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体育选项棒球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2015-12-22 02:59:47
体育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棒球一体化身体素质

单 杰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体育部, 天津 300222)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体育选项棒球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单 杰1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体育部, 天津 300222)

采用综合研究的方法,通过专家调查法、查阅文献资料研究、发放问卷调查及逻辑分析等定性方法,辅以实验比较、数理统计等定量方法,对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100名棒球选项课学生分为两组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通过研究得出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学功能的发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顺应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趋势;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并将课外活动纳入学生的体育成绩综合评定,使课内外体育达到完美的结合;由于教学模式及教学侧重点的不同,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较多,主动练习的积极性较高,因此其身体素质水平明显提高且效果显著;有计划、有组织的一体化教学能给学生创造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机会,学校应推广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其它体育选项课中的实施,为我校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职业教育人才,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棒球课;一体化教学;实验研究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随着社会人才培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议》明确指出:“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健康第一”这一指导思想的提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终身体育和对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重新确立和准确定位[ ]。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健康人才的重任,是高校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的方向,旨在提高被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是一种立杆见影的教学方法,符合社会的需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受教育者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及时消化吸收,对专业课的学习起到辅助的提高作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丰富上课的形式,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一体化”的体育课教学模式且有广泛的适用性,可借助于多媒体、互联网等辅助条件充实完善,达到预期效果。为深化体育教学的改革,实施终身体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此模式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价值,并且对我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体育教学课程实施的合理性、规范性,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近十年来我校在开设棒球选项课教学过程中显现出来的较为突出的问题,例如:学生的上课目的不明确;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程度不高;只是为达到及格标准;目前的课程结构相对单一、狭窄、封闭,处于抓课堂,放课外的状态;体育课不能很好地利用课上资源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社会适应能力等等。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则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出更加符合我校办学特色的,能够结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体育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力争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起到辅助作用,同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以科学创新与人才健康和谐发展的新理念,在“一体化”教学的新模式下培养高素质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探索、总结,得出有效的理论研究依据和实际效果,能够对其它体育教学课程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1.2.1 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制定更好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再是教师单纯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学生达到及格的标准,而是要更好地突出体育运动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的价值。

1.2.2 建立“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拓学生的视野,加强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1.2.3 通过创建“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符合我校办学特色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完善我校现有的教材内容,规划更加合理的理论依据,发展方向及规格要求,促进体育选项课的全面开展。

2 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已将棒球运动列为体育课程中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它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参与其中并不断发展。棒球运动对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创造力、协调一致的团队精神等综合能力方面以及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棒球这一集体的球类项目在我国并没有普及开展,群众基础薄弱,普通高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没有棒球基础,与传统的普及型项目的教学比较起来教学难度较大,课程结构还不够合理。

在查阅的众多文献中,有关棒球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文章很多,但大多数只是人为地提出一种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从理论上进行整理,制定出这项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手段,而不是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进行棒球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尤其是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学校,其针对性不够,不能很好地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来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棒球选项课学生(一、二年级)100人,皆为男生,其中实验组50人,对照组50人。

3.2 研究方法

为保证研究任务的完成,达到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等的定性研究方法;结合问卷调查法、实验比较法、数理统计等定量研究方法;使本研究更具实际意义。

3.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阅读了相关资料、书籍20余篇,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有了一定的初步了解。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

3.2.2 专家访谈法

在对我市高校开设棒球选项课的学校进行访谈调研期间,走访了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大学、天津职业大学、天津农学院等几所高校,访谈了10位教授、10位教学主任及部分专项课教师。

3.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内容需要,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发放给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在校生(1-4年级学生)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2份,有效率为96.5%;其中男生574份,女生198份。

3.2.4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处理分析。

3.3 实验设计与实验控制实验时间: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共计64学时。实验地点: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体育场,教学条件相同。

