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雅云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调动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有许多鲜活的生活事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解决真实有趣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现实,用于现实”的真谛,进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疑是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益的不二选择。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教学生活化 建构主义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4.086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旨在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进而学有所获。数学生活化的目的就是密切联系生活与数学、数学与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学生的数学感,发展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生活能力,真正做到“从做中学、学中做,学以致用”。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通过捕捉生活中的学科知识,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涵义,将抽象的知识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经验之上,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陶冶情操,获得有活力的学科知识、技能、方法,并能学以致用,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学科教学生活化。”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将现行教材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把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地思考周边事物和问题的应用能力、运筹优化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教育应在生活中、各种活动中让学生学习,在生活实践中采用实物教学法、直观教学法,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获直接经验,进行主动学习。卢梭反对学生被动地从课本上学习,反对学生被动地接受他人的说教,主张教师的职责是和学生一道从周围事物环境、外界事物中进行直接学习,而不是灌输给学生各种知识和观念,教育应同生活实际相结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学过程中担任的是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指导者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建构者。学生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和社会经验基础上,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有教师的帮助和同学的合作,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通过学生自我建构的学习方式获得知识,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过程。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和指导学生在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构知识体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的观点。杜威主张,教育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中,不断地改造经验、组经验的过程。教育是一种生活过程,是不断改造、丰富、完善个体生活经验的过程,教育的灵魂是生活和经验。他反对强迫儿童去吸收外在的知识,认为教育应充实满足人的生活,教育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教育应使儿童适应生活,更新生活。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观点,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本身所特有的,生活本身所营造的,生活本身所需要的一种教育,生活中的变化应当是教育的根本所在,生活吋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时时刻刻都含有教育的意义。他认为,教育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产生作用,教育即生活,也就是生活是教育的充要条件,教育应与生活结合,生活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教育家陈鹤琴也曾指出,所有的课程都是从人生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出来的。他认为当教材内容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学生的学习主题是生活中所存在的、是学生所熟悉的时,学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主动地投入学习。
荷兰教育家、数学家弗赖登塔尔的教学现实原则是指数学教学要联系“数学现实”的原则。他主张数学教学要进行“现实教学”,教学时要从真实使用的例子入手,引导学生从实例、现实问题入手,通过猜想——思考——论证一——反思,自我建构知识体系获取知识。弗赖登塔尔从数学教育的特点出发,提出了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的教学原则,即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极于现实,应用于现实。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的应试化教育使数学教学脱离现实生活,一味重视培养学生数学演绎能力,许多学习内容、题目与实际脱离,显得枯燥乏味,这就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缺乏应有的兴趣。数学教学生活化倡导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教材内容和数学题目接近生活,教学情境生活化,让学生感知数学现实性,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
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过程是理解知识。学生学习是会结合学习过的知识和联系自身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形成对所要学的知识的理解的过程,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
(三)有利于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是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数学教育应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而数学教学生活化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效途径,联系生活实际教学,面对生活化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自我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提炼数学知识,学生不仅可以形成自身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还可以利用自身数学活动经验在生活中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结合经验、知识)分析问题、从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思维、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通过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真正的价值观:体会到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性的学科,还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数学不仅仅是由其枯燥、抽象的公式、概念、定理等组成,在其背后有着丰富的、生动的形成过程,理解数学的现实意义。
四、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列举
与初中数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化问题随处可见,数学教师只要处处留心,认真分析,定能搞好生活化教学。
(一)商场节假日商品促销活动
例1某商场的促销酬宾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两种方案,甲方案:第1次打a折销售,第2次打b折销售;乙方案:第1次打b折销售,第2次打a折销售;丙方案:两次均打(a+b)/2折销售;请问哪种方案降价较多?
例2某商店卖出A、B两种价格不同的商品,商品A连续两次提价20%,同时商品B连续两次降价20%,结果都以23.04元出售,请问商店的营利情况如何?
分析:上述题目说明现实生活存在着数学,现实生活中有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数学的学习可以从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出发,从学生所熟悉的情境出发,这样学生就会自我主动学习,自觉接纳知识,使枯燥复杂的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学习兴趣,也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眼前,数学就在身边。
(二)银行存款类问题
例3某人现有10000元钱,需要存款两年,当时银行利率情况是:三个月定期年化利率为3.10%,半年定期年化利率为3.30%,一年定期年化利率为3.50%,二年定期年化利率为 4.40%。请你通过计算选出最佳存款方式。
分析:这是学生生活不可避免的数学问题,是学生的一种生活经验。学生生活需要钱,存款问题与学生生活也息息相关,学生对其自身有益的事,往往乐于实践,该生活化的问题对学生自身有一种吸引,触动学生的兴趣,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动脑分析解决。
(三)出行租车问题
例4某校初二年级176名学生要开展校外活动,现需租车。运输公司提供的三种车型情况是:小型车每车可乘20人,车费200元;中型车每辆可乘30人,车费240元,大巴车每辆可乘50人,车费是350元。问怎样乘车最合算?
分析: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怎样才能经济实惠?这样的生活化数学问题,能锻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敏捷力,通过现实的问题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总之,数学教师应时常捕捉、搜集、整理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打造数学一生活的桥梁(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这座桥梁上感知数学,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让学生在这座桥梁上提高兴趣坚定信心,能不断学习,具有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是双边性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教与学的活动,二者缺一不可,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一味的唱“独角戏”,演的再好,也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教师真正的本领不是满堂灌式的讲授知识,而是巧妙地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与动机、提高其学习兴趣,引导、合作学习。在教师与学生双边性的活动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结合学生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效果明显,致力于做到“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的教学。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