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的设计创新机制阐释

2015-12-24 07:24:44邱国鹏
三明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和而不同传统文化

邱国鹏

(三明学院 海峡动漫学院,福建 三明 365300)

“和而不同”的设计创新机制阐释

邱国鹏

(三明学院 海峡动漫学院,福建 三明 365300)

当下,设计已从单纯“物的设计”转变到多因集合的“战略设计”,并积极迈向设计3.0时代,而创新也为当代设计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生命机制。 “和而不同”这一古老而又永恒的哲学概念,在创新活动的驱动下,呈现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它使技术、艺术、文化、人本、商业等多因素在“和”而“不同”的设计理念下得到完美的融合与再创造,构建了一个充满张力的创新设计体系。

创新设计;和而不同;设计创新机制

基于国际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多元化、纵向化格局,3.0时代的设计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并对当代设计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不仅预示着当下设计发展到一个关键时期,同时也刺激着整个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驱使着这个群体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下对设计的理性分析和清醒思考。在此背景下,以创新作为设计的原动力,在设计从“物的设计”到“战略设计”范式转变中,积极探索并尽可能清晰地认识到,设计思维与科技思维、商业思维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因为在多因互动的创造创新活动中,必然是一种多方共生共存的互动关系。因此,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激活“和而不同”的设计机制,更大程度地实现当代设计逻辑、思维、价值的认知、解读、重构,从中也为设计找到了一条更集约、更合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体认“和而不同”的当下意义

“和而不同”是一种美德,又是一种智慧,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哲学韵味。《国语·郑语》载,西周末年史伯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1](P58-59)“和”与“同”可谓这言语的语义支点,这两个概念内涵不尽相同,但又相互关联。从中国“阴阳”哲学思想的角度而言,“不同”的可能是“和”,他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衍生为“和谐”说就成了“理”之所以然。顺推之,“和而不同”形成的最深层理论则是:对立——生成——和谐。《礼记·中庸》里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归结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2](P112)“和而不同”之所以闪烁着理性的光辉,是由于它不仅传承了传统哲学的美学意蕴,也带来了新的社会思想意识和文化认知,在审美情绪的引导下自然构成一种充满张力的创新设计“磁场”。

当人们站在“世界”的高度思考全球性的各种问题,发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空前影响是认同观念的迅速变化以及在社会与文化内部的桎梏。人类文明在进化过程中存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不同文化能够和平共处,从而达到共存共荣,关键还在于“和而不同”。借用“和而不同”的原则作为国家创新战略与设计体系建构过程中的设计自身转型升级策略,是一种共生多赢的多元设计趋势的体现,最终也将带来设计思维和经济模式的颠覆式改变。因为,全球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突破了种种有形与无形的域限,更加彻底地打破了孤立和固化的思维模式,不同地域的人有了更多的沟通和交流,不同的学科有了更广泛的交叉,形成与“他者”观念、态度、立场的碰撞或交流。在新媒介、新技术、新经济环境下,文化同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矛盾有目共睹。多元化的设计机制应该是共生多赢、全球网络协同的,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来整合设计、技术、商业、用户及文化;在交流与对话中保持设计的文化个性与价值,通过相互认同、相互渗透、相互借鉴与吸收,重构自我身份,这与“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设计与创新的联系一直存在,只不过在创新经济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下,创新已从单纯的技术开发扩展到服务、用户体验和社会改良等更宽广的领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创新设计上升到国家战略,以技术、艺术、人本、商业和文化为构成要素的创新设计正成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新的着力点。因此,设计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外观、功能和结构创新,以用户为核心的服务创新过程成为设计的核心。当下设计必须以“和而不同”的姿态,“知变守本”的交流,为当代设计注入异质同构的情感美学特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相交融”的创造性思维,“传统风格、时代气息相共存”的现代性理念,以及“平衡高效、求同存异”的创新性机制。

