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区老年人人格类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2015-12-25 03:36冯海英,严顺琴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彝区老年人人格类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冯海英严顺琴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摘要〔〕目的探讨汉族、彝族和藏族老年人人格类型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SWB)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SWB量表对越西县19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彝区老年人总体幸福感显著高于平均水平,性别差异显著。②人格类型的民族差异显著,汉族与彝族在精神质和掩饰性、汉族与藏族在神经质、彝族与藏族在掩饰性上差异显著,但幸福感的民族差异不显著;神经质和内外向对SWB及其维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精神质、掩饰性与SWB各维度间相关显著。结论彝区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居中上、男性比女性更感到幸福;幸福感不存在民族差异,人格类型存在民族差异;神经质和内外向是影响彝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人格类型,精神质和掩饰性对SWB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SWB);人格类型;彝区

中图分类号〔〕R1〔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资助课题(CJF09005);四川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资助课题(CXSL-01002010)

主观幸福感(SWB)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具有主观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的特点〔1〕。本研究探以彝族地区老年人讨人格类型与SWB的民族差异及其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被试随机抽样调查越西县老年人,发放问卷216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其中男99人,年龄60~89岁;女91人,年龄55~84岁;汉族83人,彝族74人,藏族33人;平均年龄72岁。

1.2研究工具用纽芬兰纪念大学Kozma编制的幸福度量表(MUNSH),量表由24个项目组成,分为正性情感(PA)、负性情感(NA)、正性体验(PE)和负性体验(NE)4个分量表。回答“否”计0分,回答“是”计2分,加上常数24,总分0~48分,分数越高幸福感水平越高。量表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0~0.859,重测信度为0.758〔2〕。用陈仲庚〔3〕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它主要测试情绪稳定性(N)、内外向(E)、精神质(P)和掩饰性(L)这四种人格类型。由85个项目构成,被试的回答与规定答案相符合者计1分,否则计0分,然后转换成T分数,用T分解释被试的人格特征。问卷常模以t=50为基准分,稳定性>50,说明个体情绪稳定性较低、喜怒无常、高焦虑,内外向>50,说明个体较外向、爱交往、随和,精神质>50,说明个体倔强、孤僻、漠不关心,掩饰性>50,说明个体虚假、不诚实。该量表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3,4〕。

1.3施测程序汉语版量表(EPQ和MUNSH)经过翻译、回译,专家对比校对,用个别施测,主试问,被试答,主试记录的方式。主试由心理学专业擅长心理学并懂彝语的本科生担任。

1.4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2结果

2.1彝区老年人SWB的基本情况幸福感均分(31.54)显著高于幸福感量表的理论值(24)(t=8.443,P<0.001)。男性SWB得分(33.85±11.56)与女性(29.03±12.68)有显著差异(t=2.739,P<0.01)。

2.2人格类型和SWB的民族差异以民族为自变量,人格类型(表1)和幸福感及其维度(表2)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神经质、精神质、掩饰性、PA、PE、NE、幸福总分等方面民族差异显著。在神经质方面,汉族比藏族的情绪更稳定些; 在精神质方面,汉族显著高于彝族;在掩饰性方面,汉族显著高于彝族,藏族显著高于彝族,藏族最高;在PA和PE方面,汉族显著高于彝族;在NE方面,彝族显著高于汉族;在总体幸福感方面,汉族显著高于彝族,汉族与藏族、彝族与藏族间差异不显著。

人格类型汉族(n=83)彝族(n=74)藏族(n=33)F(P)值t/P值汉族vs彝族 汉族vs藏族 彝族vs藏族神经质48.74±9.1151.89±8.5153.55±6.084.799(0.009)3.151/>0.054.805/<0.051.654/>0.05内外向57.63±8.9654.37±9.3557.27±9.792.650(0.073)3.261/>0.050.354/>0.052.908/>0.05精神质48.08±6.2751.28±6.9048.76±5.555.103(0.007)3.200/<0.010.673/>0.052.526/>0.05掩饰性57.72±6.5652.96±6.8258.94±7.2013.226(0.000)4.763/<0.0011.217/>0.055.980/<0.001