实验控制:采用组间比较设计,对照组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采用常规教学法,其程序为: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自主练习--教师逐个指导--技评达标测评,忽略课外体育锻炼,没有具体要求。

实验组学习内容与对照组相同,课堂上采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师正常教学外,强调培养学生课内外自学、自练、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程序为:明确目标和学习--自主学习--向学习目标挑战--总结学习规律--双边评价--体验成功的喜悦。课外体育锻炼要求实验组学生每周2-3次的课外活动,课外内容除了巩固和提高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包括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如:评价讲座、表演、观摩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欣赏、阅读体育竞技的能力、参与比赛、裁判工作和身体素质练习等。

实验采用单盲法,以避免实验者效应。为避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存在系统差异而影响实验信度和效度,实验前对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立定跳远、1000M跑、引体向上)、基本技术(一分钟传接球、击球准确率10中X)、实战能力(能否合理的运用进攻和防守技术、理解规则)由专人进行测试,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分别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教学大纲考核标准评分,实战能力由专项教师进行评价。受试学生在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实战能力方面均应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表2)。

表1 实验研究前受试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情况表

表2 实验研究前受试学生专项技术测试情况

实验的结果假设:通过实验对比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下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实战能力等方面出现显著差异。

身体素质方面:由于教学形式及教学侧重点的不同,实验组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相对较多,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普遍较高,因此该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基本技术方面:课堂教学是学生初步掌握运动技能和身体锻炼方法途径,但由于课程时间短不可能达到熟练掌握的要求。所以,有计划、有组织的一体化教学能够给学生创造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机会,解决学生锻炼时间不够,创造运动氛围,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实战能力方面:体育离不开竞争,教学比赛是学生最喜欢的形式。通过比赛,一方面使学生将技术与实战有机结合,提高在比赛中的综合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基本技术的重要性,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有主动性的自学自练。另外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场上局面的预判,技术动作的灵活应变,场下及时总结,不断摸索运动项目的规律和制胜因素的综合能力。实验组在这几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4 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组采用棒球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

棒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是在正常的棒球教学基础上,制定详细、完整的课外体育活动加以辅助联系与提高,并纳入学生的体育课成绩评定,使课内外体育达到完美的结合,促进学生自觉锻炼、积极参与的意识。营造一定的发展空间和实践氛围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培养竞争意识。一体化教学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空间大,弹性强,兼顾了不同学生的需要,使棒球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锻炼习惯形成完美的组合。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一体化教学始终贯彻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突出学生自身价值,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全面发展的规律。

4.2 身体素质测试指标对比分析

经过一年来的教学实践,实验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试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这是由于两组的教学形式与教学侧重点的有所不同,实验组的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课内外自主锻炼、锻炼的时间等方面有一定的时间、空间、自觉意识,因此实验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了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将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投入,使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见表3)。

表3 实验研究后受试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情况表

4.3 基本技术实战能力测试指标对比分析

体育课教学我们普遍认为是学生初步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方法的渠道,但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达到熟练掌握技术方法的要求,必须通过课外体育活动的手段加以巩固和提高。然而当今大学生普遍的延续着自初中、高中以来遗留下来的长期以来形成的懒散的生活作息习惯,使其形成了一定的惰性,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参与体育课锻炼,其目的非常明确,仅仅是为了拿到一个体育课程的及格分数而已。所以,制定有计划、有组织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会给学生创造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机会,解决学生想学却没学会,想练却不知如何下手的矛盾。实践证明,实验组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氛围中,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交流沟通,促进了基本技术的学习与提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得以良性循环。同时,体育离不开竞争,棒球专项课也是如此,教学比赛是学生最喜欢的形式,也是棒球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比赛,一方面使学生将技术与实战有机结合,提高在比赛中的综合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基本技术的重要性,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有主动性的自学自练。另外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场上局面的预判能力、技术动作的灵活应变能力、场下及时总结改进的创新能力、不断摸索运动项目的规律和制胜因素的综合能力等。实验组在这几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4 实验研究后受试学生专项技术测试情况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1.1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打破常规的一种教学模式,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拓学生的视野,加强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5.1.2 一体化教学是在正常的教学基础上,为学生能够自觉锻炼、参与竞赛、体现自身价值、培养竞争意识等多方面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空间广阔,弹性较强,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运动需要,使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锻炼习惯处于一个持续性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参与、管理、创新能力,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营造一定的发展空间和实践氛围,形成良性循环。

