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兵
(1.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南昌 330077;2.澳门大学 人文学院,澳门)
电视新闻属于典型的有声文字和视觉图像并重的多模态语篇,意义的建构强调声画合一、图文并茂。不过,电视新闻研究并非做到了图文并重。除了大量以语言为主的研究外,有关电视新闻画面及其图像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拟从图像与文字的符号指称意义出发,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和英国广播公司BBC-TV1频道的新闻报道为例,解读电视新闻如何通过图文指称关系形成意义连贯的新闻话语。同时指出,图像信息与文字信息在电视新闻播报中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皮尔斯认为,意义的产生是符号指称的过程,其中涉及符号、客体和释义的三位一体。符号即用于指称客体之事物,如传递意义的声音、图像、文字、物品等。客体表示被指称之对象,如实物、概念或感受。释义表示感知者对符号意义的理解过程,经由符号指称的意义必须通过释义而获得[1]39。与皮尔斯同时代的索绪尔,也对符号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将符号分为能指和所指。譬如,当看到“狗”这个字时,人们就会感知到[狗]的概念。在这里,“狗”为能指,[狗]的概念即所指。同理,图像作为视觉符号,由色彩和形状构成。相对图像而言,色彩和形状即能指,色彩和形状的表征意义即所指;相对其他实体而言,图像本身即能指,图像传递的意象或概念即所指[2]17。在机器人海豹这条新闻中(见例1),①海豹机器人Paro是(日本)工业科学技术院研发的一款以动物为蓝本的机器人,能够模仿部分动物的行为举止,主要用于病人的心理辅助治疗等。新闻借助形状和色彩,勾勒出“海豹”的图像(即能指)。当观众看到这个图像时,就会根据符号的像似性特征,从大脑中搜索到现实世界中的海豹形象,感知到[海豹]这一概念(即所指)。
例1:
② 本文涉及到的一些符号的转写规则:∷表示语音拉长;(.)表示停顿少于0.5秒;(0.5)表示停顿不少于0.5秒;=表示一个镜头还没有结束,延续到下一行;()表示对括号里的内容不肯定;||表示镜头切换;{}表示镜头的特征和镜头描述的内容。
人们在传递信息时,需要通过语言符号,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展开。比如,要传递“小王在溜狗”这一信息,讲话者必须从左到右依次读出每个汉字。如果颠倒或打乱,信息则迥异。索绪尔将这一特征称之为语言符号的组合关系(syntagmatic relation),即意义是通过符号的横向组合而获得的。和语言不同,图像主要表现前后、左右、内外、远近、上下分布排列[3]186-219,属于空间上的组合关系。不过,就图像序列而言,图像和文字一样,属于时间上的组合关系。此外,符号也具有聚合关系(paradigmatic relation),索绪尔称其为联想关系(associative relations)[4]121。就语言而言,每个符号都可以被语法相同或发音相似的符号代替。譬如“小王在溜狗”中,可以用“小张”或“老李”代替“小王”,也可以用“下棋”或“看书”代替“溜狗”,甚至可以用“还在”或“过了”代替“在”以表示不同的时体。如果将这一特征推至图像符号,其聚合关系则表现在不同形状或色彩的选择上;就图像序列而言,聚合关系表现在不同图像的选择上。
电视新闻是聚组合关系的统一体。在组合上,文字通过音符、词语、句子先后展开,画面则以图片或连续镜头先后展开。二者需要密切配合、相互补充、彼此渗透。正常情况下,电视画面切换均和文字句读大致同步[5]98-105。聚组合关系不仅包括文字的选择,也包括图像的选择。宏观上,新闻记者必须选择主题(严肃新闻或娱乐新闻)、播报结构(音乐切入画面+标题新闻+具体新闻+结束画面)[6]39、报道类型(体育新闻、天气预报或时政新闻)。微观上,记者需要对词汇、语法、语义、语音等做出选择。图像亦然,对镜头的选择基于记者对聚合关系的选择(将其与其他镜头的比较)和组合关系的排列(将其与前后镜头的比较)。同一个镜头放到不同的图像序列中表达的意义就会不同。另外,不管是图像还是文字,二者必须兼容。每一文字符号都应该能够从画面中找到相应的图像;同时,每一镜头都能够支撑文字的报道。
皮尔斯认为符号主要具有象征、像似与指示三大指称意义[6]。
首先,符号具有任意性。譬如“狗”作为能指,与所指[狗]的概念并无关联,完全是约定俗成的结果。这种由任意性和约定性结合而成的意义叫作符号的象征(symbolic)意义。几乎所有的语言符号都经历了任意选择、积淀、认可、约定俗成的演变过程,属于典型的象征符号。正是因为其象征性,人与人之间才能够通过语言文字轻松自然地进行交流。图像符号的象征意义可以从例2得以说明。画面中老人的笑容象征“幸福、快乐”,意指机器人海豹可以带给病人快乐、健康、幸福。该新闻不仅用画面展示了老人开怀大笑的情景,而且提及文字信息smile、chuckle(见第16行),巧妙地将图文的象征意义结合了起来。观众出于最佳关联的认知心理[7]158,往往能够将画面中的笑容和文字smile、chuckle对接,形成图文呼应的解读。
