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薛 瑜 江心英 朱 凯
基于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的战略决策综述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薛 瑜 江心英 朱 凯
本文介绍了情景规划思想和MCDA研究方法的概念、特点以及应用于战略决策的情况。将情景规划思想和MCDA技术互补结合,并且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体现了其在战略决策中的决策分析功能。
多准则决策分析 情景规划 战略决策
战略决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备受关注,当时的石油危机以及技术改革,使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企业不能再闭门造车,不仅企业内部采用先进技术,还应考虑关系企业未来发展的全局战略。因此应审时度势,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才能保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战略决策失败,那就意味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是错误的,即使企业内部管理得再好,也难以在市场上站住脚。例如,2005年民营企业太子奶集团[1]销售收入达到18亿元的高峰,但是其管理模式采用家族管理,没有完善的决策体系、执行体系和监督体系,更是缺乏战略决策的指导,使得其在2006年销售收入只有11.757亿元,下降了34%,最终退出市场。
战略决策是由组织内部最高领导人所制定,它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关键性的影响。因此,科学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在信息时代,战略决策的制定过程更需要加大对信息的提炼和分析,以及对决策自身特征的考量。
有关资料表明,战略决策的制定过程中存在多个相互冲突的战略目标时,这就需要采用MCDA作为战略选择的评估工具。近年来由金森等人[2](2006)的调查表明,多准则决策分析(简称MCDA,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是一种有效的战略决策支持工具,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战略决策。基于此,本文综述了MCDA应用于战略决策的思路、步骤和方法。
2.1 战略决策的系统性
战略决策不仅取决于其组织内部与外部环境,还取决于决策者的战略性思维。因此战略决策通常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决策者在制定战略决策时往往只注重客观条件却忽视了主观因素。
战略决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进行信息的收集与筛选,衡量成本,应对不确定性因素以及目标冲突。战略决策的形成主要受到资源供给、政府政策、技术、社会等要素的影响。它是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制定的,而且具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因此,决策分析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借助MCDA分析方法来进行有效的资源分配。
2.2 决策技术的复杂性
从决策分析的角度来看,战略决策最棘手的问题就是不确定性和决策的复杂性。不确定性问题,比如企业很难决定是否将一个新的产品推向市场。因为决策者很难评估新产品是否会成功,既要考量决策者在面对不确定性事件时的态度,又要考量决策者对不确定性事件的评估能力。这种类型的不确定性被称为“风险认知”,因此决策者需要进行各种调研活动来降低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概率[3]。
决策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各个选择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某企业想进入新市场,就需要整合分配企业资源,如市场营销、财务、运营、研发等资源的整合与分配,同时还要考虑战略选择的内在联系。因此,如果用MCDA方法来处理战略决策问题,首先要处理好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价值观等不确定性问题,以及决策的复杂性。
2.3 战略决策信息来源的多渠道性
战略决策从社会意义上来讲是一个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4],可给决策者带来战略感,战略和变革事实上就是以战略决策为形式的“社会结构”。不同层次战略决策的制定更需要通过不同的交流渠道来商讨,如辩论书面报告、会议记录、演讲、给股东写信,或非正式的谈话等。不过,战略决策同样会在其他的交流方式中产生,如战略研讨会。相比较而言,战略研讨会更倾向于决策分析。战略研讨会是商讨企业战略、制定企业远期发展规划、战略目标,以及具体的行动策划方案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以帮助组织内部的高管了解组织内部的战略管理,确定战略目标。
图1 决策树——传统决策分析
3.1 未来情景的不确定性与决策树
情景规划[5]通过研究不确定性因素[6]设想未来的可能状态,并归纳出若干情景,进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本文将上述决策选择和不确定因素看成是一棵决策树,然后挑选期望值最高的分支。如图1所示,给定两个相互排斥的选择,并采用单标准,如果选择顺利实施,事件1可以产生两种情况:结果且结果概率满足下式:具有最高预期值EV的选择应满足:代表活动指数。
如果采用多标准进行评估,用多属性效用函数来汇总部分结果,那么该选择一定要具有最大期望效用。
第一种假设:机会节点处的选择结果既是相互排斥,也是完备集合,这两个条件使得结果概率之和等于1,即“完备信息”假设。第二种假设:通过某种渠道获得准确的结果概率。第三种假设:利用期望值规律做出最佳选择。但是,这三种假设都难以约束战略决策。决策者要想获得一组详细而全面的数据,首先要克服“认知不确定性”这一瓶颈。
图2 传统决策分析:多属性效用函数
3.2 考虑多个目标
情景规划与MCDA的完美结合,为战略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持工具。自1980年以来就有人建议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当时大多数文献都使用多属性分析方法,如杜尔巴赫和斯图尔特[7](2003)对情景规划的目标设计给出了参考建议,基于理论视角,贝尔顿和斯图尔特(2002)商讨了MCDA研究方法的潜在效用和情景规划。
例如,分析某客户是否在意大利继续发展仓库租赁业务时,提供了5种战略选择和2种情景规划。图3显示了MCDA模型对每一个情景的战略权重与战略绩效。
图3 不同场景下MCDA评估策略