二、“和”:集合创新

“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具有和谐、协调、秩序、协同、和合的性质,体现了中华民族根本的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和合二字联用并举,构成和合范畴,体现一种包容性和集合性。“和”的本义是不同的事物通过相互补充、调适达到整体上的和谐。而“合”在本质上是两人或几人之间、两方或多方的融合,以此形成不同的新事物。当前对“和”的境界的追求,将使现代设计师们在满足现代消费需求的同时,找到符合时代文化的审美标准。毫无疑问,在从“制造中国”到“创造中国”的进程中,设计创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运用“和”的哲学思想,体现的正是中国当下设计有容乃大、无所顾忌、兼容并包的气度。3.0时代的设计要提升自己的创新力,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思潮,并因此而进入国际设计的舞台中央,即需要打破行业界限、设计方法界限、思维界限,融合国际视野和传统文化的新人文思想,且于自觉或非自觉间通过“引领跨越”的创新设计与之相作用,这便是“和”的意味。

知识网络经济时代,设计要让人体认自己的存在价值,就必须彰显其开掘不竭的活力,大幅提升竞争力和服务能力,形成高水平创新设计成果。在全球化背景下,设计经过进化,已成为传统设计的升级版,是以绿色、智能和全球化等为特征的系统设计。由“封闭单一”向“开放集成”设计基本模式的转变,使得人人参与设计并成为设计师成为可能,设计师、制造者、经营服务者和用户协同融合创新,地域性阻隔再度被完全打破。面对变革与进化,我们发现设计进入一个开放、共享、服务与转移的新时代,任何企盼有所作为的创造活动都不可过多地依重于“传承”,而是要在机遇和挑战双重推动下,积极探索创造性实践赋予产品和服务的本体突破,创造一个超域的文化共同体。为此,以“和而不同”为命题,来看待跨界整合创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地域性与全球化的兼容等问题,理解经济、政治、技术及不同生产生活方式、审美消费、观念意识等方面的相互吸收和借鉴,从而形成科学技术创新、文化艺术创新、用户服务创新、产业模式创新等集成创新。

(一)设计的跨界整合创新

ICT——信息与通信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营造了网络化、智能化、全球共创分享、可持续发展等无边界的新环境,带来了一个从纵向创新程序彻底变为一个横向跨界合作的创新程序,促进了不同学科、设计的构成元素和设计人才团队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首先看学科集合。设计与技术的融合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渗透是在20世纪以来的重要发展趋势。创新设计深度融合工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等多领域知识,是一种重要且学科广泛交叉的集合创新。所关注的动向不应仅仅是设计科学,还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考克斯商业创意报告:英国实力构建》提出“建立可以实施将管理科学、工程、技术、设计与创造性艺术联结为一个整体的多学科交叉的专业课程的创新中心,将创意、科技与商业教学合为一体”[3](P108)。因此,设计要落地,要接地气,就需要在追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综合价值时,在众多学科中找到平衡点,实现真善美的整合,做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设计科学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其次是构成要素的集合。创新设计并不是单一方面的创新,它是综合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用户服务、产业模式的集成创新,涵盖了技术、艺术、文化、商业、人本等多重构成要素。(见图1)

图1 创新设计五大构成要素

这些要素的变化如同其生成一样,是多因集合性的,为此,必须集构成要素于全产业链设计创新平台,将用户需求、市场竞争、新技术等融为一体形成产品创新的空间,有效推动设计与产业对接,持续不断创造新设计、新价值,最终实现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设计期望。设计作为创新活动,它需要团队的配合,需要设计师、工程师、设计部门与企业的共同努力。当前,创新设计发展的新趋势对创新设计人才的知识深度、广度和综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共生、共存、共赢”的理念下,如何整合产业界、教育界和设计行业的资源,实现知识创新、实践创新以及平台创新最大限度地共享,为企业提供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服务,便是设计团队的协同共创的意义所在。

(二)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当下,从国家到业界都在强调创新。就中国而言,这种创新应建立在自我认识上,不单单是技术创新,而是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因此,我们讲集合创新必然绕不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在继承传统设计文化基础上,融合现代设计的思维、策略和机制,使设计在满足信息化社会多元化设计需求的同时,保存和发展传统文化,让中国设计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是设计永葆活力、永葆先进的源泉之一。讲创新,既不是要放弃继承发扬传统设计,也不是主张“西化”或“全面他化”,更不是要“复旧”。毋庸置疑,推崇现代性不能以否定传统为必然。通过对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的历史分析,不难发现其中隐含着当代设计理论观点的萌芽。正如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注意到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将这种更高层次的情感需求的共性追求规律归结为“衣必常暖,而后求丽,常必居安,而后求乐”[4](P51)。这是对设计所具有的精神性的认识,积淀着民族物质和精神文化的传统设计,在中国当代社会人们情感空间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约翰·奈斯比特所言:“无论何处都需要有补偿性的高情感。我们的社会里技术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用技术的软性一面来平衡硬的一面。”[5](P79-80)即便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作为主导的现代设计,将用户获得情感上的需求及对产品的期望,通过设计创新使新需求概念具体化,依旧是立足于中国传统设计文化和当代设计发展方向的结合。

