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天坤 李永清 黄 骅 孟庆更 刘宝华 杨铁刚 孙宝山 薛 勇
(1北京市昌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禽疫病防控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北京市饲料监察所;4北京市昌平区南口动物防疫站;5北京市昌平区崔村动物防疫站)
体细胞(Somatic Cell,SC)是奶牛生乳中存在的血液白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的总称。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SCC)是指每毫升生乳中体细胞的个数。健康奶牛生乳中的SCC为2 万~20 万个/mL。SCC是反应乳腺感染细菌或病毒严重程度的标记,又称“金标准”。当奶牛乳腺被感染或受机械损伤后,SCC就会上升,感染越严重,体细胞数越高。SCC增高不仅会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而且还会对生乳的化学成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给奶牛养殖业和乳品加工业造成严重的损失,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
2015年4月15日,北京市昌平区某奶牛场报告,该场20 多头产奶牛出现体细胞严重超标现象,生乳品质受到了影响,以至于乳品厂拒收其生乳,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而牛场管理及技术人员均无法查得病因。于是邀请本单位人员前往牛场进行现场诊治。通过DHI检测结果发现,发病牛只生乳中体细胞数最高达930 万个/mL,最低100 万个/mL,达到重度乳房炎的程度。临床观察发现,这些奶牛的乳头或乳房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表现为红肿、乳管口开裂、溃疡;触诊时,奶牛表现出疼痛(踢腿)。初步诊断为挤奶员操作不规范导致挤奶机损伤乳头,加上牛床不卫生引起感染而形成乳房炎。将8 头SCC最高的奶牛生乳带回实验室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结果如下。
无菌条件下采集生乳样品,分别接种于LB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以及含5%的犊牛血清的TSA和TSB平板上,37 ºC培养过夜,结果在LB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未见细菌生长,而在TSA和TSB平板上均有白色或金黄色菌落生长。显微镜镜检发现,所分离的细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为葡萄串或短链状。再对所分离细菌进行16s RNA的PCR产物测序进行鉴定,结果获得2 株表皮葡萄球菌(Staph.Epidemitis),2 株无乳链球菌(Strep.Agalactiae)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Chromogenes)。这些细菌都在自然界天然存在,均可引起奶牛乳房炎。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治疗无多大意义,建议牛场淘汰病牛。
各选取1 株表皮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以TSA加血清37 ºC培养5 h后,取100 μL涂布TSA血清平板,待表面液体被吸干后,将药敏纸片轻贴于平板上并保持合适的间距(每板7 个),然后倒置于37 ℃温箱培养过夜。观察并测量每个药物抑菌圈的直径,结果如表1所示。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所分离的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氨苄、环丙沙星高度敏感,而对多黏菌素、庆大霉素有抵抗,对其它药物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将分离出的表皮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在含10%胎牛血清TSB培养平皿上划线,于37 ℃培养过夜,然后挑取单个菌落接种到含10%胎牛血清TSB培养液中,240 r/min振荡摇菌16 h后,测定OD 600值,当达到2.1046时,再按照0.5 mL/只的剂量腹腔注射5 只8 周龄的BALB/c小鼠,于隔离环境中饲养,观察小鼠发病与死亡情况。结果为:接种过无乳链球菌的小鼠于24 h后100%(5/5)死亡,解剖发现小鼠肺脏严重出血,对肝脏切面触片进行革兰氏染色后,显微镜检查发现,肝细胞内有大量的短链杆菌。这表明小鼠的死亡原因为无乳链球菌感染,从而证实从体细胞严重超标的奶牛乳房内分离出的细菌为高毒力的无乳链球菌。
表1 不同药物的抑菌圈直径结果
药敏试验和毒力试验结果表明,该牛场严重体细胞数超标的一个重要病原为无乳链球菌感染,该菌具有很强的毒力。该菌常存在于奶牛的皮肤、乳头及乳房,通过挤乳人员的手、挤乳机械以及蝇类携带而传播,是奶牛感染乳房炎的主要病原体。其感染后不激发机体免疫,目前尚无菌苗可用,因此建议按照如下措施进行防治。
要求挤奶员重新校正挤奶机的负压压力和脉冲频率,检查挤奶杯的橡皮奶衬是否老化,然后根据不同奶牛乳头形状调整挤奶时间,避免负压空吸。
淘汰产奶量低又有严重乳房炎的奶牛;对一些症状较轻或体细胞数相对较低的奶牛实施对症治疗:以头孢噻肟、头孢氨苄、环丙沙星3 种敏感抗生素交替进行肌肉注射和乳头灌注,对红肿的乳头除药浴外,还应采取外敷消肿等措施。
开展全面的卫生消毒工作,尽可能防止牛只感染病原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