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美 王建峰
摘 要 德育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有力抓手。德育活动让学生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内化道德认知和平衡自我,将道德观念外现于德行,并进行德行反馈,形成新的道德认知,此即为德育活动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内在机制。鉴于这一内在机制,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应符合学生的兴趣、需要,与其他学科课程有效整合,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德育活动课程 学生自我教育 能力培养
一、德育活动课程与自我教育内涵阐释
孔子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健全发展的基础,对个体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道德教育是教育中不可忽视而且应当加倍重视的环节。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从他人教育转向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而德育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有力抓手。
德育活动课程是活动课程的一部分。活动课程是围绕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1]它立足于学生的兴趣、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真切体验,开发其潜在能力,发展其个性。德育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活动的形式,以学生的经验、生活、劳动、社区等活动为德育内容,旨在增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实践能力,改善其道德生活而实施的德育课程”[2]。其主要形式是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参与和情感体验,如班团体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德育活动课程与德育学科课程相并列、互为补充,共同组成学校德育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德育活动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应占有相当的位置。[2]在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也阐述了德育活动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地位。
自我教育是与他人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是人作为主体将自己视作教育对象进行的教育,即自己教育自己。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就教育而言,他人教育是个体成长发展的外因,而自我教育是促进个体转变的内因,只有内外因有机结合,个体才能得以更好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3]在道德习得、道德践行过程中,内因即自我教育起着关键作用。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唤醒其道德意识、激发其内在动力机制、协调其与外界平衡和自我完善的过程。自我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个体,在面对纷杂的道德问题时,才能做出正确的取舍、调整,进而以正确的态度面对道德问题。
二、德育活动中学生自我教育发生的内在机制
当代教育家张楚廷指出:“社会能够对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但只是推动,而主动的是人。”[4]人具有自我教育的潜在性,如何在德育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这一潜在性是教育者关注的重点,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德育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而德育活动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
1.德育活动让学生认识自我
自我教育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个体需要,对自身发展提出一定的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及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主体的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开端,要完成自我教育就必须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由于人自身往往缺乏一个反观自身的视点,我们并不能单凭自我意识对自身的直观来认识自身,而必须经由中介的迂回。[5]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自我认识,是以实践活动为中介,在与他人交往中发生的。在这一过程中,德育活动通过给学生提供真实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将自己已有的道德认知转化为具体的行为,作用于对象之中,以作用对象对自己行为所做出的客观反馈为镜直观自己、认识自我。德育活动过程中凝聚着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能力等,展示着学生的自我本质、特性,让学生通过作用对象来认识自我。道德教育中如果没有活动,无法使概念的道德存在转化为行为的道德存在,也就无法实现道德教育中的自我认识。
2.德育活动让学生反思自我
道德教育是在活动中实现的,活动像一面镜子让学生照映、审视着自我。当教育主体借用外在“环境之镜”来映照、审视自己并在此基础上来教育自己时,自我就产生了本体自我与映像自我的二重化。[6]人自身作为自己审视的对象时,是本体自我的体现,即自我对象化,而主体在所从事的活动中看到了自我,这便形成了映像自我,即对象自我化。学生通过作用对象在照映、审视自我的过程中,进行着自我反思。在自我对象化和对象自我化的转变中,伴随着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将自我看做教育对象进行反思时,遇到不协调一致的因素,会自觉地与认识环节相结合,并反馈到认识环节,重新进行认识。
3.德育活动让学生内化道德认知、平衡自我
德育活动让学生将形成的新的道德认知经过顺应、平衡,内化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丰富了自己的道德图式,从一种道德状态过渡到更高的道德状态。孔子也非常重视道德的内化,他认为只有自我努力才是提高道德修养的内在动力。他要求学生克己内省,“不怨天,不尤人”,并强调:“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的德育思想告诉我们:外在的律令只有通过内在的认同,才能说是道德自觉。[7]而这里的道德认同不只是表面的认同,应该是内化为自己原有道德认知结构中的认同,而德育是基于这种道德认同的基础上的。在平衡、内化过程中,学生将认同的外在道德观内化于自己已有的道德认知结构中,而不予认同的则重新反馈到认识与反思环节。如此,学生在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协调、平衡过程中,完成道德内化,形成自我的道德观。
4.德育活动让学生将道德观念外现于德行
