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马希良 设计/赵清
凉州贤孝唱响大西北的民间曲艺
文/图 马希良 设计/赵清
如果说我的老家甘肃武威有什么宝贝,那当属举世无双的马踏飞燕。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少为现代人熟知的,那就是曾经唱响大西北的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凉州贤孝。
凉州贤孝是以演唱忠臣良将、孝子贤孙之类劝善内容为主的民间说唱艺术,广泛流传于甘肃武威城乡及其毗邻的古浪、民勤、金昌、景泰等地。因武威古称凉州,故得名“凉州贤孝”。
在我小时候,秋收时分和初冬季节,正是凉州贤孝登场之时。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赶车的把式、说媒的婆婆、种田的庄稼汉子……同村的、邻村的,盘坐在西北的大热炕上,坐不下的就靠墙而立,如醉如痴地欣赏说唱艺人的倾心表演。不知不觉度过了懵懂的童年,直到步入青年,工作、生活都在城市,就很少机会欣赏到了。
漫步在凉州,无论是热闹的广场,还是僻静的小巷,您不经意就能看到凉州贤孝的印迹。《解放大西北》《杨家将》《雷锋》《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伍子胥过江》《杨家将》《呼家将》的旋律,腔调高亢,直冲云霄,回荡在凉州的大街小巷。
时光荏苒,2006年5月20日,作为一种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传统的民间说唱艺术,凉州贤孝经国务院批准,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这一宝贵的历史财富得到国家的认可,为其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岁月无情,人生易老。凉州贤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呢?熟悉历史的人就会知道,凉州贤孝是一种非常古老而又年轻的汉族说唱类艺术形式。
说它古老,是因为有凉州贤孝起源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说法。其主要依据是由于武威市现代考古发现了说唱凉州贤孝所使用的疑似古乐器。另外,武威名头的来历就是由汉武帝刘彻“耀武扬威”而来,因此就产生了凉州贤孝起源于汉代的说法。但是,由于甘肃河西地区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遭战火涂炭,故而现存的有关凉州贤孝起源的相关资料相当匮乏。在能够见到的正规的官方史料中没有发现有过正式的记载,只是零星地散见于一些民间著述、传说,甚至一些诗词歌赋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比如,清代毛奇龄《西河词话》曰:“三弦起于秦时,本三十鼓鼓之制而改形易响,谓之鼓鼓……”明人聂谦在《凉州风俗录》中记载:“州城俗重娱乐,虽无戏而有歌曲,古称‘胡人半解弹琵琶’者今犹未裹,而此时最盛行无如‘瞎弦’……其音苍凉粗猛,殆为塞上古音,听之令人凄然。”因此,对于凉州贤孝最初的形成年代颇有争议,一时难下定论。现已跃升为中国五凉文化研究者的一个最具吸引力的、最重要的课题。
经过几起几落的争论,人们渐渐地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各方均能接受的结论:即人们在研究中倾向于凉州贤孝是老艺人们师徒相传,口传心授,所以其创始人为清朝道光年间武威长城乡红水村的落第秀才沈其玉,他被尊称为凉州贤孝的开山祖师。但2014年2月,这一共识被雒焕素发表于中国西北历史网站的文章——《凉州贤孝说唱最早源于西夏》所打破。雒焕素在文中称:“根据西夏学术研究专家最新发现,‘凉州贤孝’其实最早源自西夏。它是党项羌人用于加强思想教育、宣扬儒家文化、教化子民的一种服务工具。”
说它年轻是因为直到今天——电视、计算机、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信息时代,凉州贤孝作为人们喜闻乐见、不可替代的艺术形式仍然流行于甘肃武威现代气息浓烈的城市大街小巷以及乡村庄园厅堂。在与武威相邻的古浪县、民勤县、金昌市、景泰县等地也深受不同年龄段群众的喜爱。今天你不经意地行走在武威大街上,听到的商家播放的音乐不是什么当下的流行歌,而是苍凉雄厚的贤孝曲儿。时尚小青年的手机铃声也不是当红歌星、影星大腕的歌曲音乐,而是铿锵有力的凉州贤孝唱曲。朋友小酌后K歌,点唱也往往少不了凉州贤孝的歌曲,而且以此为荣,谁唱得好,就是一件在朋友们中倍有面子的事儿。由此足见,凉州贤孝在武威仍焕发着无与伦比的魅力,也自然成为武威各级政府倡导与力推的“送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的首选曲目。
凉州贤孝老艺人张天茂在表演《丁郎刻母》
作为土生土长的武威人,我对凉州贤孝也充满好奇,它为什么竟有如此魅力?仿佛《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大小通吃,谁都离不开他?经过翻阅有关文献以及到群艺馆调研,我才知道。一般来说,从事凉州贤孝演唱行当的艺人大多是盲人,特别是以先天盲者居多。他们为了寻觅生活出路,有的自小就拜师学艺,学成出师以后就走街串巷四处卖唱,当地人称之为“瞎弦”。如果你是外地人,有机会到武威旅游,你去看过马踏飞燕的出土地——雷台之后,如果不去武威的文化广场听一听凉州贤孝,那将是最遗憾不过的一件事。最起码也得到今天武威市最大的集贸市场——西郊公园蔬菜直销市场去逛逛,这里每天最少有三四个,多则六七个凉州贤孝说唱艺人在市场上表演,以谋生计。他们中最独特的是成双成对的“盲夫妻”对唱,但更多的是单个“盲艺人”的精彩表演。
