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伟
(忻州师范学院体育系,山西 忻州034000)
第20届巴西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方式统计分析∗
刘 伟
(忻州师范学院体育系,山西 忻州034000)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及数理统计法对第20届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71个进球的进球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运动战进攻进球方式中,中路进攻导致进球的比例过半,主要通过传切配合进球;边路进攻中,外围吊中以及左边路下底传中和右边路右肋传中进攻导致进球数较多;在定位球进球方式中,角球以近半数的比例占据相对优势;脚部进球仍为主要进球部位,头球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抢点直接射门是最主要的进球方式,接球调整射门次之。
足球;巴西世界杯;进球方式;统计分析
第20届巴西世界杯足球赛为近四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最多的一届,参赛的32支队伍,在本届杯赛上表现出了强势的进攻欲望,代表了竞技足球先进的技战术水平和发展趋势。通过对第20届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71个进球的进球方式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中便捷、有效进球方式的一般规律或趋势,旨在为足球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参考。
1.1 研究对象
以第20届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71个进球的进球方式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登录中国知网、世界杯官方网站查阅近5年相关文献,从中获取和第20届巴西世界杯进球方式相关的资料。
1.2.2 录像观察法 通过观看第20届巴西世界杯64场比赛的比赛录像和进球集锦,记录与本文有关的数据。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以及Excel等办公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3 球场区域、进攻线路界定
图1 进攻方式发动区域划分
A区为左下底传中区域 B区为右下底传中区域
C区为中路进攻 D区为左肋传中区域
E区为右肋传中区域。
2.1 运动战进球方式研究
由表1可知,本届杯赛,攻势足球明显回归,中路进攻导致进球79颗,所占比例远远大于左路、右路进攻进球数,与上届世界杯中路、边路进攻进球数基本持平的情况完全不同,本届杯赛更加注重中路进攻。中路区域宽阔,队员间的配合容易实施。各球队可以利用对中路局部区域的短传渗透,队员间的积极跑动和掩护配合来攻破对手防线。而边路进攻区域较狭小,加上防守强度的上升,边路进攻的手段受到较大限制,左、右两个边路的进攻次数都明显下降;但左、右两个边路的进攻次数相同,说明各队对于两个边路的重视程度基本相等,没有明显的漏洞出现。
表1 运动战方式进球统计
2.1.1 左边路进球方式研究
由表2可知,在左边路进攻过程中,使用下底传中类战术进球总数为5颗,其中传切配合方式进球4颗。下底传中战术的使用,主要依赖于传切配合,因为下底传中这一战术的战术特点,决定了进攻队员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实施其他配合和手段,而下底之后必须横向移动的事实决定了进攻队员很有可能要面对对方两名或两名以上的防守队员,这就使得个人突破的可能变得微乎其微。
表2 运动战左边路进攻进球统计
使用左肋传中类战术进球总数为5颗,与下底传中战术导致进球数相同,相比之下左肋传中的区域范围较大,传中手段更多,进攻手段也更多。使用外围吊中类战术进球总数为8个,外围吊中战术明显占据优势,因为在边路并不具备直接射门的条件,必须将球传入禁区或射门条件占优势的区域,而选择地面传球,容易被对方防守人员拦截,从而给对方快速反击的机会,所以吊中可以有效避免对方的拦截,而且球在空中飞行时,可以给本方进攻队员提供充足的时间来进行预判、抢占有利位置。
2.1.2 中路进球方式研究
由表3可知,本届杯赛快攻较多,因此中路进球数大大增加,其中个人突破进球11颗,说明现代球员的个人技术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在防守人员密集的中路利用个人技术能力和过人技巧来进行运球突破进球;使用传切配合进球43颗,占54.43%,是主要进攻手段,说明现代足球的攻防速度加快,球员的进攻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可在快速跑动中找到防守队员间的空隙,迅速发动进攻,体现出队员之间的配合越加默契;二过一配合6颗,高于左、右两个边路的进攻;使用中路冲吊战术进球12颗,与左、右两个边路使用吊冲战术的次数相比,并没有大幅度的提高,这说明在中路进攻过程中,吊冲战术并不占优势,因为吊冲战术的使用,需要进攻队员对来球落点进行预判,而中路冲吊,进攻队员需要回头观察来球,这就大大影响了进攻效率;其他进攻7颗,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现代足球进攻战术体系越发成熟,各队可以在不同情况下打出更多的战术配合。
表3 运动战中路进攻进球统计
2.1.3 右边路进球方式研究
表4 运动战右边路进攻进球统计
由表4可知,右边路进攻与左边路进攻相比,所使用的战术既有共同点,又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在右边路进攻中,使用下底传中类战术进球总数为8颗,其中传切配合6颗,其他进攻2颗,均高于左路传中。边路下底传中,传切配合为使用次数最多的战术手段,这是由下底传中类战术的自身特点和球员的特点决定的。在右肋传中战术的使用和左肋传中相比,左肋传中导致进球5颗要高于右肋传中。使用外围吊中类战术总进球8颗和左边路进攻使用外围吊中类战术的进球数相同。说明不管左边路进攻还是右边路进攻,外围吊中类战术都是进球得分的重要手段。其原因与左边路进攻的原因相同,都可以让进攻队员有充分的时间对来球落点进行预判,尽快抢占有利位置,还可以有效防止防守队员的拦截。
2.2 定位球进球方式研究
由表5可知,定位球进球数为51个,与上届南非世界杯相比增加了11个,说明定位球进攻依然是最重要的进攻得分手段。在定位球规则下,攻方可以投入更多人数,在己方预先设定的位置进攻,做到了练以致用。其中角球、任意球、点球攻进球数分别为23个、11个、12个。而上届世界杯角球、任意球、点球的个数分别为13个、16个、10个。相比可知:角球进球数大大增加,任意球进球数下降,点球进球数略升高。说明角球战术的多样化和进攻质量的提高;各球队越来越重视防守,在一些关键的位置上犯规次数有所减少。界外球进攻进球5个,而上届世界杯界外球进球数仅1个,这说明各队的进攻意识和积极性都在不断提高,能够更好的利用场上环境和比赛规则创造进球。
