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莉
【摘要】情感是人成长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深化课堂改革的重要抓手。小学语文是蕴含丰富情感的学科,我们在教学中将情感因子巧妙融入语文教学,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把语言学习与情感教育统一起来,升华小学生的价值观念与审美能力。的确,有效的情感教育如一道绚烂的彩虹,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和影响。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尊重学生对教材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尊重生间差异,深度挖掘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情感因子,以读写结合的方式升华他们的人文情感,达到了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尊重学生,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情感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准则的心理倾向,这些准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师,这就是向师性。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很好地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心理,无疑可以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情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学生不能发表半点异议。新课程背景下,又出现了教师过度鼓励,无视正确、错误的不良倾向,走向了另外一个师生情感的极端。在笔者看来,谩骂、嘲讽,甚至于体罚固然不对,一股脑地,没有原则的肯定与赞美亦不可取,唯有尊重,才是和谐、融洽师生关系的内核与基石。
教学四年级上册《桂花雨》这篇课文时,笔者就“为什么母亲总觉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最香?”这个问题展开了课堂讨论。交流过程中,多数学生都谈到了这是缘于母亲、作者心灵深处浓浓的思乡之情。课堂即将结束之际,一名学生突然这样说道:“现在城市里批量生产的桂花自然是没有农村天然生产的桂花香嘛!你看现在人们都逐渐地喜欢户外远足,吃绿色蔬菜,我觉得与课文中母亲的感受是一样的。”
尽管很多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笑声,我还是对这名学生灵动的思维、生活化的学习意识表示了肯定。同时,笔者又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写作理念,还有本文散文化的文体特点等层面加以引导,很好地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理解角度有所偏差。
令人欣喜的是,因为真诚、尊重,这名学生逐渐地喜欢上了与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在构建和谐融洽师生情感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自己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成绩,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深度阅读,激荡沁人心脾的情感涟漪
诚如白居易所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子,积极创新教学策略与方式,在提升小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升华他们的情感态度、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纵观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表面上看似轰轰烈烈,小组讨论热热闹闹,实则很多问题流于泛泛,学生们缺乏深入思考的时间,不仅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还使得教材文本的情感之美大打折扣。为此,笔者积极开展深度阅读教学活动,很好地让教材文本与学生心灵产生了共振,激荡起沁人心脾的阵阵涟漪,尽显语文教学的人文特质。
以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这篇课文为例,课堂上,笔者以下面一连串的问题展开深度阅读,在有效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上,也激荡起学生一阵阵的情感涟漪:
1.那天早晨,爸爸以怎样的细节凸显对妈妈深深的爱?妈妈又以怎样的举动尽显对爸爸无微不至的关心?
2.有人说,文中的爸爸妈妈太傻,他们本可以睡得更舒服一些。对此,你又有怎样的看法呢?
3.打开记忆的闸门,搜寻生活中见证这美好情感的点点滴滴,说说感动你心灵深处的一两件事情。
课堂上,学生们从课文走向了生活,很好地升华了他们的学习意识与能力,升华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很多家长纷纷表示,孩子们回家后突然变得很乖,很懂事。我微笑无语,因为我深谙其间的诀窍。
三、读写结合,升华醇厚绵延的人文情感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与阅读、生活、实践相结合,将阅读知识与生活情感很好地融入写作活动当中。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它所编选的文本皆是古今中外传颂不衰的经典名篇,不仅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行文技巧的有效载体,更是升华醇厚绵延人文情感的一方沃土。教学过程中,笔者积极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促进了应试成绩与素质教育的高效契合,将课程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六年级上册安排了《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为了引导学生顺利理解“为什么说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这一教学难点,笔者组织学生或陈述案例,或抒发情感,或联系生活,开展了读写结合小组活动。
“我还不知道‘宇宙之王’这个称呼有多高的地位,但一个能够在黑洞研究、时间尽头等科学领域得到全世界的追崇,可以比肩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他无疑是非凡的、伟大的……”
“阅读这篇课文,我自然地想起了司马迁,这个身受宫刑后不屈不挠,写出传世巨著的伟人。虽然时代不同、境域有别,但他们面对困难、挫折奋勇面对、乐观豁达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
这堂课上,学生们在写作中谈了人生理想、科学研究、宇宙奥秘、乐观心态等内容,这在当前这个功利化非常严重的时代里是那么弥足珍贵。
总之,有效的情感教育恰似一道绚烂的彩虹,给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它成功地激活了孩子们的学习动力与潜能,促进了他们人文品格与情感态度的双重升华,这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初衷与目标高度吻合。当然,如何有效渗透情感教育绝对是一门教学艺术,行进在这方天地里,我们才刚刚上路,还任重而道远!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