科研市场是否有效首先要解决信息不对称下科研诚信的市场“信号”建立问题,其次要使科研产品的购买者即科研市场需求方对科研产品的需求评价是有效的,即其科研激励评价体系要符合市场规律。
从上述科研工作者的成本收益分析中可以看出,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是提高科研管理效率的关键。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建立市场的“信号”机制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途径。因此,针对当前高校科研管理过程中的种种弊端,解决的首要途径是建立有效的科研市场信号机制。
1.加快学术期刊制度改革,重建科研市场质量鉴别的信号作用。我国当前的学术期刊制度具有行政化、垄断性色彩。缺乏监督机制的行政化特征使原有学术期刊在担负科研市场质量信号方面难以胜任,而垄断性特征又堵塞了新的竞争主体参与科研市场与原有学术期刊竞争的机会。因此,学术期刊改革要增强学术期刊市场的竞争程度,优胜劣汰,并建立已取得刊号的学术期刊的退出机制,使学术期刊能够较真实地反映科研人员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发挥科研市场信号功能。
2.加强科研伪劣、败德行为的信息披露,建立科研市场信誉、信用机制。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市场信号可以弥补市场经济信息不对称的弊端。科研人员的声誉是一种信号,也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能够有效降低不确定性,减少人才市场的交易成本,增加教师个人和所在学校的效用,从而具有很大的价值,这是一种重要的激励约束手段。尤其在进行重复博弈时,声誉机制起到很大的作用,上一阶段的声誉往往影响下一阶段。因此,解决科研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要建立能真实反映科研产品质量的学术期刊制度,发挥其市场信号功能;另一方面还要加大科研伪劣、败德行为的信息披露,建立科研市场信誉、信用机制,可以借鉴欧美等国第三方介入参与的做法,使科研人员在信号制度的调整下自觉选择科研诚信,形成一个自强的良性循环制度状态[4]。
科研市场要想有效,除了信号机制的建立至关重要外,科研市场的需求方即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对科研产品的需求也应符合市场规律,即要建立公平、有效的科研评价激励机制。
1.通过高校科研管理内部行政制度改革,尽量减少发生在体系内事前事后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增加信息披露,增强科研信息管理等。
2.改革高校科研经费的审批制度以及学术委员会的评选、退出制度,增强科研资源分配的公开性、透明性。为减少信息干扰,使信息有用有效,应建立相关的回避制度、匿名评审制度、票决制度、随机遴选专家制度,以避免人情关系干扰。逐步建立中介机构,形成第三方评价机制,减少逆选择现象,提高科研资源的有效性[5]。
3.在科研激励机制的设计上要降低科研人员生产伪劣科研产品的收益,即降低他们生产优质科研产品的机会成本,从重量考核转移到重质考核,建立健全符合科研市场规律的科研激励机制。
[1]亚钧.微观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34-270.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35-240.
[3]骆品亮,陆毅.学术腐败与学术激励[J].科研管理,2003,(4):15-21.
[4]陈钊.创新的价值、非对称信息与终身教职制度[J].经济研究,2006,(6):101-111.
[5]李恒.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