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

2015-12-23 09:30史书影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阅读高中语文

史书影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为一项重难点,同时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对于高中生而言,其只有学会阅读,才能吸收优秀阅读文本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并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及人生观。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与发展,个性化阅读已成为一种科学有效的阅读模式,除了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外,还可充分促进其语文水平的提升。因此,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展开探讨,以期为今后的阅读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高中 语文 教学 阅读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粗略地谈一下自己一些看法。

1、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特点

1.1有着非常强的教学主体性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含义指的是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与学生展开良好的交流与互动,对其情绪及学习感受予以尊重,在将教学理念进行转变的同时,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从而将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实现个性化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分析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可知,其核心便是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其个性特点充分体现出来,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也非常重视,并且遵循的是以“以学生为根本”的原则及思想[1]。

1.2具有生成性的特点

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以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设计出科学可行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案,然后再将教学工作落实到位,并不是根据既定的课堂来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而是从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反映出发,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由此可见,个性化阅读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点。

1.3教学模式存在差异性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学对象是学习特点各不相同的个体学生,其性格特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及认知水平等均有所不同,因而在采取教学模式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差异化。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

2.1设置开放性问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思维的平台

问题是诱发学生开展思维活动的最佳途径,高中语文阅读本身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个性化解读的过程,即学生阅读后的体验、感悟等都会不同。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要通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思维的平台,激活学生个性思维。如,在教学《雨巷》时,笔者设置这样的问题:诗中的“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结合阅读文本的内容,想象这位姑娘是一个什么形象?以这样开放的问题来促使学生自主开展形象思维活动,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自己的个性语言描绘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文学形象就像一个不定方程,它的解不止一个,只要符合“结着愁怨”就行。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一形象的认知和了解,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为学生个性化思维发展提供机会。另外,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在学习《祝福》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再进行同学之间探讨、交流。如,你认为祥林嫂有没有反抗精神呢?电影《祝福》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砍门槛。你怎么看这个情节?让学生有发挥自我,开展个性化的空间,进而为个性化阅读教学奠定有效基础。

2.2采取个性化手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阅读的方法

教学本身属于科学范畴,同时也有着一定的艺术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展现的魅力,对诱发学生共鸣、启发学生思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笔者认为,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可以通过教师的个性化手段来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即语文教师以自我的个性特点或者优势来诱发学生的个性化追求,采取以个性来培养个性的手段来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如,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笔者运用朗诵把毛泽东那种独有的自信和豪迈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给学生营造一个文学氛围,来诱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从笔者的朗读过程中进行想象,想象当时的情景;之后,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阅读文本的了解来进行朗读,促使学生个性化情感体验的延伸发展,强化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思维。学习《论语》后,组织学生看了电影《孔子》,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内容评价电影,有的学生甚至重读课文,很有针对性地做出了百花齐放的评价。

2.3开展自由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阅读的空间

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活动特征,作为教师应明确认知这一点,并运用学科的这个优势,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一定的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进而促使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笔者通过与学生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发现现在高中生几乎都没有阅读的时间和空间。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喜爱教学中开展自由阅读活动,给学生提供个性化阅读的时间。所谓自由阅读活动,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内容,自由选择阅读方法,自由确定阅读目标等,一切以学生自己的爱好为主。与此同时,笔者向学生提出自由阅读必须要有计划安排和阅读笔记,以此来确保阅读的有效性。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后,笔者选取下午的语文自习课为自由阅读课,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朱自清其他的文章或者阅读相类似题材的文章,并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感受进行交流,诸如朱自清的语言都比較活泼,朗读起来朗朗上口等等。注重对学生个性的体现,强调学生个性的张扬,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主阅读、个性发展的良好行为习惯,深化个性化阅读教学。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及模式,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引导其自主思考,让他们在自主阅读中得到领悟及启发,在提高阅读水平及素养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顾书婧.职业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阅读与教学,2014,14(10):7.

[2]周亚莉.新课程理念下加强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2014,23(01):99.

[3]李鸿玲.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研究[J].课外语文(下),2015,8(10):128.

猜你喜欢
阅读高中语文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