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达省份内部发展差距的理论解释与对策
——以山东、广东和江苏为例

2015-12-23 03:31安虎森张古
现代经济探讨 2015年6期
关键词:区际基尼系数差距

安虎森 张古

中国发达省份内部发展差距的理论解释与对策
——以山东、广东和江苏为例

安虎森 张古

该文通过数据分析和理论模型对中国发达省份内部发展差距进行了探讨。在D-S垄断竞争一般框架下,通过引入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性服务业,研究引起区域发展差距的运行机制和内在规律,并对山东省、广东省和江苏省基尼系数进行计算,同时按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进行分解,分析1996年至2013年三省内部的经济发展差异情况和变化趋势,同时根据模型结论分别提出政策性建议。

区域差距 基尼系数 比较优势 生产性服务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各省市经济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从经济总量上看还是从人均水平上进行衡量,各经济指标均得到了质的提升。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因历史发展水平不一并受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发展政策的影响,我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从整体上看,我国东西部发展差异显著,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优势及对发展机遇的把握,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而中西部地区地处内陆且部分地区自然环境恶劣,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大部分地区还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从一个省的内部来看,也存在巨大的经济发展差距,即使是相对发达的省份也同样如此。区域发展不平衡易导致经济的混乱和社会的不安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中央对此高度重视。199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已把区际协调发展作为主要的目标之一。“十一五”规划更是强调了协调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试图破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的问题。“十二五”规划又把主体功能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目标。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强调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各地方政府也通过提出适合本地区现状的政策和规划,试图减缓区内的发展差距。

广东省、江苏省和山东省尽管经济总量位列全国各省市前茅,但在各省内部却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差距。山东的鲁东地区、广东的珠三角地区和江苏的苏南地区由于各自的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各省的整体发展中起到了绝对的带头作用,而三个省内部其他地区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山东的鲁西地区、广东的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以及江苏的苏北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工业化进程相对缓慢,缩小地区间差异也就成了各省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

目前有关区域发展差距的研究,大多数是通过对衡量区域发展差距的指标进行计算并以此来分析区域差距。基尼系数是衡量经济发展差异的基本指标,通过对基尼系数的分析可以看出区际差距的变化情况,但无法揭示形成区际差距的机制,更不能根据基尼系数的变化提出政策性主张或措施。由克鲁格曼创立的新经济地理学,解释了强势区位不断强化其区位优势和弱势区位不断失去其区位优势的循环累积机制。因此,本文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以马丁和罗杰斯(Martin&Rogers,1995)的资本转移模型为基础,重点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初始技术优势的区域发展差距模型的运行机制及特征。

一、区际发展差距形成机理

模型假设经济体分为两个区域,北部和南部;消费者消费两种产品,制造业品和服务业品,消费者收入包括工资和资本利息分红;服务业产品是完全竞争性产品,只用劳动力进行生产且产品只销售在本地,初始两地提供服务的服务水平存在差异,假设北部具有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指提供同量服务时消耗较少的劳动力,这里服务业主要指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产品遵循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式的垄断竞争,使用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进行生产,每个企业使用1单位资本投入生产,制造业产品既可在本地销售也可在外地销售,但跨区销售遵循冰山交易成本;劳动力在区内产业间自由移动,但区域间不可流动;资本在区域间自由移动,选择能支付最高利润的地区投入到制造业生产过程中。

1.消费者行为

2.生产者行为

对北部厂商而言,从厂商总收益中减去生产成本中的可变成本后就是固定成本,也就是厂商为资本支付的利息,即π=pxM-aMwLxM,将上面解出的关于制造业品的价格和需求带入可得:π=bBEw/Kw;同理南部厂商对资本的利息支出为π*=bB*Ew/Kw。其中,Ew,表示经济系统的收入;Kw表示经济系统的资本存量,由于每个厂商只使用1单位的资本作为固定投入,所以两个地区的厂商数量分别等于各地区所使用的资本数量,即n=K,n*=K*,nw=n+n*=K+K*=Kw;北部的市场份额是用北部消费支出与经济系统总消费支出之比sE=E/Ew来表示;北部制造业厂商份额用sn=n/nw=K/Kw来表示,这同时也是资本在不同地区的份额。同时令b=μ/σ,η=δ1-σ,φ=τ1-σ,其中φ表示贸易自由度,将φ代入上述求解过程并令△=sn+φη(1-sn),△*=φsn+η(1-sn),B=SE/△+φη(1-sE)/△*,B*=φSE/△+η(1-sE)/△*以简化说明。

3.长期均衡

当经济系统处于均衡状态时,北部和南部的资本收益率相等,即π=π*。此时,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北部和南部各生产一部分制造业品供全区域消费者使用,二是资本全部聚集到一个地区(假设全部聚集到北部),制造业也全部转移到北部,南部只生产服务业品。我们关心的是经济系统处于对称均衡时的情况,也就是两个区域的资本收益率相等。从π=π*的均衡条件,可以得出:

4.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影响要素

(1)制造业空间分布与区域市场规模之间的关系。即求制造业空间分布对区域市场规模的一阶偏微分:

从(2)式可以看出,制造业空间分布与该区域市场份额的大小呈正向变化,也就是如果北部的市场份额增大,则南部的制造业厂商就可能向北部转移以享受高资本收益率。与此同时,北部的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这又使南部制造业厂商进一步向北部转移,最终导致制造业在北部的聚集。同理,当南部地区占有的市场份额增加时,制造业将聚集在南部地区。由此可知市场规模的放大效应是第一个聚集力。

结论1:如果某一地区具有市场规模的优势,则制造业厂商将大量聚集在该地区,导致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制造业厂商空间分布与服务业初始技术优势之间的关系。即求制造业厂商空间分布sn对服务业技术优势δ的一阶偏微分:

因为∂η/∂δ=(1-σ)*δ-σ<0,所以∂sn/∂δ=(∂sn/∂η)·∂η/∂δ)>0,这意味着制造业厂商的空间分布与初始服务业比较优势呈正向变化,也就是如果北部的服务业部门在最初具有较高的技术优势,则制造业厂商将向北部转移,将加大区际差异,这就解释了为何山东鲁东沿海地区、广东珠三角地区和江苏苏南地区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因为改革开放初期政策上的优势使得上述三个地区具有高于其他地区的生产性服务水平,或者说优先吸引了国外的先进技术,提高了整体的生产能力,从而这三个地区分别成为各自省内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导致区域差距逐步拉大,同时也解释了为何区际差距一旦拉开就很难缩小的原因。但随着服务业技术水平向周边地区的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使落后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可以看出服务业部门的初始技术优势是第二个聚集力。

结论2:具有较高服务业技术水平的地区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越明显,制造业厂商聚集度就越高。

(3)制造业空间分布与区际贸易自由度之间的关系。即求制造业厂商空间分布sn对区际贸易自由度φ的一阶偏微分:

式(4)的符号取决于市场规模sE和比较优势η的大小。如果0≤sE<η/(1+η),则(4)式符号为负,这意味着当北部地区的市场规模较小时,如果提高贸易自由度,也就是加强区际要素流动和经济合作,则北部制造业厂商向南部转移,引起南部制造业厂商的聚集,降低区际差距;如果降低贸易自由度,则南部制造业厂商向北部转移,导致北部制造业厂商的聚集。如果η/(1+η)<sE≤1,则(4)式符号为正,这意味着当北部市场规模较大时,如果提高贸易自由度,将导致制造业厂商向北部转移,也就是说当一个地区的市场规模较大时,如果加强区际贸易合作,则欠发达地区的制造业厂商向发达地区转移,会出现发达地区更加发达、欠发达地区更加落后的局面;如果此时降低贸易自由度,则北部制造业厂商向南部转移,将减缓区际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如果sE=η/(1+η),则贸易自由度对厂商转移与否没有影响,也就是无论增加贸易自由度还是降低贸易自由度,都不会影响原有的空间布局状况,制造业厂商留在本地进行生产。

另一方面,如果比较优势很大,即δ较大、η较小,且η/(1+η)较大,则sE更可能位于[0,η/(1+η))内,此时如果提高贸易自由度,则能起到正向地缩小区际发展差距的作用,也就是说此时加强区际要素流动和经济合作将缩小区际发展差距;如果比较优势较小,即δ较小、η较大,且η/(1+η)较小,则发达地区的sE更可能位于(η/(1+η),1]内,此时如果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则欠发达地区的制造业厂商将向发达地区转移,进一步扩大区际发展差距。

结论3:具有很强的先行优势且市场规模很大的发达地区,常常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带来负向影响,因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获取资源能力方面总是非对称的,此时如果提高贸易自由度,则在市场力作用下,可流动要素将大量向发达地区转移,这将进一步扩大区际发展差距;先行优势不明显但具有一定市场规模优势的发达地区,常常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正向影响,因为贸易自由度达到某临界值时,发达地区的一些可流动要素可以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这有利于缩小区际发展差距。

总而言之,如果一个地区最初在生产性服务业上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同时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即δ较大且sE位于(η/(1+η),1]内的情况,发达地区将吸引更多的制造业厂商聚集,进一步拉大区际的发展差距,发达地区逐渐成为省内经济发展中心;而落后地区逐步被边缘化,最终形成核心-边缘结构,如果此时地方政府能加强区际要素转移,则这种省内区域间差距越来越严重的情势将得到缓解,因为此时发达地区市场规模降低,sE将位于[0,η/(1+η))内,加强贸易合作将缩小区域间经济差异;而如果一个地区最初在生产性服务业上具有一定程度的比较优势,并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即δ较小且sE位于[0,η/(1+η))内,此时如果加强区域间要素流动,将缩小区域间差距。