5.1.3 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制定更好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再是教师单纯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学生达到及格的标准,而是要更好的突出体育运动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的价值。

5.1.4 通过一体化教学的实施,由于教学模式及教学侧重点的不同,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较多,主动练习的积极性较高,因此其身体素质水平明显提高且效果显著。

5.1.5 课堂教学是学生初步掌握运动技能和身体锻炼方法的一种途径,但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达到熟练掌握的要求。所以,有计划、有组织的一体化教学能给学生创造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机会,使学生想学却没学会,想练却不知如何下手的问题得以解决。

5.1.6 棒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展示了棒球运动本身所具有的娱乐性、趣味性、时尚性等特点,有助于激发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基本技术的重要性,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有主动性的自学自练。另外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场上局面的预判、技术动作的灵活运用、场下及时总结、不断摸索运动项目的规律和制胜因素的综合能力。

5.2 建议

5.2.1 在我校实施棒球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学校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积极创造条件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和场馆活动空间进行体育活动。单纯的技术学习要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同时对体育文化、体育历史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和学习。

5.2.2 我校体育课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为基本原则。以多样性和自主性为指导思想,坚持正面引导管理。明确各级各类组织机构的职能、任务。有序的、系统的组织实施各项工作的计划、组织、落实。培养学生的参与、管理、创新能力,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营造一定的发展空间和实践氛围,形成良性循环。

5.2.3 提高教师的师资力量,在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等方面加大力度促进提高。培养创造型的教师队伍,完善良性的竞争和奖励机制。

5.2.4 通过棒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我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一体化教学的优势。学生在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实战能力、体育文化素养等方面均有显著地提高。学校应推广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其它体育选项课中的实施,为我校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职业教育人才,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文源东.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体育科学研究,2003(1):59-61.

[2]龚正伟.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01.

[3]赵红卫.郑州市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D].武汉体育学院,2008(05).

[4]刘建中.成都市大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期待视野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06).

[5]刘建坤.我国普通高校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现状分析与运作模式构建[D]曲阜师范大学,2004(3).

[6]杨柳.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的现状与改革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9).

[7]徐梓轩.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行为阶段分布调查及归因分析[D].南京体育学院,2013(6).

[8]尹雨嘉.贵州高校体育教育一体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10).

Experiment Research on Carrying out the "Integration" Teaching Mode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 in Optional Baseball Course in Tianjin Vocational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SHAN Jie
(Tianjin vocational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222, China)

Adopting the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study, expert investigation,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with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100 students from baseball option class in Tianjin vocational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a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of different teaching modes.Through study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sports teaching function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promoting, comply with the new trend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Planned and purposeful, organized to carry out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hould be brought into the student's sports performanc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ake the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 sports achieve perfect combination; , due to the different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emphasis the integration teaching mode students more chance of taking part in physical exercise, active practice of enthusiasm is higher, so its obviously improve the physical quality level and the effect is obvious; In a planned and organized the integration teaching can consolidat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content to students, the school should be pushed Quality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social needs of high-quality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sonnel,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o make due contributions.

baseball;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experimental study

单杰(1971-),天津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棒球一体化身体素质
打棒球
快乐语文(2020年36期)2021-01-14 01:10:36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00
棒球
幼儿100(2018年7期)2018-03-08 18:56:08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01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环球时报(2016-07-30)2016-07-30 10:14:36
“大”一号棒球服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2:41:45
去打棒球喽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