实际上,中国传统的设计思想不可避免地烙有强烈的农政和社会伦理等色彩,长期对设计文化的漠视很大程度上影响传统设计的发展,制约着设计思想的走势。将传统与现代文化进行融合,倡导颠覆式创新路线,就是要求设计不断跟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之道、中庸之道,总结《考工记》《营造法式》《长物志》《陶说》等书籍中古代设计观念和工艺技术,在对民族文化深刻领会的基础上,把握中国设计的内在精神,将 “致用厚生”“简易捷利”等中国传统设计思想与现代主义结合,将传统设计因子与现代流行设计因子相融合,走出一条与时俱进的设计创新之路。

(三)地域性与全球化的兼容

ICT推动下的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为东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快捷通道,包括设计在内的文化正在进行着不断的交汇与碰撞,强调增强理解和信任的文化“对话”已获得国际范围内的大多数人认同。知识网络文明时代,依靠的是知识、信息大数据、云计算等,通过全球网络协同设计,实现全球共创分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事实上完全突破了历史上被感知与认同的极限性,将自己的设计置身于全球化的视野中,挖掘整合多元文化的内核与元素,为形态各异、风格多样的文化广泛传播、平等交流、相互认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如今,不同洲、国度的设计公司与机构在产品目的地开办网络办事处,许多在欧洲和美国的代理机构受亚洲公司的委托开发和改进在当地销售的产品,一些欧美发达地区的知名设计机构在亚洲等海外地区开设分支机构,以便更好地追随当地的生活潮流和趋势,直接与客户合作。全球网络消除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的时空障碍,一种“跨界”的全球化设计道路成为可能。

从社会进步的既往历史探寻中国设计发展的脉络,不难发现,中国设计的精神内涵与美学品质,是经过历史的营造、凝练而形成的,具有历史传统与地域特质两重性。不可否认,“地域性”和“全球化”其表现形态是十分复杂的。随着全球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也都在不同程度地调整和升级,那种旧有的封闭格局已被打破,那些已滞后的观念都必然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便意味着,中国设计要创新、要走向世界,就必须把全球化的集合创新理念放在全方位开放的系统中,学习西方成功的设计经验,找到其与中国文化的契合点,包容、转化外来西方文化为新的地域文化。在这开放的系统里,任何有生命力的设计不能够也不可能固步自封、毫无选择,必然参与到国际化的竞争中,吸收融合世界各民族智慧和优秀文化,在与“他者”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发现创新契机,为展开资源整合创新提供有利条件。如此,“地域性”设计要适应全球化的大气候,并能够扎根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中,以平等交流的姿态面向世界,就应该从设计的多重维度加以认知,积极寻求、创造新的地域个性,并不断加强其可交流、可扩展的特质。

三、“不同”:再造创新

“不同”是对“和”这一理念的深层次阐述。这种“和”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在“差别”“对立”基础上的“和”,是不失其个性及文化品质,这是“不同”的内核。“不同”是相对,而并非绝然分野,即便事物间互不相关,随时空变化不断延伸和改良,事物间在彼此和谐有益的关系演化中仍继续追求自己特色,保持与建树自身个性。正如宋生贵教授所言:“……‘不同’不停的被‘和’消解,被‘和’所丰富、更新,由此形成一个新的不同的‘不同’,而这一‘不同”接着又会以自己的 “不同”即特殊性和主体性而进入新一轮的‘和’,即相互作用的过程,如此循环,以至永无穷期。”[6](P162)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设计的多重属性特征要求其在追求与开放、交流的姿态相一致的基础上,执着于各自独特的体系与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个性追求和再创造。

