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高喜明
摘要: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任务,其生态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等学校通过生态文化教育,最终是要培养具备高素质生态意识的合格人才,使他们形成科学的生态世界观。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应涵盖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其整个大学生涯,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应当是一个围绕高校校园环境、生态、文化建设的,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综合性的工程,应贯穿于高校办学定位、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组织机构设置、学科和专业建设、理论和实践课程建设、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环节之中,高校的校园环境及文化建设要为生态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教育;生态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75-02
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和思想家丹尼尔·贝尔认为,文化本身是为人的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以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文化能力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能力,文化能力也是人类用以适应和改变环境的一种能力。人们通过对文化的学习和认识来适应环境,也通过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来改造环境,最终人类通过文化的传播来达到改变世界的目的[1]。我国著名生态学者余谋昌认为,人类社会在走过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正在经历又一次重大的历史性的转折,人类将走向一个新的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文化也已将告别已有的传统文化而走向生态文化。从当今世界范围来看,生态文化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共同文化,生态文化的不断发展,将成为为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源动力,生态文化也将创造以往文化无法创造的福祉,引领人类走向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使人类文化发展跨上一个新的阶段[2]。
生态文化的概念是罗马俱乐部创始人奥雷利欧·佩切伊提出的。其认为,生态文化就是建立一种以生态学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建立这种文化体系要完成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要建立起符合生态学原理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经济法则、生活方式和管理体系;另一方面是要改变一直以来存在的违背生态学基本原理的观念和做法,以生态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3]。余谋昌是我国最早研究生态文化的学者之一,他从狭义理解和广义理解两个方面对生态文化的内涵进行了阐述,狭义的生态文化就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广义的生态文化就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4]。胡筝认为,生态文化是当今环境问题凸显的历史背景下的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生态文化是在人类经受了对环境生态的破坏所带来的恶果后对良好自然生态和环境的渴望,是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复苏。生态文化和过去的以人为中心的文化的运行规律完全不同,生态文化更加关注任何自然的和谐相处,承载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使命[5]。孙笑妍、王丹认为,生态文化是人类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根本,逐步形成的反映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文化,体现了人类发展与自然、社会、生态、技术、经济发展相互协同的过程,是在生态理论方法为指导下逐步形成的生态物质文化、生态精神文化、生态行为文化的总称[6]。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推进者。教育的过程就是向受教育者传授适应生活的能力,包括适应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能力。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够很好地解决自身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增强自身适应客观环境的生存能力,提高整个社会群体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任务,其培养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引领者和主力军,高校的文化教育要服务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在社会形态发展到以生态文明为主的今天,高校的生态文化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就更为重要和迫切,因为只有通过生态文化的教育,大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理性的生态世界观,才能更好地完成高校所承载的社会责任[7]。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建设要以校园文化的营造为载体,从大学所承担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四个基本社会任务出发,将生态文化教育融入其中,培养更多更好的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者。
生态文明社会要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崇高目标。提高全民的生态文化教养,应该贯彻到整个生态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影响着其对生活的认识,特别是影响着其生活方式、生存态度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和体悟,而这些又都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态的建设,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的命运。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需要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每一个社会成员参与的普遍性、积极性,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都影响着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目标能否最终实现。社会成员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生态文化教养,才能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8]。生态文化建构的核心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在高校的教育体系建构中,将生态文化的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链条贯穿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中。
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在校园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中,围绕环境美化、氛围营造、文化积淀、低碳环保等各个方面开展相关的工作,为生态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根据高校的不同特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营造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第一,尽量依托学校原有的校园环境,保留和发展校园内具有文化内涵或是美化环境的景观,如具有浓郁文化元素的建筑、雕塑或自然景观。如厦门大学的嘉庚楼群;中山大学的陈寅恪铜像;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李大钊铜像;北大的未名湖;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景观等都积淀了大学精神,展现了大学的灵魂,能够很好地营造生态文化氛围。
第二,从学校顶层设计出发,生态文化教育必须有校级领导负责指导此项工作,对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给予决策和指导,在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中要体现校园生态文化教育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要有中长期的建设远景和短期的建设目标,同时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技术指导和经费支持。
第三,学校成立负责牵头生态文化教育建设工作的专门机构,由学校多部门协作配合,如后勤处负责营造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学生处、团委负责组织相关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生态文化建设活动,教务处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培养,图书馆开展生态文化阅读活动等。
第四,学校要求教师开展生态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活动,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促进生态文化教育专题研究,提升教师生态文化理论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学校生态文化教育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第五,学校要积极引导,大力支持组建以弘扬生态文化理念为宗旨的学生社团。通过社团活动,组织落实生态文化教育建设工作,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感受生态文化教育,推进校园生态文化教育建设。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手段,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应该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涵盖其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学校的生态文化教育,进而使大学生形成具备生态可持续意识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校园生态文化教育应当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系统化的复杂工程,它既需要从学校的办学原则、人才培养定位等顶层设计去规划构思,更需要从学校的制度建设、机构设置、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的环节中去实现,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具备较高的生态文化素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2]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3]赵宗彪.论生态文化与建设[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19(4):26-28.
[4]余谋昌.生态文化——21世纪人类新文化[J].人文世纪行,2003,(4):64-67.
[5]胡筝.生态文化——生态实践与生态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孙笑妍,王丹.生态文化建构路径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15,(1):128-131.
[7]郭俊华.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探索[J].前沿,2008,(9):159-162.
[8]李维锦,李三强.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目标与途径[J].昆明学院学报,2014,36(4):120-122.