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普公众号对网络谣言的扼制
——以“8·12”天津港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例

2015-12-22 19:52
科技传播 2015年22期
关键词:果壳谣言科普

田 莹

今晚传媒集团今晚网,天津 300100

浅析科普公众号对网络谣言的扼制
——以“8·12”天津港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例

田 莹

今晚传媒集团今晚网,天津 300100

“8·12”天津港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的处理过程中,社会上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谣言,在辟谣的过程中,果壳问答针对一条被网友疯传的“泄露氰化物会让京津地区下‘剧毒雨’”的信息发表了科普文章《爆炸泄露氰化物,不会让京津地区下“剧毒雨”》,达到了非常好的辟谣和科普传播的效果。笔者通过这一案例,分析了谣言产生的原因,继而指出了新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特点:即其传播效果最大化、传播目的多样、具有自洁性和自我消亡性。在分析果壳问答在“8·12”事故中迅速有效破除谣言的案例后,笔者提出只要运用好自己的两个身份:专业人士身份和非官方身份,那么科普公众账号在网络谣言的扼制中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甚至在某些情境下传播效果能够超越官方声明。这是因为科普公众号长久以来树立的专业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同时在某些情境下,谣言的内容会直接质疑官方的可信性,在此时科普公众号的扼制谣言的威力就显现出来。文章最后还指出了一条“科普公众号”如何参与到扼制网络谣言中的路径。

“8·12”天津港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科普公众号;网络谣言扼制

2015年8月12日晚间11点30分前后,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的一处起火点连续引发了两次巨大爆炸,事故的发生震动了天津乃至全国。因为爆炸涉及危险品,人们对事故的担忧逐渐演变成了对各种谣言的轻信,特别典型的是其中一条泄露氰化物会让京津地区下“剧毒雨”被网友疯传,引起了部分市民的恐慌。

在这一过程中,果壳问答及时推出了一篇科普文章:《爆炸泄露氰化物,不会让京津地区下“剧毒雨”》从科学的角度有理有据地阐述了这条消息的不合理性,两天之内转发达到100000+,迅速地解除了民众的疑虑。在谣言的传播和破解之间,我们看到了科普公众号的力量,今天我们就以这一报道为例,具体分析如何利用科普公众号更好地起到对科学的传达,和对谣言的扼制。

1 “果壳问答”破除“8·12”爆炸事故谣言案例分析

1.1 网络谣言的产生

“8·12”天津港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网络谣言的产生具备了特别典型的新媒体时代特征,尤其是灾难谣言的特征。灾难谣言作为谣言在灾难时期的一种形式,是针对灾民对于信息需求而产生的谣言,出现在地震、水旱等天灾人祸发生后的一段时期内。[1]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Allport列出了一个描述谣言的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在这个公式中指出了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成正比关系。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谣言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当重要性与模糊性一方趋向零时,谣言也就不会产生了。[2]

面对灾难,民众个体往往会表现出无能为力,会缺乏安全感。虽然天津市政府在第一时间开展了各类救援行动,并开展了环境污染的监测,但迫于共同体的共同权利意识,民众内心的困惑没有在短时间内消失。

而在这次灾难事故发生过程中,由于爆炸核心区是危险品存放仓库,在爆炸刚刚发生时,不仅是民众甚至仓储单位由于库房文件损毁也不能准确说明已经爆炸的危险品种类都有哪些,这些信息的模糊性即被无限放大,而危险品泄露又与民众健康息息相关,因此类似氰化物会随降雨扩散的谣言马上有了传播的条件和市场。

1.2“果壳问答”为何能迅速破除谣言

“氰化物”会让京津地区下“剧毒雨”的消息从13日开始酝酿成形,并在14日一早开始流传,并迅速在朋友圈内扩散,14日当天中午12∶59分一位网友通过微博向果壳问答提问,对这条消息的真实性表达了自己的疑虑,并希望通过果壳问答的专家库得到解答。

