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等院校动物学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

2015-12-22 00:23徐士霞李鹏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4期
关键词:动物学方法策略教学质量

徐士霞 李鹏

摘要:动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课。为了适应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提高动物学教学质量和大学生创新能力,从教师成长、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策略,使动物学课程的学习成为对动物学探究的开始,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生命科学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动物学;教学质量;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150-02

动物学是高等院校诸多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及发生发展规律,掌握动物学基本理论和技术,为以后开展生物特性、饲养繁殖、遗传育种、质量控制、疾病防治和开发应用等工作奠定扎实基础,对培养创新型和创业型“双创式”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动物学理论教学以系统进化的观点处理动物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主要讲授各门类动物的主要特征、代表种类,知识点较为繁杂、枯燥、难记;实验教学主要认知动物的内部构造及各器官系统的联系,理解动物躯体结构、功能的演化与环境间的关系,建立对动物的整体认识,不仅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动手能力重要途径。因此,针对不同教学单元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使理论和实验教学更有效地结合水产、畜牧、动物多样性保护,医学研究等领域的生产科研目的,有效提高动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积极向专家型教授学习,快速提高教学业务素质

作为年轻教师,长期在本专业的某些方向进行科学研究,熟悉本研究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最新发展方向。然而,如何把这些研究前沿有效传授给学生,需要一定的教学经验积累。专家型教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是年轻教师的宝贵财富,通过向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授学习,快速提高教学业务素质。确立2~3名德高望重的专家型教授,在教学开展之前全程跟随其教学活动实践,学习他们在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时间分配、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理念和设计技巧,借鉴他们的教案、讲义、笔记等,挖掘教学环节中的宝贵经验;在完成课程教案设计和讲义后,在授课过程中,翔实记录考勤、提问、发言和答疑等教学过程,课后及时与专家型教授进行交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从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时间分配、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学效果等环节优化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合理的扬弃、集优、储存,从而快速掌握提高教学质量,并创新性的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

二、在理论教学中引入进化理论新视角

生物界的复杂现象能够在进化论的基础上得到统一的解释,故生物学各个学科无不贯穿着进化论的原则思想。在动物学教学中,动物学是一门看似简单,实际比较复杂的课程,内容广博、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名词概念繁多,逻辑性不强,缺乏系统性,大量内容需要机械记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系统进化树为主线,将动物形态与机能、代谢与适应相结合,对进化史具有重要地位的关键门类的形态、生理、生态、分类等基本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穿插不同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和环境相适应的方法来形象教学,适当减少叙述性和描述性的内容。例如通过讲授原腔动物和扁形动物门寄生虫更换宿主使学生理解协同进化机制及意义;通过对比两栖纲和爬行纲形态结构,使学生理解解剖学结构变化与环境适应的关系;通过比较学习各动物类群的形态、结构及其亲缘关系,加深学生对生物重演率的理解。

当然,进化论被称之为生命科学的统一理论,并不是由于其理论无懈可击,更不是运用其理论能解释各门分支学科中的具体问题,而是因为进化论以不可辩驳的证据证明了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进化是自然历史过程的结果,而绝对不是一个理论。同时,进化论利用自然选择学说,综合了遗传学、动物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合理地解释了自然物种适应进化的基础、起源和机制,为生命现象提供了一整套公认的解释方式、标准和看待问题的基础,从而成为整个生命科学的学科范式。然而,人类是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的双重产物,是地球上唯一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的物种,如果不加审查地直接应用进化论探讨人类社会问题,必然产生极其荒谬的结论,进而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遗传伦理思考。因此学校应引导学生掌握独立思考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帮助学生对生命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终帮助学生将庞杂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灵活运用。

三、重视多媒体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教学中到了广泛应用。通过网络收集世界知名高校的课堂视频、科教视频、PPT、FLASH动画等资料,结合最新科研动态和教材实际,制作包含图片、声音、特效和录像片段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释放最大的信息量。如在讲到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时,可通过插播相关视频,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拓展了学生视野。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资料录像、彩色图片、相关模型等知识融为一体,让学生受到多方面信息的刺激,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动物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更容易掌握所学内容。针对部分简单的内容,组织学生观看知名学者的英文课堂录像后,引导学生探讨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思考这些学者讲述的逻辑思维与教材的异同性,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自己发现“新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专业英说能力;最后简要辅以中文讲解和点评,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相关内容的重难点,与已经学过的内容建立内在联系,形成牢固的记忆。

当然,也不可过度依赖多媒体,过于花哨的多媒体容易导致学生看得眼花缭乱,注意力离开教学内容,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因此,通过提纲挈领的板书,则可以有效控制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逻辑性。

四、构建研讨式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核心问题。研讨式教学实践性较强,通过将科研实践活动引入课堂,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如野外调查、文献检索、选题、制订研究计划、撰写研究报告等。因此,开展研究性教学可以培养教师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动物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在讲授鸟类时,以我国著名鸟类学专家郑光美院士为例,简要介绍郑先生开展黄腹角雉的研究历史,展现知识的故事性和叙事性。然后,设计不同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课外调研文献,总结黄腹角雉习性、分布、生态和人工繁殖等。让学生几人一小组共同准备,由一名同学上台展示文献资料,教师对重点和关键内容进行点评,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在讲授哺乳动物时,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同时以国内几个大的研究团队的工作为例,将近期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对我国研究近况有所了解。例如,分别以大熊猫、蝙蝠和鲸类等进化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几个类群为代表,进行分组讨论性学习。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文献查阅总结哪些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是与这些类群的生境相适应的;然后启发学生探讨这些类群特有结构进化的分子机制,教师通过对近期发表的重要科研成果进行简单阐述,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阅读总结,以故事情节和多媒体的形式展示;最后筛选优秀的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工作,从项目的选题、设计、申报、实验、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等方面培养优秀本科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通过研讨式教学,达到了精讲和突出重点的效果,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锻炼了学生的口才。而且,研讨式教学使学生从研究问题的角度进入知识、形成情境进行学习,从中领悟人类知识形成的探究性和科学性,进而滤过性地、批判性地吸收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在开展研讨式教学的过程中,让科研为教学服务,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特定章节知识的产生过程,了解知识积累的艰辛和科研的乐趣所在,掌握学习的技巧,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和动力;利用学生对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工作”的热情,参与科研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动物学知识是开放、发展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五、结语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掌握理论知识、开发智力、转变思想的主体。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因和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长、教学硬件条件、科研环境的极大改善,在高校动物学课程教学中,青年教师通过积极向专家型教授学习,快速提高教学业务素质,进而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研讨式教学、加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有效结合,增强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生命科学创造型人才,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与不竭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赵云龙,周忠良.对动物学教学的一些设想[J].生物学教学,2004,29(7):54-55.

[2]文陇英,付义强,聂丽,等.以进化为主线的动物学教学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330-331.

[3]钱韦,孔宏智,刘忠,等.评统一进化理论——与陈继明先生商榷[J].科学通报,2000,45(8):885-890.

猜你喜欢
动物学方法策略教学质量
浅谈大学动物学与初中生物教学能力要求的衔接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动物学
动物学
动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