例2:
符号的像似(iconic)意义表示符号在能指、所指和参照物之间形成的相似性特征。如例3中,画面中茂密的杂草(能指)与现实中的草原(参照物)及人们大脑中的草原形象(所指)形成极大的相似性,形象地呈现了大草原的景象,并与文字中提到的大草原形成共同指称(co-reference)。
例3:
事实上,电视画面中所有镜头都或多或少具有像似意义。当然,部分语言亦有像似意义,比如,英语单词eye、汉字“目”、葡语olho等都从形态上与眼睛像似。另外,拟声词具有声音的像似性,如英语中的cock-a-doodle-doo、汉语中的wowo-wo等。
符号的指示(indexical)意义表示符号根据事物的因果关系而确立的指称意义,比如乌云预示可能下雨,冒烟可能有火灾。指示意义依赖语境而存在,意义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8]304。如“这就是小王”中的“这”必须是说话人所指对象。指示意义多通过直示语(deixis)和指示词(demonstratives)获得。常用的直示语有时间词(如‘现在’、‘那时’)、地点词(如‘这儿’、‘那儿’)人称词(如‘我’、‘我们’、‘你’、‘你们’)。指示词一般包括‘这’、‘这些’、‘那’、‘那些’等指示代词。图像也有指示意义最常见于各种图示中,如箭头、问号、国旗,等等。电视画面中的特写镜头也具有指示含义,如:大雨来临前的乌云密布、面黄肌瘦的非洲儿童、节日前广场上的欢声笑语,等等。
Scollon和Scollon认为,所有符号——不管与语境兼容还是相悖——都因其所处语境而产生意义[9]23。它们通过其所在的(语篇、情景、社会文化)语境投射出来,表现为不同类型的指称关系。电视新闻的指称关系与日常话语不同,主要表现在语篇的界定上。日常话语一般仅包含文字信息,而电视新闻语篇并非单纯的文字信息,还包括图像及其图文以外的其他符号信息,如音乐、同期声等。因此,我们可以对电视新闻的指称关系划分为外指(exophora)[10]33、内指(endophora)和图文共指[6]95-96。
在语言学界,外指普遍表示指称语对语言外客观实在的指称,即被指称物位于关涉语篇之外,需要通过语境和话语参与者才能确认[11]33,[11],[12]122,[13]49。就电 视 新 闻 而 言,当 对 客 观事物进行指称时,往往首先通过具有指示意义的语言符号指称电视画面中的相关图像,再通过图像的像似意义指向客观世界的参照物。比如,例1中this(见第1a行)直接指称的并非现实中的海豹,而是画面中的海豹形象(见第1行),海豹形象再通过像似意义,指引观众感知到真实的海豹。又如,例7中“现在”(见第2a-1行)并非节目报道或者观众收看节目的“现在”,而是画面呈现的记者站在鄱阳湖底、面对镜头报道的“现在”。可以说,电视新闻通常借助具有指示意义的语言符号,指称画面信息,再以画面为桥梁,外指客观事物,最后达到文字、图像和客观事物的共同指称。当然,许多文字信息都直接与语篇外的客观事物产生联系,无需通过电视画面,这种指称现象叫作独指(homophora)。独指具有唯一性,所指事物是话语参与者共知的唯一对象。
电视画面由于图像的像似性而具有文字的独指特征类似的外指功能。图像的像似性促成观众将电视画面与实际客体联系起来,迅速识别客体。如图1中,观众通过画面可以搜索到经验世界中相应的形象,从而识别出在雪地里爬行的海豹。又如图2,观众通过搜索大脑中的百科知识,可以获得相关玩具动物的形象。然而,这种单纯通过图片来指称语篇外客体的做法并不能完全准确无误地传递话语信息。譬如,当我们面对图1时,并非人人都能识别“那就是海豹”。观众只有对海豹比较熟悉,具有海豹的百科知识时,才能确信无疑的识别。不过,即使我们从未见过海豹,只要我们能够从文字播报中听到有关图片的说明,我们就能将文字和图片联系起来,理解画面信息,这就是文字对图像的“锚定”(anchorage)功能。锚定表明:当图像意义不确定时,可以通过相应的文字说明来对图像的信息进行锁定[14]38-41。譬如图2,仅通过画面,观众最多能够获得如下信息:一个模仿海豹制作的玩具娃娃。然而文字信息告诉我们,这一信息并不准确,图片描述的并非玩具娃娃,而是能够接受指令的机器人。
图1 电视画面截屏:雪地里的海豹(来自BBC新闻,2010)
图2 电视画面截屏:机器人海豹(来自BBC新闻,2010)
内指表示发生在语篇内部的指称关系[11]33,[12],[13]123,[14]49。电视新闻语篇的内指不仅仅涉及到语篇内语言上的指称现象,还涉及到语言与图像间的指称关系。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将电视新闻语篇的内指分为图文内部的回指(anaphora)、下指(cataphora)[11]33及图文之间的共指(coreference)[6]95-96。语篇中初次出现的名词第二次或多次反复出现,或以其代词、同(近)义词代替的现象便是回指[11]33,[13]123。比如:
例4:
Voice-over:“…the seal named Paro was created by Takanori Shibata(0.5)he began developing therapeutic robots seventeen years ago(1.0)and want to build one that looked and moved like a real pet(0.5)down to the smallest detail(2.0)he says Paro can learn the movements that encourage its owner to interact…”