在3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果壳网一位生物专业译者,对这一问题给出了详细地解答。在肯定了谣言中科学的成分,随即指出了其充满臆想的不合理的部分。并在当天的果壳问答公众号里推送了一篇精心制作的科普文章:《爆炸泄露氰化物,不会让京津地区下“剧毒雨”》。

果壳问答对这一事件的反应有几大特点:一是迅速反应,在短短30分钟内给出权威回复。二是不回避问题、专业性强。果壳对谣言并没有全盘否定,他对其中科学的成分给予了肯定,同时不合逻辑的部分给出了准确的反击,同时并非以严正指责的口吻教化人,而是采用调侃的态度,告诉读者,如果这些都是真的那么不用下雨你就已经死啦。更哪会有发问求证的时间呢。三是传播渠道精准。通过微博回答问题后,果壳问答又在当日微信中重新制作,并推送了针对这一传言的文章,准确找到了谣言可能会继续发酵和扩散的渠道,并再次传播。并及时制止了这一谣言,更有不少网友在后面评论:“谣言止于果壳。”

2 网络传播视域下谣言的特点

“8·12”事故的处理过程中产生了各种谣言,而网络谣言确实是和重大新闻、重大事件伴生的,越是关注度高、涉及面广的消息,越容易在传播中产生误读,或者容易被某些人利用和歪曲。在互联网和手机新媒体等兴起之前,谣言往往只能通过人际传播在小范围内扩散或者在事件发生地周边传播。但是随着网络的诞生和进入寻常家庭,尤其是在近几年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崛起之后,网络谣言的特点愈加明显,其危害也愈加严重。

2.1 传播效果最大化

与传统的人际传播相比,网络谣言的扩散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是人所共知的。与之相比,网络谣言更大的危害是其传播效果被最大化,原因有二。

其一网络媒介的多样性。与之前的口口相传不同,网络谣言的传播有多种载体。除了传统邮件、短信外,还有BBS、网络留言板,以及QQ、MSN等即时聊天工具,再加上近几年互动性更强、用户更多的微博和微信,让谣言的波及面更广了。加之互联网时代,媒体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点击率、打开率、关注度等衡量传播效果的词汇,导致各个媒体、各种媒介在发生重大事件后都会蜂拥而上,生怕自己会漏掉热点。而在“抢”的过程中某些看上去特别“劲爆”的、可能会更加“吸引眼球”的东西,会成为人们追逐的焦点。这就导致了用户在打开各种媒介时都有可能看到某条不实信息,于是“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

其二,谣言信息高度保真。谣言口口相传的时期,因为人们的以讹传讹,谣言发生变异的可能性非常大,某段谎言经过多次传播已产生各种不同版本,自然会引发人们的怀疑。但是在如今,一条消息只需复制粘贴,就可以传递出去,传播中谣言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也增加了它的可信度。

2.2 传播目的多样

谣言的传播往往是为了满足传播者不同的心理需求。

1)为了宣泄情感。有的谣言是传播者为了消除面对灾难带来的无助、危机感等抑郁情绪。[3]有的谣言是为了表达传播者的不满情绪。

2)满足人们对信息的渴求。人们都有探求事情内幕的好奇心,传播者会把听到的零星信息拼凑成想象中的全貌传播出去以满足人们的好奇,以此赢取点击率。

3)纯粹为了娱乐。有些谣言的产生就是因为“好玩”,而传播它的人也没有目的性,只是纯粹的娱乐心理。

4)当然还有一部分是为了蛊惑人心,造成社会的恐慌情绪。而这最后一种,出于某种政治目的制造的谣言,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严防的。

2.3 有自洁性和自我消亡性

卡普费雷在《谣言:最古老的传媒》中说“所有的谣言都是注定要消亡的”。正是因为有上述提到的几种不同的传播目的,尤其是在前3种心理驱使下产生的谣言,往往在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后,随即淡化。