第一作者:冯海英(1964-),女,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格心理学研究。

2.3人格类型与SWB的相关分析除精神质与PA、掩饰性与NA相关不显著外,人格其他类型与SWB的各个维度及总分均相关显著,其中,神经质、精神质与PA、PE呈负相关,内外向、掩饰性与NA、NE呈负相关,其余为正相关。见表3。

幸福维度汉族(n=83)彝族(n=74)藏族(n=33)F(P)值t/P值汉族vs彝族 汉族vs藏族 彝族vs藏族PA7.47±2.806.16±3.867.03±2.603.259(0.041)1.308/<0.050.440/>0.050.868/>0.05NA2.63±2.953.68±2.103.27±2.282.663(0.072)1.049/>0.050.646/>0.050.403/>0.05PE9.71±3.557.76±4.278.67±4.174.800(0.009)1.954/<0.011.044/>0.050.910/>0.05NE4.11±3.945.87±4.275.09±3.403.818(0.024)1.756/<0.050.982/>0.050.774/>0.05幸福总分34.45±11.3628.38±13.6831.33±9.644.954(0.008)6.067/<0.013.112/>0.052.955/>0.05

表3老年人人格类型与SWB的相关

PANAPENE幸福总分神经质内外向精神质掩饰性PA1NA-0.6962)1PE0.6132)-0.5822)1NE-0.6562)0.7212)-0.7092)1幸福总分0.8442)-0.8462)0.8592)-0.9032)1神经质-0.4662)0.5732)-0.3802)0.5472)-0.5622)1内外向0.3692)-0.3112)0.4442)-0.4182)0.4532)-0.2242)1精神质-0.1340.1452)-0.1952)0.2402)-0.2122)0.111-0.1211掩饰性0.1551)-0.0550.2442)-0.2442)0.2142)-0.0300.3702)-0.2342)

1)P<0.05,2)P<0.01,下表同

2.4SWB的多元回归分析将人格的4种类型和民族作为预测变量,对SWB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在人格的4种类型中,神经质和内外向对SWB及其各维度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二者可以解释总变异量的42.3%;除PE外,在幸福总分及其他维度上神经质比内外向的预测力更强;掩饰性对NE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神经质、内外向和掩饰性对NE有较强的预测力,三者可以解释总变异量的40.9%。见表4。

表4各预测变量对SWB的回归分析

预测变量R2F值β值t值幸福总分神经质0.31686.071-0.562-9.2752)内外向0.42367.9460.3365.8672)PA神经质0.21751.624-0.466-7.1852)内外向0.28536.8490.2674.1832)NA神经质0.32890.7680.5739.5272)内外向0.35951.883-0.182-3.0112)PE内外向0.19244.1370.4386.6442)神经质0.27535.162-0.297-4.6212)NE神经质0.29979.4600.5478.9142)内外向0.38959.005-0.308-5.2262)掩饰性0.40942.521-0.153-2.4941)

3讨论

适应理论认为人们评价自己是否幸福会把过去的生活作为判断标准〔5〕。我国的改革开放及西部开发,使彝区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老年人经历了旧社会的贫苦生活,他们对现在的幸福生活倍加珍惜,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其幸福感较高。男性比女性更感到幸福,这大概是人的自我评价植根于所处的文化社会环境〔6,7〕。彝区是一个男性气质高的文化环境,男性处于支配地位,行为较少受限制,可选择较多社会角色,拥有受教育权,有良好的自我评价,这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女性处于服从地位,受限制多,没有选择的自由,是生育和劳动的工具,这降低了她们的自我评价,从而降低了她们的幸福感。这证明了不同文化通过不同途径实现幸福感的观点〔8〕。