该文字报道中,he和its是回指代词,分别指向前文的Takanori Shibata和the seal。另外,重复出现的Paro以及其他语义相同(近)的表达如therapeutic robots、a real pet都指向前文的 the seal,也属于回指。
回指多出现在文字报道中,电视画面中比较少见。当然也不排除画面通过重现的方式回指已经发生的事件,如体育新闻中的镜头回放。
下指表示指称成分先于被指称成分出现,指称成分用于指称下文即将出现的事物或内容[11]33,[13]123,[15]417。比如:“下面我们再来详细地了解一下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的旱情(2.5)…..”。这里的“下面”一词就是下指,用来指称后面即将报道的事件。又如:
例5:
[画外音]:“记者从江西省防办(.)拿到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中旬(.)鄱阳湖星子站水位是9.19米(.)较::多年同期水位低5.02米(.)湖水面积只有386平方公里(.)仅为历史同期均值的(.)16%(.)…..”
“数据”在这里指称后面提到的具体内容,属于下指。
单独的电视画面很少出现下指,通常需要文字的辅助。比如,配合例5的文字出现的画面是两幅关于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下降的柱状图和饼状图(见图3)。
图3 电视画面截屏:鄱阳湖干涸现象(来自CCTV-4中文国际,2010)
从图3可以看出,画面内容正好和文字报道的内容重叠,与文字的下指信息形成呼应。
当然,利用图像下指最明显的就是电视新闻节目中的预告片了。为了吸引观众,电视新闻往往在提要部分或插播广告前出现最闪亮的镜头,预报(下指)即将开始的新闻。
根据Montgomery的观点,电视新闻中文字指称的事物大致也是图像指称的事物,即图文共指[5]。共指既包涵内指又包涵外指,是连接内指和外指的桥梁。具体而言,当共指发生时,先是篇内的图文相互指称,接着相互指称的对象共同指向图像信息,图像信息通过其像似意义最终指向语篇外的客观实在或想象世界。
图文共指一般有对等和偏正之分。在对等关系中,图像和文字具有同等的地位。如例2中,图像部分(见15行)和文字部分(见16a行)都同时对“笑容”进行指称,二者既能独立存在又能相互辉映,增强了新闻的表现力。偏正关系表示图文之间具有强弱之分,有时图像处于强势地位,文字起到对图像的锚定和接力作用。有时文字处于强势地位,图像起到对文字的“示例”“凸显”和“延伸”作用。由于图文共指的对等关系易于理解,下面仅对偏正关系作进一步论述。
1.文字对图像的指称
电视新闻的文字既可以借助画面描述事件、传递信息,也可以对画面中的信息进行锚定和接力[15]38-41。为了和画面有机结合,文字通常根据人的视觉移情规律,假定画面为现实世界,通过直示语、指示词、人称代词和时态等手段来指称画面中的信息,带领观众走进新闻事件现场,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10]31-40,[6]92-97。
首先,直示语和指示词可以指称电视画面中的事物,锚定画面信息。如例1和例6中的指示词「this」(见第 1a、3a、12a行)都分别指称了画面中描述的不同事物:小海豹、机器人海豹、男职员、日托中心。另外,中文报道也有许多使用直示语和指示词的现象。例7中直示语有‘这里’,指示词有‘这个’、‘这么’(见例7斜体部分)。直示语和指示词的大量应用,凸显了报道中正在发生的事件和行动,引导观众从文字信息移向指称的画面,从画面中识别被指称的事件、物体或行为、动作,文图结合,理解新闻[6]95-104。
例6:
例7:
另外,电视新闻中,人称代词不但可以起到回指和下指的作用,还可以指向电视画面中的人物,接力前后信息,形成连贯的语篇。例8中,I既非记者,也非观众,而是画面中的被采访者。由于代词I的指示作用,观众不费任何力气就能轻松地将图文信息结合起来。
例8:
再有,时态也可以起到“接力”图文前后信息的作用。尤其在英文报道中,时态往往表现为现在时,以突出新闻的时效性和当下感。而时效性和当下感又通过图像的纪实性在电视画面中得以呈现,从而恰到好处地将观众置于新闻事件之中。
2.图像对文字的指称
图像可以根据本身的像似性指称文字信息。首先,图像利用方向(如箭头、图标等)、向量(如速度、运动等)示例文字信息。比如,当报道股市震荡时,画面中往往会出现表示股指下跌或上扬的箭头。例9中,电视画面用柱状图和饼状图形象地表达文字中的数字概念,使图文互相衔接,相得益彰。
例9:
其次,画面利用镜头的推拉摇移指称文字信息。大多数电视画面由长镜头组合而成。长镜头不仅能够将观众带入新闻事件,而且可以配合文字的描述,推拉摇移镜头,“凸显”文字信息,实现图文统一。如例10中,随着文字的描述(moved down to the smallest detail),镜头形象地从对人物的特写移到机器人海豹身上,并逐渐拉伸镜头直至形成对“海豹”眼睛的特大特写。
例10:
另外,图像偶尔通过转喻或隐喻,延伸文字信息。当我们听到报道中提及某政府机构或抽象概念时,电视画面往往以转喻的方式引申意义,达到图文一致。比如,当提到“美国当局”时,画面往往出现白宫的形象;当提到金融风险时,画面可能出现华尔街;当提到饥荒时,画面往往出现非洲草原上面黄肌瘦的儿童,等等。有些图像不仅具有相似性,还可以通过象征的表现手法传递更加深层的意义。这时的图像意义往往是隐喻的、抽象的。不过电视新闻稍纵即逝,没有任何停留或者回旋的余地,其内容必须浅显明了,易于接受[16-17]。因此,抽象而费解的图像隐喻在电视新闻中也并不多见。
本文讨论了电视新闻中图像和文字的符号本质及其差异,并详细论述了图像和文字在电视新闻话语中的指称关系。在指称上,图文常常根据符号的象征、像似和指示意义指称语篇内外的事物,形成共同指称、相互照应的关系。具体表现为语篇内图文本身以及之间的回指、下指、共指和语篇外事物的独指与外指。
除了图文之间的指称关系外,图文的意义建构,尤其是图文作为电视新闻媒介对公众的影响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功能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些都是本文没有谈及的问题,亟待今后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
[1]李涛.传播符号学视阈中的动漫传播理论建构[J].当代传播,2011(6):37-39.
[2]隋岩.从符号学解析电视的“真实性”[J].现代传播,2010(10):17-20.
[3]Kress G,van Leeuwen T.Front pages:(the critical)analysis of newspaper layout[C]//Allan Bell,Peter Garrett.Approaches to Media Discourse.Oxford:Blackwell,1998:186-219.
[4]Saussure F D.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London:Duckworth,1983.
[5]Montgomery M.The Discourse of Broadcast News:A Linguistic Approach[M].New York:Routledge,2007.
[6]Peirce C S.Collected Writings of Charles Sanders Peirce[M].C.Hartshorne,P.Weiss,A.W.Burks,et al.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8.
[7]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8]Peirce C S.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M].J.M.Baldwin,et al.New York:Macmillan,1902.
[9]Scollon R,Scollon S W.Discourses in Place:Language in the Material World[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3.
[10]Halliday M A K,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11]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1994.
[12]Martin J R.English Text:System and Structure[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13]胡壮麟.语篇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14]Barthes R.Image-Music-Text[M].London:Fontana,1977.
[15]许余龙,贺小聃.英汉语下指的篇章功能和语用分析——兼谈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照应的单向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6):417-423.
[16]Ekström M.Epistemologies of TV journalism:a theoretical framework[J].Journalism,2002,3(3):259-282.
[17]Fiske J,Hartley J.Reading Television[M].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2003.
[18]冯德兵,高萍.徘徊在“现场”与“演播室”之间——BBC《十点新闻》与央视《新闻联播》播报结构比较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1):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