德育活动让学生形成内化的自我道德观念,最终的归宿点是让学生践行道德,通过外显的德行表现德性。只有在德行或道德实践中才能修养德性。[8]德育活动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和学生发展规律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通过具体行为运用道德认知、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辨析能力和解决多种真实复杂的具体道德问题的能力。在与他人交互过程中,学生履行社会、集体提出的道德规范、行为要求;同时自身也会产生遵循道德原则和协调个人行为的需要,这一过程便伴随着学生的自我教育。
5.德育活动让学生进行德行反馈并形成新的认知
在德育活动过程中,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反思,将形成的道德观念进行选择、平衡,内化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丰富自己的道德图式,最终是以德行体现出来。而德行并不是终结,这一德行最终又反馈到学生的认知中,让学生进行新的认识、反思、协调和平衡自我,这一过程即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这样的自我教育又会成为下一次道德活动的起点,并在下一次道德活动中螺旋式上升。由此,德育活动促成了学生自我教育的发生、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也使德育活动的开展更加有意义,最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水平。
由此,德育活动过程中学生自我教育的发生、发展如图所示。
三、如何在德育活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如前所述,德育活动与学生自我教育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前者能够促进后者的发生、发展。但“能够”只表明德育活动具有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发生、发展的潜质,而“潜质”并不代表这种促进会必然发生。要想让德育活动的这一潜质发挥出来,对其所附着的载体——德育活动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会有一些要求。德育活动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应注意以下方面。
1.围绕学生兴趣需要设置并实施德育活动课程,激发其自我教育内在动力
兴趣、需要是个体发展的内在动力,德育活动课程的设置要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围绕学生的兴趣、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设置的德育活动符合学生的需要、兴趣,才可能使内部动机转化为外显行为中的有效动力。兴趣就是自我和某一对象的主动的认同,学生对一件事情感兴趣的程度越高,越容易激发其内部动机。[9]德育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动机和体验为核心的活动,弥补了普通道德教育的不足。围绕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设置并实施的德育活动课程,能够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机制,使“外部要求”转化为内部需要,才能最大限度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2.整合德育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没有一门课程可以让学生学到所有的知识。德育活动的局限性在于不能将所有的德育知识教授给学生,需要与其他学科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在德育活动开展中,一方面注重德育活动课程与德育学科课程的整合,鼓励学生将学科德育课程中所习得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运用于道德实践活动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另一方面,活动课程本身具有综合性,没有一类活动只涉及道德而无关其他学科,德育活动课程应该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整合,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认知、情感的培养离不开其他学科课程的配合,如语文课程中传递的道德情感,历史课程中传承的道德文化。
3.通过德育活动课程生活化,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社会生活是学生道德认知的源泉,只有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道德冲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体悟,学生的道德认知才能充分内化,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并通过德行体现出来,循序渐进地提高其道德水平。杜威有名的“教育即生活”这一论断便阐明了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认为“教育在它最广的意义上就是这种社会生活的延续”[9]。道德教育最终要回归生活,个体的存在离不开实际生活,这也是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落脚点。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而搞形式主义。传统的灌输式道德教育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大量道德理论,而课下践行的很少。德育活动通过给学生提供各种真实的道德情境、道德冲突,在与他人进行交往过程中,把认知结构中的道德观念以实践活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加深学生的道德认知,将道德观念运用于实际生活并在实践中强化道德行为,真正实现了道德教育“知行统一”的最终目标。
德育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提升了学生道德素养水平,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知识头脑中简单的构建,而是实践中检验得到的真知,并内化于学生行为之中。同时,在整个德育活动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悟其德育意义,提高学生的“能动力”和“自制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根本上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连榕,洪明.课程与教学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2] 胡斌武.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现代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 B.A.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 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 王建峰.语文文本解读的自我教育品格机理分析—哲学视角解释[J].中国教育学刊,2012(02).
[6] 闫存东.论主体自我教育的内在机制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05).
[7] 曾长秋.中国德育通史简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8] 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 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许家美(1987-),女,山东莒县人,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王建峰(1973-),女,山东临清人,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 王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