知名的、不知名的,一代又一代的凉州贤孝说唱艺人不知有多少,但今天凉州贤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有两个。
一是42岁的冯兰芳,他被确定为曲艺类(凉州贤孝)的国家级传承人。武威天马骄子志愿团为凉州贤孝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冯兰芳编辑录制了首张个人视频专辑,并上传部分视频到网上。一时之间,古老的凉州贤孝在网络上大放异彩,受到许多80后、90后年轻人追捧。
二是凉州贤孝省级传承人的代表王月。他是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人,先天失明,19岁时师从今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盲艺人甘正学唱贤孝。由于王月自幼天赋聪慧,记忆超群,因此拜师7个月后就学完了师傅的所有本事——弹弦与说唱。之后王月就带着盲人师傅正式开始了其卖唱生涯。年轻时候,为生活他艰辛奔波,颠沛在城镇与乡村。纵然如此,他手里弹的旋律、口中唱的曲儿,歌唱的都是人世间的真、善、美,鞭挞的均是人世间的假、恶、丑。他像一辈又一辈的凉州贤孝艺人一样,感受着艰辛生活中的乐趣,也同样以说唱方式传递着人世间的真情。由于说唱功底扎实、弹弦技术超群、在继承与创新凉州贤孝中贡献突出,王月成为凉州地区乃至周边县区家喻户晓的著名说唱艺人。直到今天,76岁的王月仍然收徒传艺,为凉州贤孝的传承耕耘不止。
凉州贤孝省级传承人代表王月在表演凉州贤孝《杨家将》
据考究,凉州贤孝的演唱形式特别简单,说白、诵唱和伴奏三位一体,一般而言均由一个说唱艺人独立完成。多于一人的演唱方式在有的时候也会有,假如另有一二人吹笛、拉二胡或敲木鱼、碟子等伴奏,那么另外几人则合唱最后一句唱词,以此来加强与烘托说唱的艺术氛围,专业术语叫“接后音”。在表演乐器上,前者主要是以三弦为主、二胡为辅。所以,凉州贤孝的演唱形式及道具就决定了其音乐以悲音(包括苦悲音、甜悲音)见长。
凉州贤孝的内容主要是以讴歌与颂扬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烈妇淑女、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题材为主。“贤孝”的唱调语言以凉州地方方言为主,通俗幽默、生动亲切,极富生活的气息又蕴含着相当的做人处事的道理。凉州贤孝在演唱中还可以互动,就像大家熟悉的台湾地区艺人“急智歌王”张帝(本名张志民)一样,艺人们一边和听众交流,一边又应时应景临场发挥,往往妙语连珠,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流连忘返。
凉州贤孝的音乐既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唱腔曲牌,又吸收了“凉州杂调”以及西北民歌的丰富营养,充满着浓郁鲜明的西北风情与地方色彩。曲调流畅、苍劲、悦耳、浓烈,极富旋律变化且能即兴演唱发挥,叙事生动形象、唱白活脱逼真。在说唱过程中,说白与诵唱自由变换,由说唱者自己根据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而灵活取舍,也可临时加减,不拘一格。间奏过门的长短既可随意伸缩,又可率性而成,依照当下听众的多少、兴趣、嗜好和季节、场地、应事者等具体情况而随意适时安排。
凉州贤孝的唱本内容十分丰富,一般以古典、传统的内容为主,也不乏时代性强的新品。在演唱中,根据听众的人员结构以及时令特征,可分为段子和大戏两种类型。段子的内容一般比较少,多的为一事一唱,在小故事中加入大量的说教或引导、劝诫与励志的内容,直抒胸臆,简洁明快,如名曲《小姑贤》《目连生孝母》《劝妹子》等。这类曲儿以夹叙夹议见长,曲调也始终不变,常常以四句为一段。大戏往往适宜在农闲之时演唱,内容一般以野史演义为主,有的可以演唱几十个小时,甚至上百个小时。大戏又分为国书与家书两种。国书主要演唱的是各个朝代涌现出来的忠义侠士、英雄豪杰、忠臣良将等,最有代表性的有《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伍子胥过江》《杨家将》《呼家将》等。国书由于篇幅巨大,内容很长,演唱一般就得分章分回地进行。一般大的本子要艺人演唱好几天才能完成。家书的内容则以演唱《二十四孝》为主。《二十四孝》是由元代郭居业编纂的一本以宣扬孝道为主题的书。该书辑录了从舜到黄庭坚等二十四个孝子非常动人、富于感召的鲜活故事。最有代表性的有《王祥卧冰》 《白鹦哥盗桃》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贤孝的演唱内容也被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烙印。如《包公案》中的七十二记、《西厢记》中的选段等等。解放以后,艺人们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编写了许多歌唱新社会的贤孝,如《雷锋》《解放大西北》等曲目。
值得我们听众、研究者以及有关部门注意的是,凉州贤孝作为一种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有直白自然、原汁原味、不矫揉造作的优点,但其在漫长的创作与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和任何一项文化遗产一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比如在个别唱本中还夹杂着一些迷信的、淫秽的、不入流的东西。这就警示我们在继承凉州贤孝这块文化“活化石”时,态度上一定要秉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观点,去芜存精,以使凉州贤孝这块民族文化“活化石”以更新、更靓的姿态唱响大西北,进而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