本研究结果提示彝区老年人基本上属于外向稳定型,即多血质-胆汁质混合型气质,这种人善于交往、活跃、乐观、反应快速、情绪兴奋性高。多血质和胆汁质含量存在民族差异,汉族是偏多血质的多血质-胆汁质混合型,彝族是典型的多血质-胆汁质混合型,藏族是偏胆汁质的多血质-胆汁质混合型。观察发现,藏族人尤其是藏族男性,表现出粗豪、精力旺盛、刚毅、冲动的胆汁质倾向。这可能与居住的自然环境有关,汉族住山下,地势平缓,性格柔和,藏族住山上,站得高,看得远,自由奔放,有山一样的棱角,性格鲜明,彝族居山腰,人格界于两个民族之间。由于汉族情绪较稳定,适应性和合群性略高,表现在PA和PE多,SWB高于彝族。这验证了多血质个体幸福感水平最高的结论〔9〕。在掩饰性上的得分均高于50,这意味着老年人的社会成熟性高,这可能是生活现状的真实写照,受市场经济影响,彝区人与外界来往频繁,提高了其社会成熟性。也可能是施测方式产生防御的结果。

研究发现,神经质和内外向对幸福感有重要影响,且神经质的影响更大。较高的神经质意味着较少的PA、PE,较多的NA、NA,较高的内外向意味着较多的PA、PE,较少的NA、NE,而且,神经质和内外向对幸福及其维度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比较而言,神经质比内外向可以解释幸福感的更大变异量。 这与国内外的研究结论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10〕。幸福感与神经质负相关,与内外向正相关,内外向和神经质能解释幸福感变异的42%〔11〕;在集体主义文化下,内外向与幸福感联系的密切程度明显低于个人主义文化〔12〕。另外,神经质和内外向都能预测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但神经质对消极情感比对积极情感的预测力更强,内外向对积极情感比对消极情感的预测力更强,这与国内研究一致〔13〕,但与国外研究不完全一致,MeCrae等〔14〕提出,神经质影响消极情感,内外向影响积极情感,这可能是外国人较外向,中国人较内向,但分别受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影响的结果,这个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澄清。

利他理论认为,除内疚以外的所有不愉快心情都会减少助人行为,快乐和幸福的心境能提高个体的助人潜力,愉快的被试有更多帮助行为。引导个体乐善好施,慈悲为怀是提高幸福感的途径之一。虚假个体历练多,较成熟,不易受伤害,幼稚、纯朴的个体多生活于顺境,易受伤害,小事也耿耿于怀,另一方面虚假的个体由于较成熟,生活目标明确而充实,心态是积极进取的,而幼稚、纯朴的个体,生活盲目而单调,心态是消极回避的,但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

4参考文献

1Diener ED,Suh EM,Lucas R,etal.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 Bull,1999;125(2):276-302.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86-8.

3陈仲庚.艾森克人格问卷的项目分析〔J〕.心理学报,1983;15(2):211-8.

4孔克勤,叶奕乾,杨秀君.个性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8-60,243-5.

5邹君,唐丹.老年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2):194-6.

6Orley J.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J〕.Eur Psych,1994;12:203-9.

7孙希凤,方积乾.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22(8):508-9.

8Diener ED,Oishi S,Lucas RE.Personality,culture,and subjective well-being:emotional and cognitive evaluations of life〔J〕.An Rev Psychol,2003;54:403-25.

9Schimmack U,Radhakrishnan P,Oishi S,etal.Culture,personality,and subjective well-being:integrating process models of life satisfaction〔J〕.J Personal Soc Psychol,2002;82(4):582-93.

10Gutierrez J,Jimenez BM,Hernandez EG,etal.Person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big 5 correlates and demographic variables〔J〕.Personal Individ Diff,2005;38(7):1561-9.

11Francis LJ.Happiness is a thing called stable extraversion:a further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xford Happiness Inventory and Eysenck′s dimensional model of personality and gender〔J〕.Personal Individ Diff,1999;26(1):5-11.

12Vitterso J.Personality trait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emotion stability,not extraversion,is probably the important predictor〔J〕.Personal Individ Diff,2001;31(6):903-14.

13张兴贵,郑雪.少年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2):98-103.

14CeCrae RR,Costa PT.Adding Liebeund arbeit:the full five-factor model and well-being〔J〕.Personal Soc Psychol Bull,1991;17:227-32.

〔2013-06-21修回〕

(编辑赵慧玲/张慧)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
城乡居民收入与主观幸福感分析
高校青年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相关研究
关于体育参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幼儿教师流动与其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吉首市城区青年女性参加瑜伽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