二、区际发展差距经验分析

广东省、江苏省和山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在我国省市中居于前列。自20世纪末以来,上述三个省份内部区际发展差距问题逐步凸显,如何控制并进一步缩小区际发展差距成为各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广东省可分为珠江三角洲、东翼、西翼和山区四个地区,其中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东莞、中山、江门、佛山和肇庆,东翼包括汕头、汕尾、潮州和揭阳,西翼包括阳江、湛江和茂名,山区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遥遥领先,这一方面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深圳市作为改革开放的第一试点,在发展初期享受大量的优惠政策。珠三角在人才、技术和资金的吸引上也领先于其他地区。而其他三个地区地势复杂、交通不便,在产业和工业发展方面主要接受政府扶持。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广东省内较大的经济发展差距。

山东省划分为五个地区,鲁东、鲁中、鲁中南、鲁西南和鲁西北,其中鲁东包括青岛、烟台和威海,鲁中包括济南、淄博、潍坊、莱芜和泰安,鲁中南包括枣庄、日照和临沂,鲁西南包括济宁和菏泽,鲁西北包括东营、德州、聊城和滨州。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明显优于其他地区,鲁东地区东临韩国和日本,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内,改革开放初期山东省实行东部先行开放的区域发展政策,为东部地区的大力发展提供了优厚的政策环境。而其他地区地处内陆,且发展较晚,鲁中地区因省会特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也无法与鲁东相比,因此山东省内的区际发展差距也比较大。

江苏省划分为三个地区,苏南、苏中和苏北,其中苏南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苏中包括南通、扬州和泰州,苏北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和宿迁。苏南地区位于长三角核心地带,紧靠上海,交通便捷,国内外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流动相对自由,抓住了国外资金和市场,在改革开放初期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了自身经济发展。苏北地区位于淮河以北,相对闭塞,综合能力较弱,没有抓住发展机遇,造成了落后的局面。

区域差距的衡量工具一般有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等。本文根据1996-2013年各省统计年鉴的数据,选取基尼系数对上述三省内部发展差距进行分析。图1是1996-2013年三省基尼系数汇总,图2是1996-2012年各省三次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度。

图1 1996-2013年三省内部区域发展基尼系数

从图1可以看出,广东省区内差距情况较其他两省更为明显,基尼系数在0.35以上,这说明广东省内区际差距比较严重;但三省的基尼系数最终趋势是下降的,1996年到2003年,各省区域发展政策处在扶持部分重点地区发展的阶段,在这期间基尼系数不稳定,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是山东省自2003年以来和江苏省自2004年以来,基尼系数开始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大,广东省也自2006年开始出现了基尼系数下降趋势,该时期各省区域发展政策注重的是稳发展、缩差距,然而区际差距依然较大。

由图2a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较低,并且在1996-2004年持续下降,2005年后几乎不变,也就是说第一产业并不是造成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由图2b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度先升后降,山东省和江苏省第二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自2005年开始下降,且下降幅度逐年增大,广东省也从2004年开始下降,但第二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度仍然很高,是造成区内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由图2c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山东省和江苏省较为明显,2002年以前处于上升阶段,之后开始下降,至2005年降到最低点,其后开始上升,且上升幅度较大,对广东省而言,直接经历了先降后升,转折点在2004年,其后开始上升,逐渐成为区内发展差距的主要来源。除山东省外,江苏省和广东省第三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均已超过了第二产业的贡献,也就是说由于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拉大了区内发展差距。可以看出区内发展差距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引起的,第一产业贡献率低且稳定,这意味着第二部分分析区际差距形成机理时不考虑第一产业是完全可行的。分析发达地区区内发展差距时可以不考虑第一产业的影响,这在我国具有普遍意义。

图2 1996-2012年三省内部区域发展基尼系数分解

模型第一个结论指出市场规模大的地区更易吸引制造业的进入,加剧区际发展差距。通过对三省基本情况的分析,山东的鲁东地区、江苏的苏南地区和广东的珠三角地区总量GDP和人均GDP均领先省内其他地区,即市场规模远远大于其他地区,吸引了大批的制造业在本地建厂,也出现了高水平的服务业部门,加快了本地经济发展,造就了各个地区在省内的龙头地位,而随之产生了区际差距扩大的问题。各项缩小区内发展差距政策的推出使落后地区的市场规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扩大,这对制造业企业的建厂具有积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区域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模型的第二个结论指出,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先行优势的地区更易吸引制造业企业的进入,加速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鲁东地区、苏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服务业先行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服务业水平在广东省内更是遥遥领先。改革开放初期这些地区率先引进了国外先进管理技术和理念,并随着21世纪初各种高新产业园区的建立,使其能够提供高水平的各种服务,这种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吸引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进入这些地区,加速了本地发展,也加剧了区域差异。各省大力支持先进技术向周边欠发达地区的扩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省内部经济发展差异的持续加大。

