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科学传播的新样态
——以“穹顶之下”为例

2015-12-22 19:52
科技传播 2015年22期
关键词:柴静公众科学

王 爽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大数据时代科学传播的新样态
——以“穹顶之下”为例

王 爽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大数据时代引发了新闻媒体的深刻变革,也有效地改进了科学传播的方式和手段。同时,公民获取数据的途径增加,公民话语渠道扩宽,使得公民参与科学传播的主动性增加。大数据时代科学传播的新样态,也引发了一些伦理问题。应采取疏导结合的手段,规范大数据时代的科学传播。

科学传播;大数据;伦理

2015年2月28日,原央视记者柴静通过互联网发布了长达103分钟的纪录片式调查报道《穹顶之下》,短短24小时,视频网站上的播放量破亿,在48小时破2亿,引发了大规模的讨论。新任环保部长陈吉宁说,这对唤起公众关注环境健康问题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而在3月6日,《穹顶之下》的视频在网上被删除下架。这其中的原因,我们无法得知。但它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可以算是大数据时代科学传播的一个很好的范本。大数据的运用,雾霾题材的社会关注度,传播平台的选择,加上她特有的柴式叙述方式,造就了这一影片强大的传播力。

提到雾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切身体会,但是究竟什么是雾霾,雾霾的成因是什么,雾霾对人体有多大伤害,如何来治理雾霾等等问题,公众却很难看清楚,也很难去讲清。而如何将这些科学知识,通过一定的手段和途径向公众传播,使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这些正是科学传播需要研究的课题。

大数据是当今备受追捧的一个概念,它以“数据量大、类型多、增长速度快、存在未知相关”为特点,是指大小超过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的抓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群。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被数据库、云端服务器等大量地存储,数据的挖掘、分析、整合等成为大数据时代必须掌握的技术。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丰富了科学传播的内容,拓展了科学传播的传播形态,改变了科学传播的媒介生态结构。

1 大数据时代科学传播新样态

1.1 大数据与科学传播主题的贴近性

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海量信息中了解到公众感兴趣的话题,对于大众普遍感兴趣的话题,关注度会更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传播效果会更好。

“雾霾”就是这样一个公众普遍关注的话题。2013年起河北、北京等地经常性出现雾霾现象,境内外媒体大量的报道,使雾霾概念普及到千家万户。2013年“雾霾”一词在百度指数上日均即达到6077人次的关注,2014年则达到了6670人次。

数据挖掘的技术可以根据用户过去的行为模式预测其信息的需要,过滤他们不感兴趣的信息,更方便高效地搜索他们需要的信息,为其进行个性定制,配送个性化的信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众传播,传播的有效性被最大限度的提升。

目前,国内的社会化网站基本都具备了个性化推送的技术。以《穹顶之下》上线的腾讯、爱奇艺、优酷土豆、乐视等视频网站均会根据受众的播放记录,推算受众的兴趣,进而推送相关的视频。

1.2 大数据与科学传播主体的平民化

大数据时代,数据开放化程度日益增加,数据不再全部被科研机构、主流媒体掌握,普通公众通过搜索技术的帮助,可以自行进行数据的挖掘、处理。大数据带来的利益重新分配,也同时促进了自媒体的发展。自媒体经营者可以利用所获取的数据以“公民新闻”①的方式进行科学传播。依靠逐渐增长的人力优势和平台优势,其媒体产品的社会认可度也逐渐增强。

《穹顶之下》是原央视记者柴静在辞职后自筹资金进行的一次自媒体形式的科学传播。传统主流媒体的从业经历以及在公众面前展现出的公共知识分子形象使她积累了人气,能够在舆论场中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为其自媒体的运作提供了保障。柴静通过自筹资金,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采访,获取了许多数据。

相对于权威机构和主流媒体,意见领袖自发进行的科学传播,是大数据时代科学传播平民化的表现。

1.3 大数据与科学传播形式的多样化

大数据使科学传播的内容更为丰富,传播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以数据模拟演示或是各种科学实验的动画替代传统的文字说明和简单的图片,给人以更直观的印象,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柴静的《穹顶之下》在形式上运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进行了创新突破。视频中的柱图、饼图、线图我们在数据分析报告中经常见到,是最基础、最多见的图表,但就是这些简单常见的图表,一目了然,加之柴静生动的解读,能给人最直观、深刻的印象。另外,通过对科学数据的分析,制作成动画进行更直观的传播,例如借助动画的形式演示了雾霾颗粒对人体的影响。