同时,因为谣言本身也具有新闻性,所以它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周期。一方面如果官方权威信息跟进足够快,人们便会马上失去对谣言的兴趣,谣言也就难以传播下去。另一方面互联网虽然让谣言传播的更快、更广,但是也在某种程度上让能够接触到真相的人,可以更快地接触到不实信息。因此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还会产生一部分自发来澄清谣言的辟谣者,一旦谣言不再有新的内容出现,它就会自主消亡。

3 面对谣言“科普公众号”要担起重任

新媒体时代网络谣言传播快、扩散广、危害大,处理不慎有可能会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有些谣言会引发社会震荡,危害公共安全,损害公众利益。比如,2011年3月,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我国一些网民开始热议核辐射的影响,甚至挂起一阵抢盐风潮。之后全民辟谣,最后又演出了全民“退盐”的社会闹剧。

更有甚者谣言的产生还会破坏政府的公信力。2011年8月,有人盗用国家税务总局名义,对外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2011年47号)”。这样一份假文件竟然引来包括国内不少媒体纷纷报道,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破坏了政府的公信力。可见,相对一般的网络谣言来说,政治谣言更加具有杀伤力,因为重大政治事件是大多数民众都会首要关注的议题,一旦政治上有什么重大的谣言,就会直接影响了一个国家的稳定,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动荡。

3.1 利用好专业人士的身份

只要仔细分析身边产生的谣言,许多都与科学脱不开干系。不论是食品、卫生、健康,还是这次“8·12”爆炸中产生的各类环境污染谣言,要破解它都离不开相应的科学知识的分析和数据的解读。

而我们许多从事科普传播的公众号,已经在日常的报道和宣传中累积起了很高的人气和信任度,在遇到相关谣言的时候,被“专业”光环笼罩的科普公众账号适时的发声和有理有据的论证,往往比官方对谣言的简单否认有可信得多。同时这些账号多年累积的科学传播的经验,也更容易把晦涩难懂的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让公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3.2 利用好非官方身份

在许多文章中我们都有看到如何扼制谣言的论述,其中完善网络管理,增加信息的及时透明,加快辟谣的速度等都是可行的方法。

但是从这次“8·12”爆炸事故中,我们也发现,许多网络谣言是站在与官方对立的角度上产生的。往往是官方已经通报了各类检测信息,而谣言却针对政府的可信性等问题进行攻击,以此来动摇官方辟谣的真实性。煽动群众和政府成为对立面,此时官方辟谣的效力则迅速减弱了。

网络意见领袖的“利益无关性”使其更能得到公众的信任。[4]而作为一个民间科普组织,“果壳网”在科学领域意见领袖的身份在此时发生了作用,除了其在科普领域的权威性外,其非官方的身份,让已经被迷惑的民众,更乐于接受第三方的声音,此时“旁证”的力量便显现了出来。

3.3 利用各种机会做好民众的科普工作

其实不仅是这次的“8·12”爆炸事故,在以往发生的多次灾难性谣言中,我们都会看到民众之所以容易被迷惑,还是因为对某些科学知识的一知半解。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不仅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还强调“知识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可以看出,科学知识如果不被传播,其本身的价值是非常局限的。只有当科学技术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可见“科普公众号”对扼制谣言将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如今年轻人越来越远离传统媒体,手机、电脑才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利用网络传播,进行科普,让科学软化,变得容易接近,让更多人在各种情境下,接受新知,在谣言产生时就能够对其的真实性进行甄别,才是最根本的治理谣言之道。这也是对传统科技媒体提出的更高要求。

[1][2][3]严励,胡冯彬.新媒体时代的灾难谣言研究[J].新闻界,2009,12(6).

[4]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课题组.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机遇和挑战[N/OL].光明日报http://www. qstheory.cn/special/2012/dizhiwangluoyaoyan/ touxiwangluoyulun/201203/t20120327_148096.htm.

G2

A

1674-6708(2015)151-0056-02

田莹,今晚传媒集团今晚网问津客户端新闻频道策划人

猜你喜欢
果壳谣言科普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科普达人养成记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山竹果壳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谣言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谣言大揭秘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