在追求设计创新的全球化趋势下,设计既紧随时代潮流也保留着其情感化、理性化以及功能主义的独特性,不会也不可能舍弃其独特的个性风采。因为市场的合并、分化及多元化的现状带来了产品的残酷竞争。各国的设计师都在用自身个性化的设计力量向人们展示他们独特的设计风格。正如我们看到的 “德国设计”“意大利设计”“英国设计”“荷兰设计”“日本设计”等已成为世界最好设计的代名词。他们紧随时代潮流又保留着独特的、蕴含深厚民族文化内含特征,屹立在世界设计的顶峰。早在1916年,戈尔泰就说过:“所有民族都有义务将自己民族的东西展示在世界面前。假如什么都不展示,可以说这是民族的罪恶,比死亡还要坏,人类历史对此也是不会宽容的。”[7](P39)作为本土设计,其生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机制和规律,必然是开放的、多因集合的。要在多元的设计理念中更多地发挥设计的价值理性,延续传统、发现传统、创造传统,就必须融入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独有品质。正如参与建外SOHO以及蒲蒲兰儿童书店等场所设计的SAKO设计事务所的迫庆一郎认为:“一座城市应该有意识的保留一些遗产,无论是建筑还是其他设施,只有这样才是完整的城市,人们做到在别的地方做不出来的好东西。”[8](P152-153)值得注意的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生产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设计应该多从文化、生理、心理、行为等层面着手,以人所生活和包围的文化为基础,发展“给人们设计(design to people)”到“为人们设计(design for people)”“由人们设计(design by people)”的设计思想转变。

当设计进入“当代”阶段,设计不能只是拼接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的简单工作,而是应该在建立自身价值观的基础上,契合地域性的文化背景,不断创新再造,寻求不同文化类型的生存发展空间,在激烈竞争的时代获得大众的接受。“设计3.0时代改变了游戏规则。不是做比别人更好的事,而是要做不一样的事。”[9]设计只有当它是可增长的,才可能是有生命力的。只有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撞击、交流以及融通之中再创造出具有世界高度的新的个性,因此,持续不断地向外来民族学习各种先进的科技、文化,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同时,在包容不同民族的精神品质与价值取向中不断追求新的个性,在设计本体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具有本民族特性的现代设计,实现双重乃至多重超越,在现实中回归设计的本质。

面对全球创新设计的现状和趋势,就中国设计而言,正在艰难地开拓自己的设计之路。“和而不同”这一古老而又永恒的观念仍然契合当代设计的文化背景。它不仅为人类共同持续繁荣谱写新篇章,更使得技术、经济、文化、服务、产业、环境等多因素在“和”而“不同”的理念下也能得到完美的融合与创新。时至今日,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不仅给中国的设计师们带来机遇,也对传统的优秀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提出了挑战。因此,当下必须秉承平衡、高效的设计哲学,以“和而不同”的姿态,弃其所短,扬其所长,确立中国设计的文化生长点、科技创新点,才能发挥设计作为社会生产力、创新驱动力、文化软实力、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价值。

[1]仲泽,方延军.和而不同[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

[2]汤一介.和而不同[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3]郑子云.设计的立场:扩展的服务设计观念[M].南京:江苏出版社,2010.

[4]张福昌.设计概论[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5]滕守尧.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学与设计[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6]宋生贵.当代民族艺术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美]斯图尔德.人与文化的理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

[8]胡鸿.设计思考[M].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11.

[9]乐岩:拥抱“设计3.0代”[N].新民晚报,2014-05-31(B1).

(责任编辑:刘建朝)

Interpretation of"Harmonious but Different"Design Innovation

QIU Guo-peng

(College of Strait Animation,Sanming University,Sanming 365004,China)

In this era of rapid progress toward design 3.0,the transition from"simple object design"to"strategy design with multiple factors"has already taken place.Innovation has provided the most important mechanism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design."Harmonious but different,"this ancient and eternal philosophical concept,has shown great vitality under the drive of innovation.The design philosophy"harmonious but different"allows for perfect amalgamation and recreation of technology,art,culture,human capital,and business,which builds a tension-filled innovative design system.

innovative design;harmonious and different;design innovation

J04

A

1673-4343(2015)03-0052-05

10.14098/j.cn35-1288/z.2015.03.010

2015-05-1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0YJC760042);福建省教育厅基金项目(JA11262S)

邱国鹏,男,福建三明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创新设计。

猜你喜欢
和而不同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和而不同”的美好婚姻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人民论坛(2016年22期)2016-12-13 11:09:24
时代发展下的词汇意义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