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 武烜830011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
乌鲁木齐市艾滋病患者眼底病变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李希 武烜
830011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艾滋病患者眼底病变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乌鲁木齐市艾滋病患者173例,进行眼科、全身检查及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眼底微血管病变91例(52.61%),未发现病变82例(47.39%)。≥50岁组眼底病变率65.5%,与20~49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眼底病变率38.8%,低于少数民族的68.9%。结论:眼底病变表现为眼底微血管病变,病变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关系,少数民族患者病变率明显高于汉族患者,抗病毒药物可以减缓或阻断病毒对患者眼底的改变。
H IV感染;药物治疗;视网膜微血管改变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因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乌鲁木齐市艾滋病患者眼底病变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收集乌鲁木齐市艾滋病患者173例,自愿配合做各项检查和接受问卷调查,其中男101例,女72例。分3个年龄组,7~19岁组45例,20~49岁组55例,≥50岁组73例。HIV感染的病程(确诊感染)为2~25年,平均12.6±1.9年。用药时间2个月~10年,平均用药(4.7± 0.3)年。
检查方法:进行病史采集和一般的全身检查、眼部检查。包括年龄、性别、民族、病程、感染途径,用药名称、剂量、持续时间,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检查、胸片、腹B超(肝、胆、胰、脾、肾)等。眼部检查包括生活视力和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生活视力指患者保持正常生活状态(戴镜或不戴镜)所查出的视力,即平时佩戴眼镜患者戴镜查视力、平时不佩戴眼镜者裸眼查视力。数码眼底照相以黄斑为中心,免散瞳眼底照相,观察眼底血管及神经的改变情况。
相关因素调查方法:在进行眼科及全身检查后,采用问卷作相关因素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例基本情况、感染途径、病程、用药史等。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年龄分布情况:173例艾滋病患者中,眼底病变者共91例,病变率52.61%。7~19岁组的眼底病变率12.7%,20~40岁组眼底病变率15.9%,≥50岁组眼底病变率65.5%,由统计资料可见,病变率随年龄增长不断增加,≥50岁的病变率处在较高水平。7~19岁组和20~49岁组采用t检验,t=1.43,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49岁组和≥50岁组也采用t检验,t=32.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民族分布情况:173例患者中,汉族85例中发现眼底病变47例,病变率48.8%;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蒙古、回族等)88例中发现病变65例,病变率7.1%。汉族患者和少数民族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5,P<0.01),见表2。
相关因素调查情况:对各调查因素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用药史与眼底病变有密切关系,见表3。
本次研究中,我们以艾滋病患者眼底微血管病变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民族、用药史、病程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艾滋病眼底微血管病变与服用抗病毒药物关系密切,服用抗病毒药物对眼底微血管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抗病毒药物阻断或延缓病毒对眼底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有关。此次研究发现患病病程与眼底微血管病变相关联。患病病程长的患者眼底微血管改变较患病时间短的患者明显,这可能与病变时间长者病毒对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作用严重,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本次研究未出现眼底出血、棉绒斑等较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与眼底血-视网膜本身的屏障功能有关。林浩添通过研究人类血-视网膜屏障的主要细胞成分(HBRBCs)中APOBEC3基因家族的不同表达情况[1],并且证明了APOBEC-3B、 -3C、 -3F和 -3G在HBRBCs中的表达。演示了IFN-Y可上调HRCECs原代细胞的APOBEC3G的表达。他认为人类血-视网膜屏障中APOBEC3不同表达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IV-1相关的视网膜病变与患者的固有抗病毒免疫力差异的关系提供重要的线索。此外,这可能与药物阻断或延缓病毒对眼底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有关;也可能与暴露时间不足有关。余秋蓉研究HIV-1 gpl20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功能的影响[2],gp l20导致细胞间紧密连接破坏,细胞通透性增加。gpl20导致细胞氧化应激,引起MDA,kin-SOD,iNOS的增加。当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时,体内组织细胞ROS含量相对升高,超过机体的清除能力,可导致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引起DNA氧化损伤和功能蛋白质的表达异常,对机体造成损害。gpl20可使机体处于易损状态,可增强致病因素的毒性作用,影响机体功能。那么,抗病毒药物是否通过阻断或延缓了HIV-1 gpl20对眼底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作用,从而减轻眼底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表1 各年龄段眼底病变分布情况
表2 各民族眼底病变分布情况
表3 眼底病变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1] 余秋蓉.HIV-1 gpl20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功能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M].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林浩添.血-视网膜屏障细胞培养中探索HIV-1 gp120的毒性及APOBEC3的分子机制[M].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related factors of U rum qi city AIDS patientsw ith retinopathy
LiXi,Wu Xuan
The FirstPeople'sHospitalofUrumqiCity,Xinjiang830011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related factors of Urumqi city AIDS patients with retinopathy.Methods:173 cases of Urumqi city AIDS patients were selected,with systemic examination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Results:Expression of retinal microvascular lesions in 91 cases(52.61%),found no lesions in 82 cases(47.39%).Above 50 years old group of retinopathy was 65.5%,comparing with 20~49 year old ag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Han nationality fundus disease rate of38.8%,lower than the ethnicminorities of68.9%.Conclusion:Fundus lesions showed retinalmicrovascular disease, lesions and CD4+T lymphocyte count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minority patients disease rate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Han nationality patients.Antiviraldrugscan slow orblock the virus changes to the fundusof the patient.
HIV infection;Drug therapy;Changes in retinalmicrovascular
10.3969/j.issn.1007-614x.2015.2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