1.4 大数据与科学传播效果的扩大化

大数据时代,数据海量化是一个典型的特征。一个有效的科学传播,会在网络环境下大量传播,相关数据会以滚雪球的方式增长,从而使科学传播的效果不断扩大。

此次《穹顶之下》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纪录片模式,采用新媒体全网覆盖,而不是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各平台的播放数据各有特色,在2亿多的播放量中,仅腾讯就贡献了1.32亿次播放,这是借助了社交网络微信朋友圈的传播优势。

2 大数据时代科学传播的伦理问题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在为科学传播带来巨大创新的同时,潜在的一些伦理问题也值得我们的关注和反思。例如网上热议的《穹顶之下》数据造假、泄漏隐私、结果预判、信息垄断等问题不容忽视。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这些伦理问题,从而在科学传播中更好地规避这些问题。

2.1 数据造假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海量化导致信息泛滥,受众在信息海洋中难辩真伪。由于传播主体的平民化,他们大多不具备专业知识,加之“把关人”的缺位,这些科学传播信息的准确程度难以保证。《穹顶之下》中,柴静引用了大量数据来佐证她的观点,这些数据都注明了来源,从形式上看很具有说服力。但影片上线不久,就有许多具备专业知识的科研人员对其数据的准确性提出了质疑。其中包括有意混淆雾霾和PM2.5,伪造采样结果,对图片进行裁减和后期加工,编造并不存在的因果关系等等。可是影片和质疑究竟孰真孰假,最终还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2.2 结果预判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科学传播主体的平民化,科学传播越来越多以公民新闻的形式呈现。公民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大多是同情、痛恨、快乐等道德情感因素,很少受新闻专业主义的束缚,呈现出主观化的倾向。因此新兴科学传播者在选择数据之前,大多已经形成了结果的预判,在此基础上数据的选择呈现出片面化的倾向,真实性也值得怀疑。柴静的《穹顶之下》加入了大量的个人感情因素,称这是她与雾霾的一场“私人恩怨”。甚至从影片开头就以女儿患病引入,而事实上雾霾与女儿患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存疑,这就是一种结果的主观预判。

2.3 信息垄断

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成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来源,大量数据被互联网巨头垄断,而普通公众要想获取这些信息就需要付费。而信息挖掘的技术也仅为少数人所掌握,在这种垄断下,我们很难得知我们所见的数据信息的真实性。柴静为拍摄《穹顶之下》自费出资一百万,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信息垄断方,而其信息的真实性,普通公众很难去考证。

3 大数据时代科学传播的经验和对策

《穹顶之下》是舆论场上形成强烈反响的科学传播案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也要吸取教训,争取为以后的科学传播提供借鉴。

3.1 发挥意见领袖在设置议程中的作用

大数据时代的科学传播,应该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功能。意见领袖掌握了较多的资源,因此能获取到更多的数据。同时,意见领袖掌握了大量的话语权,能最大限度地扩大科学传播的影响力。对于意见领袖而言,参与科学传播,关注科技发展、环保公益事业,能够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公众形象。通过意见领袖的议程设置,能推动科学传播的进步,促进更多公众走进科学、了解科学。

3.2 强化信息把关机制

大数据时代科学传播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把关人的缺失。公民新闻的形式赋予了自媒体人自由,但同时也应当受到一定的约束。信息发布平台通过自媒体人的科学传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需要承担起把关人的责任。建立提前审查机制和完善的审查制度,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科学传播。另外,公众也应该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用诚实、负责的态度为自身的科学传播把关。

3.3 健全法律法规规范

《穹顶之下》在发布7天后,被各视频网站删除下架。但原因究竟如何,却没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发布权威的解释。是视频网站的自我审查,还是触犯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均不得而知,从而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猜测。这启示我们,大数据时代的科学传播需要健全法律法规规范。通过法律规范,一方面对科学传播行为进行规范,避免数据造假、违法获取信息等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赋予人民表达自由的权利和知情权。

注释

①目前学界对“公民新闻”并没有权威的界定,但在以下几点已形成共识:一、新闻传播主体“公民”是特指非职业新闻工作者的普通人。二、新闻采集方式主要是运用数码相机、摄像手机、DV 等自主采集工具;三、新闻传播媒介主要是借助web2.0 平台上播客、博客、微博等自媒体。

[1]邢佳妮.大数据时代下科学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14,6.

[2]蒋洁,陈芳,何亮亮.大数据预测的伦理困境与出路[J].图书与情报,2014,5.

[3]王国华,刘炼,王雅蕾,徐晓林.自媒体视域下的科学传播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14,3.

G2

A

1674-6708(2015)151-0069-02

王爽,在读硕士研究生,所在院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研究方向为军事新闻实务

猜你喜欢
柴静公众科学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科学拔牙
柴静:有一种日子穷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