表5 2014年巴西世界杯定位球进球统计
2.3 进球部位研究
表6 2014年巴西世界杯进球射门部位统计
脚部进球数为130个,占总进球数的76%,脚部进球仍是进球的最主要部位。其中左脚进球数为59个,右脚进球数为71个,表明右脚仍为运动员主要进攻部位。但两者比例相差7%,表明运动员在进攻过程中,左脚和右脚进攻逐渐趋于平衡。头球进球数为33个,比上届世界杯的17.93%略高,说明头球进攻的重要程度在提高;其它有效部位进球数为3个,占总进球数的1.75%。
2.4 射门方式研究由表7可知,抢点直接射门是最主要得分方式,说明在现代足球攻防转换速度越来越快,球员个人技术越来越高,能在进攻时间和进攻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迅速完成射门,同时也说明球员心理素质越来越好,在进攻的最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处理;接球调整射门进球次之;运球突破射门进球较上届减少,表明在比赛过程中,球队的进攻更加注重整体性,而各队防守意识和能力的上升,也使得球员想要单纯的依靠个人能力为球队建功变得更加困难;补射进球数较上届提高,表明球员在进攻过程中进攻意识和参与度都比较高,在第一次射门无果的情况下可以很快跟进第二次射门;定位球进球中,点球破门次数为12次,任意球直接破门仅为3次;这说明各队在关键位置上犯规次数的减少,同时在防守直接任意球时做的比较到位。
表7 2014年巴西世界杯进球射门方式统计
2.5 乌龙球
本届杯赛共5个乌龙球,其中1个是由于球从门柱反弹后触碰门将所致,其余4个均为防守队员失误导致,分析有二方面原因:(1)防守队员主动解围失误。第一个进球就是东道主巴西队防守球员马塞洛在解围时脚下失误而导致;(2)防守队员防守时无意中被触碰足球而导致。在法国队与阿尔及利亚队的比赛中,阿尔及利亚队员雅博在防守时由于距离进攻队员较近,射门后足球触碰身体改变了线路。乌龙球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从侧面反映出球员在比赛中的心态变化,尤其是在比赛激烈防守压力大的时候。因此,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应注重培养球员稳健的心态。
3.1 运动战进攻方式中,中路进攻为最主要的进球方式。其中传切配合为最主要的进攻战术手段,个人突破和中路吊冲战术的使用次数相近,但仍与传切配合战术的使用次数相距较大,其他进攻战术使用次数不多;左、右边路进攻进球数相等,在左边路进攻中,下底传中和左肋传中的使用次数相等,但均不及外围吊中的使用次数;在右边路进攻中,下底传中类战术和外围吊中战术的使用次数相等,高于右肋传中类战术的使用次数。
3.2 定位球进攻在比赛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与上届相比,定位球进攻方式变化较多,导致进球数增加。其中角球进球数上升,成为各队定位球进攻进球的主要进攻方式。
3.3 脚部进球仍为主要的进球部位,左脚和右脚进球比例差距大幅度缩小,逐渐趋于平衡。头球进球数比上届略有提升,仍然是主要的高空进球方式。抢点直接射门在本届杯赛中仍为最有效的进球方式。
4.1 要有针对性的提高队员在运动战中的进攻能力,尤其是在中路进攻中的进攻能力,但同时也要平衡提升两个边路的的进攻能力。
4.2 要制定多种定位球战术,通过多次演练固定的战术,让对手措手不及,从而达到破门得分的效果。
4.3 要平衡队员左、右脚的射门能力以及头球攻门的能力,增加更多进攻破门的手段。多注意训练队员抢点射门的能力和心理素质训练,让队员在比赛最关键的时刻,能够以最平稳的心态做出最优的进攻处理。
[1] 安迪.2012年欧洲杯足球赛进球情况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3,35(1):65-67.
[2] 李少卿,王世杰.第20届世界杯决赛阶段进球特征的量化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15,37(2):13-16.
[3] 李昆,韩帛辰,贺峰等.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18-121.
[4] 耿建华,水袆周.2012年欧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26(4):110-116.
[5] 赵伟.从2014巴西世界杯看当今世界足坛战术打法的变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4,13(6):59-62.
[6]酒华炜.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5,33(1):87—91.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Way of Goals in Brazil 20th World Soccer Cup
LIU Wei
(Xinzhou teachers college, Xinzhou 034000, Shanxi, China)
With 171 goals in the 20th Brazil World Cup finals 64 gam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video observ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world cup, the campaign offensive goal, scored in the middle attack more than half the proportion of absolute dominance in; flank attack, scoring on the left and right way to attack the attack in the form of scoring flat; place kick, corner nearly half of the proportion of relative advantage; the foot is still the main part of the goal scored in the football match, but a proportion is rising; from direct shot is the main goal, the ball shot adjustment thesecond.
Brazil World Cup; the way of goals; statistical analysis
刘伟(1980-),河南济源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足球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