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路径研究

2015-12-22 19:52
科技传播 2015年22期
关键词:机构用户服务

闫 石

山西省文化厅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山西太原 030001

2015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将“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作为重要部分,明确提出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丰富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为公共文化服务加强产品与服务供给提供了遵循路径。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信息资料在生产、传播、使用方式前所未有的变革,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作为信息时代的核心生产力,它具有创造、采集、处理、使用信息并获得信息资料的水平和力量空前。它具有高智能化与网络化、高渗透力、全球范围运行等显著特征。面对技术环境的快速变化,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当积极应对,顺应技术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公共文化产品需求的改变。

1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创造、采集、处理、使用信息资料的水平和方式发生重大变革

不管社会上对手机“低头族”有多少负面评价,很多人离不开手机已经成为现实,而这只是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一个小变化。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人口大规模流动、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诉求出现了很多新变化。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由向传统的媒体靠拢转向多媒体化,互联网技术也由比较传统的桌面互联网转向更加突出即时信息传播和数据的云存储、云计算。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已不再是简单的处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流,而是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更加人性化,融入了高新技术、时尚流行、虚拟社会、网络经济、以及多种用户心理的人性化解决方案。

1.1 信息多媒体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传统的书报、广播电视到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和获取方式向数字化、多媒体化转移。目前的第四代通信技术(4G)能高速处理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形式,已经能够为我们提供高质量的诸如音视频浏览、网上交易,营销管理等信息服务,信息的多媒体化是新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1.2 信息传播模式呈现的交互性

信息的传播从口口相传,布告公告,到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到互联网时代的“秒传”。自媒体的出现更是打破了传统媒体构建的信息传播“中心化”传播结构,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中心,由传统的“点到面”的传播到,“点到点”的对等传播,信息传播呈现出互动、对等、共享、参与的发展态势。

1.3 信息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人们的信息需求日趋个性化,每个个体用户都有个人的、组织的、社会的多方面特征需求,而每一个特征需求都能够激发相应的信息需求,如果条件允许,每一特征所激发的信息需求都会被人们转化为实际的信息行为。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使用户的信息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

1.4 信息生产力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

信息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从信息交流到信息媒体阶段。现在正进入了全新的服务阶段,主要的标志是以宽带、云服务、大数据、3D打印、物联网为标志。信息化产品已经不单单是生产供给,而是向如何提供更优化的,更高质量的服务。

2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发挥的影响

2.1 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影响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纷纷拔地而起,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大景观,但许多设施的效能不高,尤其是县乡两级的公共文化设施,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站,不少馆舍达到国家标准,设备也比较完善,但参与活动的人不多。一边是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人民群众对文化服务的高要求,一边是整体水平不高的公共文化服务现状,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曾经严重阻碍了公共文化的发展。

在互联网领域,技术服务机构已经变身为内容服务机构,各大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商等众多互联网企业,都推出了文字、图书、音乐、视频等多元的公共文化产品,而且在时效性、互动性、便捷性上有诸多优势,通过提供强大的内容整合和便利的技术服务,他们更能适应用户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诸如图书馆、文化馆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却不能有效发挥,一方面有服务模式的滞后,更重要的是提供的文化产品不能适应当下人们的需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该主动应对新的技术环境,研究和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强化服务,从而改变被动的处境。

2.2 对公共文化服务传播方式的影响

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5.6小时,娱乐类应用整体用户已经趋于稳定,网络文学用户28467万户,网民使用率42.6%,网络音乐48046万户,网民使用率72.0%,网络视频用户46121万户,网民使用率69.1%,网络游戏38021万户,网民使用率56.9%。其中以手机为主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已经占有很大的比率。信息传播由固定接收向即时的移动传播转移,机构主导的传播方式向网状的网络社区形式转变,如何不断拓展传播渠道,把握新终端的传播特点,适应新的传播方式,成为摆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前的新课题。

2.3 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内容的影响

互联网拥有的大量信息,内容新,质量参差不齐,且具有延伸性和拓展性,面对多元化分众化得产品需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主动适应发展需求,将已有的资源数据化,主动与互联网对接,并为用户提供可定制服务,而用户所创造的内容也可成为文化服务机构的有效资源。

3 互联网的发展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发挥提供新的要求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发挥如何最大化,互联网的发展在给公共文化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也给相关机构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3.1 提高公共文化产品质量

整合现有优质资源,丰富产品内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作为信息的主要生产者和组织者,应当以优化用户生活品质,提升公民素质为己任,主动担负起生产整合优质内容的责任,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内容需求。

按需生产,按需组织,作为信息内容的提供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生产方式还是粗放式的,定位单一,千人一面,用户在接受上比较被动。应该更多从用户需求出发,将市场细分,准确定位,构建生产流程。互联网的互动性给服务机构提供了大量的反馈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让我们及时发现用户的需求在哪里。近年来部分移动图书馆能及时的更新推广当前市场的畅销书,利用数据发掘技术优势,推广产品,推荐资源,吸引大量用户,取得良好效果。

3.2 拓展文化服务传播渠道

构建多终端、多平台传播与服务体系,争取用户在哪,服务就跟到那,许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已经有了自己的网站,但网站的功能大多不完善,只能提供简单的检索,和少量的信息资源,作为与用户沟通的纽带,平台的功能不能有效的发挥。应设计好检索、推荐、可参与和互动的网站,丰富内容的同时提高用户粘性。近年来,随着QQ、博客、微博、微信的普及,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也应开设QQ群、博客、微信公众号,将服务的内容发布上去,并及时与用户沟通。笔者了解到市县一级有好多群众自己建立的微信群,如广场舞群、秧歌队群、合唱群,作为开展群众活动的群艺馆、文化馆就应该主动加入,派出专业人员进行业务主导,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活动,如比赛,汇报演出。并加强各群之间的联系,丰富活动的内容,如乐器音响等设备还可实现资源共享。

3.3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与联盟

技术力量不断提升下,任何机构与单位都不可能独立应对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基于用户需求形成跨区域、跨行业的合作联盟,打破行政区域的划分,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互联互通,整体规划、统筹布局做到沟通及时的同时,可以避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内容同质化,服务单一等现象。其间的各种壁垒被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合作服务所取代。

4 互联网技术应用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超出人们的想象,及时的跟进和关注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其带来的影响,非常重要,但是在关注技术,有效利用技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4.1 正确看待、避免技术至上

对于新技术的认知和应用应该理性看待,不能盲目推进,技术是一种手段,技术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工作方式方法,启迪一些新的思路,但应避免出现技术至上,技术可以解决一切,为实现技术应用而强行推广。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来说,还是应该以解决用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提供优质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4.2 积极引导,缩小各个用户群体之间的差距

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用户之间存在着诸如“数字鸿沟”等问题,对于远离新技术,或者是接触新技术有难度的弱势群体来说,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该主动引导,承担技术辅导,提供必要的帮助,让他们学会使用新技术、新设备,这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有的职责,当然,打铁也需自身硬,我们的服务人员也要主动学习新技术的应用。

4.3 主动参与新技术的更新,做到及时反馈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该在新技术应用的同时,积极反馈存在的问题,那些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效果不理想的,找出其中原因加以改进。同时也要主动参与技术的革新与推广,比如制作软件、App,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为数据库建设提供素材资源。在这个媒介融合的信息传播时代,融合与合作是大趋势,将文化与新技术融合,创造新的文化生态,使我们的责任与担当。

猜你喜欢
机构用户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