使用MCDA分析战略决策时,通常采用价值型框架来指导决策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战略决策就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手段。这不仅有利于调整组织的战略眼光,也有利于组织进一步考虑战略选择。因此,在战略决策中使用价值主导型思维的关键是定义和构建战略目标。
3.3 识别和设计出具有稳健性的选择
早期传统决策分析的焦点是提供一个单一的解决方案,使其期望值达到最大。正如前文所述,只要获得条件,该目标就可行。但是,在认知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决策者可能无法定义一套详尽的活动结果。而且,每一个战略都会为组织在某个特定情境下产生价值,如果使用情景规划和MCDA评估这些策略的价值并计算每一个战略的整体期望值,这是不可行的。情景规划理论的提出者认为,通过情景规划,找到执行效果最好,而不是期望效用最大的战略决策。这称为稳健性而不是运筹学领域内所研究的最优性。
如果分析师想运用情景规划下MCDA分析法,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战略决策的稳健性,称之为内在情景稳健性。如果该战略能够在多个情景规划中表现优异,那么它一定比那些在给定的情境下都表现极差的战略更具稳健性。第二,情景传播效应,称之为内在情景风险。
大部分有关MCDA文献阐述的焦点都是对一组已给定选择的评估。以人们的经验来看,大多数决策,特别是在战略
层面的决策都不是起于一组已经设定好的选择。正如基尼[8](1992)所言,一个好的选择对一个成功的战略决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就这一点而言,决策分析师可以帮助决策制定者:(1)确定战略选择;(2)设计更好的选择。对选择的鉴定通常是在问题的产生阶段,可以借助于认知图,因果框架等工具。
3.4 设计和评价复杂的战略选择
MCDA文献几乎总是集中于那些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描述的选择上面,比如工厂地理位置的选取或为一项工作选择合适的候选人。但是,在战略层面上,许多决策者面临着更复杂的战略选择。该选择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认知负担(涉及评价每个策略的整体性能)以及时间负担(可能需要评估一大组选择)。
处理这种情况有几种方法,其一是策略生成表法[9],通过整合多方面选择而形成战略的一种简单方法。另一个工具是相互关联决策领域的分析(AIDA)技术[10],几个“决定区”之间的联系表示每个人有多种选择。为了产生可能的选择组合列表,本文也研究了其兼容性。例如,某企业在和一家大型国际酒店集团接洽时,其使用AIDA的最初形式——关于如何解决“销售成本”的战略决策,并产生候选列表,分为三类(分布,定时启动和作用域级别)。如图4所示,节点代表不兼容的组合之间的联系。另一种方法是将这些代表性的问题作为一个投资组合。
图4 互联决策领域分析
前文主要讨论了战略决策的复杂性,下面就探讨决策的制定过程,并提出便利化决策模型作为支持战略决策的有效方式。“便利化决策模型(facilitated decision modelling)”的构建过程是在无论是否有电脑的协助,其正规决策模型是由一个战略团队共同开发的。战略团队的成员将“便利化决策模型”看成“过渡性对象”。使他们可以共享战略观点,加强对战略性问题的个人理解力,重视对不同战略选择的潜在影响力,以及协商战略行动在政策上是否可行。
在技术方面,便利化决策模型相对来说还不成熟,其管理模式还是研讨会的形式,而且也缺乏必要的软件支持。便利化模型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的辅助,这就需要使用专门的软件来加速建模和进行实时计算。
多标准决策分析已被广泛用于公共组织和私营机构。但是,战略决策的制定过程仍存在不足,需要改进。首先是内容相关的问题,特别是在处理认知不确定性,多个组织目标、复杂的政策和长期影响力等情况,关键是开发稳健的策略来应对多种情景。其次是要关注过程问题,特别是积极倾听,处理好团队活力。
最后,鉴于战略决策对于任何组织的生存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该领域的深入研究,不仅更具挑战性,也会切切实实地影响MCDA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1] 王棣华,王红圆.从太子奶集团破产风波看企业经营风险管理[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27(129).
[2] G.P.Hodgkinson,R.Whittington,G.Johnson,et al.The role of strategy workshops in strategy development processes:Formality,communicati on,co-ordination and inclusion[J].Long Range Planning,2006,39(5).
[3] F.O.Hoffman,Hammonds J.S.Propagation of uncertainty in risk assessments:The nee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uncertainty due to lack of knowledge and uncertainty due to variability[J].Risk Analysis,1994,14(5).
[4] P.L.Berger,T.Luckmann.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A Treau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M].Penguin,Harmondsworth,1967.
[5] 张学才,郭瑞雪.情景分析方法综诉[J].探索与争鸣,2005(8).
[6] 李天柱,银路.情景规划应对不确定性的思路研究[J].技术经济,2009,28(6).
[7] I.Durbach,T.J.Stewart.Integrating scenario planning and goal programming[J].Journal of 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2003,12(4-5).
[8] R.L.Keeney.Value-Focused Thinking:A Path to Creative Decision-making[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92.
[9] R.A.Howard.Decision analysis:Practice and promise[J].Management Science,1988,34(6).
[10] J.Friend,A.Hickling.Planning under Pressure:The Strategic Choice Approach[J].Elsevier,Oxford,3rd edition,2005.
F722.2
A
2096-0298(2015)04(a)-1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