根据模型的最后一个结论,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属于先行优势很明显且市场规模很大的发达地区,当广东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时,珠三角地区在相对自由的经济环境(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中更容易形成吸引周边地区可流动要素的引力中心,在这种强大的聚集力作用下,区际经济联系以生产要素流向珠三角地区为主,生产要素流出珠三角地区为辅,这不仅加速了珠三角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加大了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山区之间的差距,这也是广东省内差距仍然很大的主要原因。尽管广东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珠三角地区也聚集了许多高新技术产业,然而聚集在珠三角地区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其最大的特点是技术水平较低,对劳动力成本极其敏感,这种企业的大量聚集在扩大本地市场规模,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加剧企业间对劳动力的争夺,这种竞争提高了劳动力工资水平,当劳动力工资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这些劳动密集型中小型企业不得不向珠三角地区以外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产业转移推动了珠三角外围地区经济发展并增加了其市场规模。随着珠三角外围地区经济发展,广东省内区际差距开始缩小。这种解释符合广东省内差距的演变过程。从图1可以看出,广东基尼系数在2006年达到最高值0.438,之后开始缓慢下降。

反观山东:经济发达的鲁东地区属于具有一定生产性服务业先行优势且具有一定市场规模的情况,虽然鲁东地区市场规模较其他地区大,但是并不像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市场规模那样很悬殊,因此山东符合本文结论三的第二种情况,区域间差距相对其他两省相对较小,鲁东地区经济发展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引领作用,从图1可以看出,从2003年开始山东省内发展差距开始缩小。

江苏的苏南地区市场规模较大,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与广东省情况相似,属于结论三中的第一种情况。从图1的基尼系数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江苏省也具有比较大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省内区际发展差距的变化趋势符合本研究的基本机理中所阐述市场规模较大且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具有较大比较优势时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三、结论

不同于传统研究认为生产要素总量多寡决定一地经济发展,本研究强调本地市场规模、生产性服务业先行优势和贸易成本在一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区内市场规模和生产性服务业先行优势越大,越有利于本地经济的发展;而贸易成本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取决于市场规模。通过对区际发展差距形成机理的分析,可以提出如下新的主张。

1.加大落后地区的本地市场规模。

增加落后地区的消费收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转移,缩小与发展较快地区的差异。加快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以扩大落后地区的消费规模;适当提高社会保障“三条线”的保障水平,提高人员工资;开拓并建立健全落后地区农村市场,同时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各种休闲旅游产业,刺激假日经济,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积极引进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

对各省而言,省内知识共享、技术共享是可以实现的,因此各省区域发展规划中应该把省内产业承接和技术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引进作为重点,同时促进省内人才、技术和信息的交流,加强发达城市带对落后城市带的辐射作用,带动落后地区高新产业园区的建立,从根本上解决落后地区的经济问题。

3.降低省内贸易成本,加强区内要素流动和区域间合作

对于广东和江苏这种经济发达省份而言,提高省内贸易自由度的政策可以引导发达地区一部分企业向落后地区转移,此时如果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支出以扶持欠发达地区的民生工程,如加强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增强本地医疗基础和教育水平,加大招商引资的优惠力度,完善土地流转措施等,这相当于提高贸易自由度,则落后地区对企业进入具有吸引力,这是解决区域发展差距的主要途径。对于山东省这种区内具有先行优势且市场规模较大的省份而言,应打破地区封锁,加强区内经济合作与联合,这种区内经济协同有利于一部分对工资水平和原材料敏感的企业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增加欠发达地区的市场规模,带动其经济发展。

1.Martin,P and C A Rogers.Industrial Location and Public Infrastructur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5,39,335-351.

2.安虎森等著:《新经济地理学原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蔡发群:《缩小苏南苏北经济发展差距对策研究》,《经济纵横》2009年第11期。

4.傅增清:《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策略选择》,《山东经济》2009年第1期。

5.牟芳华:《山东省经济区域划分及区域经济差距的测度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

6.余海清、陈阿林、杨军:《基于基尼系数分解的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鲁东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7.张志元、董彦岭、刘清春、渠涛、蒲业潇:《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经济与管理评论》2012年第5期。

8.朱步楼:《论苏南苏北共同发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第1期。

[责任编辑:侯祥鹏]

F061.5

A

1009-2382(2015)06-0017-06

安虎森,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导;张古,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天津300071)。

猜你喜欢
区际基尼系数差距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域下区际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研究
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现状及其立法研究
论区际刑事司法协助中证据之取得与评价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什么是基尼系数
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10年基尼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